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阳地区保护地无公害油麦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同钫 《长江蔬菜》2011,(13):21-22
油麦菜又叫苦菜、牛俐生菜,属菊料,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笋的一种。油麦菜具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神经衰弱、清燥润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蔬菜。近几年在沈阳地区广泛种植,现将保护地无公害油麦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熙 《吉林蔬菜》2021,(2):17-18
油麦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于嫩叶嫩梢为主食产品.油麦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大量钙、铁、等营养成分,叶片色泽淡绿,长势强健,抗病性、适应性强,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也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蔬菜品种之一,保护地和露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和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芫荽、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等7种主要蔬菜中Hg、Se、Zn、Cu、Pb、Mn、Cd等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污染程度和7种蔬菜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受到中度重金属污染,其中Hg和Se污染非常严重;Zn、Mn、Cu向蔬菜中迁移的能力较大;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Zn在除大白菜外的其他6种蔬菜中含量均超标,Cu在油麦菜中含量超标,Hg在芹菜、油麦菜和菠菜中含量超标,大白菜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小,而油麦菜、菠菜、芹菜、叶用莴苣对这7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普遍较高,与其他蔬菜相比食用风险较大;儿童的摄食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蔬菜市场上活跃着一个新面孔,它生食清脆爽口,熟食具有米香味。它就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的米香油麦菜。米香油麦菜又名莜麦菜,有的地方又叫苦菜,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_二年生草本作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笋的一种,叶片较长呈长披针形,长相有点像莴笋的“头”,叶细长,  相似文献   

5.
正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和大量钙、铁、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  相似文献   

6.
京郊蔬菜面积约5 万hm2,设施蔬菜面积近1.8万hm2,常年种植蔬菜80 余种,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甜(辣)椒、茄子、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小白菜、芹菜、结球生菜、萝卜、西葫芦、冬瓜、菜豆、豇豆、菠菜、油麦菜、韭菜等30 余种。据调查,京郊蔬菜病虫达1 600 余种,每年发生病虫种类250~300种,必须防治病虫50~70 种,疑难病虫近10 种。  相似文献   

7.
班玉琴 《花卉》2016,(8):81-82
由于种植期间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蔬菜种植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技术、气候、环境等因素,都是限制蔬菜生产效率的关键。"油麦菜"种植生产是贵州农作物经济形式之一,为地区产业规划与调整提供了项目指导,在生长种植期间做好优质栽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结合油麦菜产业价值,本文总结了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优质生产技术与应用方案,旨在提高蔬菜种植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市场花絮     
定州“百国菜”销往海外 河北省蔬菜“状元县”定州市近年来大力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引进蔬菜精品,目前全市蔬菜品种已近200种,其中引进的海外蔬菜百余种,蔬菜种植实现了全天候周年生产。 定州市吸取以前蔬菜严重“烂市”的教训,不断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发展新品种,先后从美国、日本、荷兰、印度、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白樱桃萝卜、花羽衣甘蓝、香油麦菜、四九菜心、黄秋葵等百余个名、优、新、特蔬菜品种。 围绕蔬菜产业上档升级,定州市通过建立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发挥其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示范作用。目前,全市每…  相似文献   

9.
以菜心和油麦菜两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测定辣椒植株水浸液对两种蔬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辣椒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2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的苗长和油麦菜苗长、根长和苗质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对菜心的根长、根质量和油麦菜的根质量有抑制作用;②高浓度(0.06g/mL、0.08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菜幼苗根长和根质量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对菜心幼苗苗长和油麦菜的苗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促进作用减弱;③浓度为0.04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根质量、根长和油麦菜根质量、苗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对菜心的苗长和油麦菜苗质量、根长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蔬菜市场上活跃着一个新面孔,它生食清脆爽口,熟食具有米香味。它就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的米香油麦菜。米香油麦菜又名莜麦菜,有的地方又叫苦菜,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笋的  相似文献   

11.
纯香油麦菜     
纯香油麦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自广东省的地方品种大种油麦菜的混杂群体中经单株系统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2.
陈世田 《蔬菜》2005,(9):9-9
油麦菜可涮可炒,也可配菜、生食、做汤,具有脆嫩爽口、增强食欲的优点,是大众公认的四季皆宜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油麦菜,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是均衡蔬菜供应、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优良蔬菜种类。油麦菜对环境适应性强,叶片含有莴苣素,具有特殊气味,能驱避害虫,因此可以不施或少施农药。速生栽培,生长期仅50~55天。1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及种植时间选择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生产的纯香油麦菜在七星区穿山乡种植三年多来,该品种适应性强,口感脆香,品质好,市售价高,深受农民和消费者喜爱,现将油麦菜常年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油麦菜长势差、生长不整齐、产量低等问题,上海永通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马拉松~?蔬菜专用缓释掺混肥料对油麦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马拉松~?蔬菜专用缓释掺混肥料处理的油麦菜不仅长势整齐,且比对照提前采收4~5 d;马拉松~?蔬菜专用缓释掺混肥料每667 m2用量40 kg和32 kg(减量20%)处理油麦菜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 358.5 kg、3 295.0 kg,较对照分别增产12.7%、10.6%,增效分别达11.2%和10.0%。  相似文献   

16.
油麦菜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具有驱赶害虫的作用。为探明油麦菜对松花菜菜青虫、小菜蛾的抑制效果,作者采用松花菜与油麦菜间作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麦菜对松花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兼具速效性和持久性,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速效性较强、持久性欠佳。  相似文献   

17.
褪黑素是一种天然、高效、安全的保鲜剂,为研究褪黑素对油麦菜的保鲜效果,本试验在常温25℃、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使用三种不同浓度(50、100、150μmol/L)的褪黑素对油麦菜的茎叶表面进行喷洒,以清水作对照,测定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油麦菜黄叶率、失重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褪黑素能够降低油麦菜贮藏期间的黄叶率、失重率,减缓油麦菜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减少油麦菜中MDA的积累,降低油麦菜中质膜的受损程度,增加油麦菜中SOD、POD的活性。其中,1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油麦菜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6,(11):32-36
为了确定不同蔬菜品种最佳消毒方式,笔者以生菜、油麦菜、大叶苦苣和韭菜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2%Na OH、温汤浸种、KMn O_4、紫外线照射、Cu SO_4等消毒方式对蔬菜种子发芽率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消毒方式对不同品种蔬菜种子发芽率和消毒效果的影响不同。生菜和大叶苦苣最适宜的种子消毒方式是2%Na OH浸泡法,油麦菜最适宜的种子处理方式是温汤浸种,韭菜最适宜消毒方式是Cu SO_4处理。在基本不影响种子发芽率的情况下,4种蔬菜的污染率通过相应的消毒处理后分别下降至8%、40%、16%、6%。探索蔬菜种子最适的消毒方式,能够指导蔬菜工厂培育健壮无菌苗,以期为洁净、安全的蔬菜生产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京郊蔬菜面积约5万hm^2,设施蔬菜面积近1.8万hm^2,常年种植蔬菜80余种,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甜(辣)椒、茄子、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小白菜、芹菜、结球生菜、萝卜、西葫芦、冬瓜、菜豆、豇豆、菠菜、油麦菜、韭菜等30余种。据调查,京郊蔬菜病虫达1600余种,每年发生病虫种类250-300种,必须防治病虫50-70种,疑难病虫近10种。  相似文献   

20.
芦蒿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蒿属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又名蒌蒿、水蒿。芦蒿以嫩茎供食,味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钙、磷、VB1、Vc、胡萝卜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开胃行水、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一种营养保健型蔬菜。我县于2000年从江苏南京引入芦蒿试种,通过3年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