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伟丽  管红良  张瑞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42-21244,21293
在分析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负荷削减工程的实施,使河网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削减入湖河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而降低太湖污染负荷。以武进港流域的建华河、跃进河、红旗河等8条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静脉河道负荷削减技术研究,对8个负荷削减工程的运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出适用于流域河网地区的负荷削减技术,包括垂向移动式生态床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生态浮岛技术等。负荷削减效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去除静脉河道低中度污染水中的N、P等污染物质,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通过进一步优化,可形成适合于太湖流域河网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太湖流域的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入湖河流,开展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对太湖流域水环境和湖体富营养化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苕溪流域水环境和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采用拓宽疏深河道、加高加固防洪堤、堤岸生态加固、生态修复、监管体系建设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实施该工程,有利于加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入太湖的污染负荷、减轻河道内源污染、提高流域水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改善太湖和苕溪流域的水环境状况;是实现苕溪流域通畅水流,改善地区河网水环境以及入太湖水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张家港河是入望虞河的主要河流之一,望虞河是太湖流域"引江济太"的骨干河道,确保张家港河水质达标对保障望虞河和太湖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水文、水质资料的收集和评价,利用一维河网水环境数学模型模拟研究和引调水试验,研究探讨引水对张家港河北段水环境改善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引水2 h,南沙大桥上游断面水质会有所改善;引水4 h,各断面水质均可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4.
顾星雨  孙丽娜  陈巍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10-14611
太湖流域属平原河网地区,圩区是太湖流域的基本单元。圩区治理是保障流域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苏州圩区治理已有2000多年历史,大致经历了塘浦圩田,小圩体系,联圩3个阶段。笔者从流域防洪整体安全的角度,初步探讨了苏州圩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苏州圩区的治理提出几点建议,为平原河网地区圩区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体纳污能力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础。沿海河网地区水系复杂,水体具有水深较浅、流速缓慢、顺逆不定和水体自净能力不强等问题。以沿海平原河网地区的海门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水系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一维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市主要河道的纳污能力,为当地的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南方河网地区水质总体质量不高的现状,分析了养殖废弃物对土壤和水体造成的风险,从养殖场的科学管理、养殖废弃物生态处理和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三个方面提出了污染废弃物的风险防控途径,可为南方河网农村畜禽清洁养殖和区域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太浦河地区综合开发规划研究通过专家鉴定《上海市太浦河地区综合开发规划研究》是上海市科委下达的由青浦县人民政府和上海农学院共同承担的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1994年3月25日在市科委主持下于青浦召开了专家鉴定评审会议。市有关委办局、太湖流域管理局、...  相似文献   

8.
1998~2006年太湖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水环境质量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2006年已下降为以V类为主;富营养化情况已由10年前的轻度富营养化水平升至中度富营养化水平;从近年环太湖地区河流水质变化趋势来看,常州地区河流各项水质指标均呈恶化趋势.太湖流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水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环保意识落后、治理能力不足、管理体制不合理是太湖目前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加给太湖流域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文章基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从水资源、水污染、社会经济3个方面构建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选取对数函数作为单项指标的承载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1992—2011年的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恩格尔系数、工业重复用水率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是影响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近20年太湖流域水环境整体上虽有好转趋势,水环境承载力由弱可承载状态变为基本可承载状态,其中社会经济子系统承载力和水污染子系统承载力的增加是水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影响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持和提升太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太湖数字流域系统建立了阳澄湖地区一维河网模型,选取研究范围内38个监测断面的水位水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河道参数范围:糙率0.020 ~ 0.025,CODCr降解系数0.1 ~0.3 d-1,NH3-N降解系数0.07~0.29 d-1,TP综合沉降系数0.05~0.10d-1,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应用建立的一维河网模型计算阳澄湖地区污染物削减前后的断面水质浓度,结果显示,太湖数字流域系统可定量地进行阳澄湖地区水环境质量的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现行水环境容量计算的设计流量条件,分析了浙江省典型河流径流特性,以浙江省山溪性河流和平原河网为例,采用水质模型对水质现状和各种治污措施进行了测算,并对现行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控制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盛东  徐枫  王跃奎  杨旭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77-11780,11807
通过对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借鉴目前较先进的水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基于流域水环境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机制,建立了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提出了基于熵值理论和综合指数模型的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6年流域水环境安全度处于边缘状态,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太湖流域水环境安全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抽样选择宜兴市大浦镇四个农村的农户,对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具体的水质资料,通过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城镇生活污水水质的差别分析,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抽样选择宜兴市大浦镇四个农村的农户,对太湖流域(宜兴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了太湖流域灰村生活污水具体的水质资料,通过该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与贼镇生活污水水质的差别分析,为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是定量分析该区域污染物排放与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关系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从面源污染负荷模型、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3个方面分析了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从而为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孟凯 《浙江农业科学》2010,1(5):1093-1097
饮用水源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以宁波市鄞州区溪下水库流域为例,定性计算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并调查与产生污染物相关的4类经济产业及其总收入。设计实施一系列水环境保护工程项目,预测被改善的水环境质量和4类产业所受的经济影响。通过水环境生态经济增长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比较工程实施前后综合指标的改变,可判断工程实施之后,虽然经济增长效益有所下降,但水环境生态经济增长综合效益增加,鉴证了水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郭家祯  益心虹  邱俊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40-1594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通过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太湖流域4省市的水环境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给出了整治建议。结果表明,太湖流域各省市的可持续性优劣顺序排名依次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且从主成分值反映出太湖流域的水环境问题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以昆山市千灯镇水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平原河网地区(特别是河网圩区)水系规划思路,并就水系规划中的防洪排涝标准的确定、排涝流量的计算、河网水系布局、水系整治方法、水面率控制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和措施可为同类地区水系规划的编制和水系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闫红飞  吴巍巍  李巍  朱雪诞  曹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18-16720
[目的]研究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水力阻截方案,以确保金墅湾水源地水质安全。[方法]采用太湖流域河网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对5种水力阻截方案下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水流运动特征及污染物输移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将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内现有的临时土坝拆除后,进入保护区的水量和污染负荷大幅增加,水质变差,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水力阻截措施控制进入保护区的污染负荷量;在土坝拆除后,并实施水力阻截措施的情况下,进入保护区的水量和污染负荷有所减少,水质明显改善。其中,在陆域保护区周边所有河道设置水力阻截设施且调度方式为只排不引,沿湖口门田鸡港闸、金墅港闸、龙塘港闸调度设置为只引不排(方案5)时,可限制京杭运河、浒光运河河网水质较差水体进入保护区,进入保护区的水量全部来自于水质较好的贡湖,保护区内水体流动性较好,区域水质改善程度最大。[结论]从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水流运动特征及污染物输移规律来看,水力阻截方案5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20.
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工程实施后,提高了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能力、完善区域防洪体系、改善群众沿岸生产生活条件,对保障黄河沿岸防洪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黄河甘肃段防洪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保障管理等主要因素出发,浅析了各项管理因素对河甘肃段防洪工程的影响,目的为黄河甘肃段防洪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