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为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广西分离株全基因变异情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CIAV广西分离株(GXC060821)的全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分离株的全基因为2 292个核苷酸,含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表明,本CIAV分离株与国内外其他31个CIAV毒株比较核苷...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参考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核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NP5、6,经RT-PCR扩增得到了IBV国内分离株DB株、XJ株、DC株、HD株的1199bp的核蛋白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将4个国内分离株核蛋白基因的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参考毒株的核蛋白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毒株与澳大利亚群的参考毒株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6%-91%。其中DC株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异。国内分离株核蛋白基因核苷酸的变异引起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部分改变。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3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部分表明广西南宁鸡群CIAV毒株的遗传变异特征。将阳性CIAV的组织样品进行DNA抽提后,运用PCR方法分段扩增CIAV的全基因组,将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基因克隆并进行阳性克隆菌鉴定后送测序。将所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拼接成CIAV基因组全长后,应用LaserGene7.1和MEGA4.1软件对CIAV全基因、Viral protein 3(VP3)、Viral protein 1(VP1)和Viral protein 2(VP2)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VP1、VP2和VP3蛋白上与毒力、蛋白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相关的氨基酸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获得3株CIAV的全基因序列,分别命名为GX1801、GX1804和GX1810;CIAV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X1801、GX1804和GX1810均同属于Group A群,与国内强毒株GD-103和GD-104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基于VP1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与全基因构建的进化树最相似;GX1801、GX1804和GX1810 VP1蛋白上与毒力相关位点的第75、89、125、141、144、394位氨基酸位点与日本强毒株C368株、国内强毒株GD-103和GD-104株在同一位点保持一致;GX1801、GX1804和GX1810 VP2蛋白上与磷酸酶活性相关的基序(I^94CNCGQFRKH^103)均未发生变异;GX1801、GX1804和GX1810 VP3蛋白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重要区域(VP3蛋白N端结构域的第1~69位氨基酸)均高度保守。本研究对3株CIAV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并进行基因分析,获得了其基因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广西CIAV的分子流行和致病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用RT-PCR扩增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C株S1基因,连接到pMD 18-T载体上,克隆后进行了核酸序列分析,证实SC株S1基因与基因库中收录的国外毒株H120和M41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81.1%和80.0%,而与国内JX9901株的同源性达到91.3%,初步证实国内存在IBV新毒株。  相似文献   

6.
从病鸡肾脏分离到一株病毒,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呈圆形,直径100nm左右,有典型的冠状纤突。SPF鸡胚传代,鸡胚发育迟缓。气管环组织培养法测定TCID50为10^6.4/ml。分离毒对乙醚敏感,不耐热,56℃水浴15min失活。病毒无血凝特性,但径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后出现血凝性,HA效价为3Log2。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毒的血清型不同于已有的Massachusetts、Connecti  相似文献   

7.
根据IBV病毒已报道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用于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T株核衣壳蛋白基因(N)的引物,经RT-PCR得到了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将目的的条带纯伦并回收以后,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已发表的IBVN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表明具有高度相似性。证明我们克隆了IBVT株的N基因。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ns Bronchitis of chickens缩写为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传染病.临诊上以气管罗音、咳嗽和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幼鸡感染可致死亡,产蛋鸡群感染则导致蛋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冠状病毒科,其血清型极为复杂,目前已知IBV有30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及变异株间抗原性差异很大,且不断变异,这就给IBV的诊断、免疫及IBV血清型分型带来很大的困难.该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从而引起了国内外禽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上).  相似文献   

9.
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陕西分离株SX-H09株膜蛋白(M)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根据GenBank发表的IBV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IBV M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X-H09株M基因全长为678 bp,编码225个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可知,SX-H09株M基因...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肾型病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采用RT-PCR方法对2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扩增、测定及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中国常用疫苗毒株、其他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均表明:2株分离毒株与J2、Q1、T3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疫苗株H120和4/91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2.
通过病毒形态学观察、血凝试验、病毒干扰实验、动物回归实验等分离鉴定了1株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利用RT-PCR技术对分离毒株的N基因进行了扩增,经克隆、序列测定和分析,证实分离株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发表的序列,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52、H120和M41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设计并合成了两对特异性引物,其中一对引物能以M41株为模板,特异性扩增出1791bp的目的片断,从而特异鉴定IBVM41株;另一对引物能以H52株和H120株为模板,特异性扩增1700bp的目的片断,再用限制性内切酶Nae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H120株能够被切成1000bp和700bp两个片段,而H52株的PCR产物不存在该酶切位点,从而能区分H52株和H120株。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强等优点,可用于IBVH52、H120和M41株活疫苗的分子鉴别。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凝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毒株H52、M41、T、N115、IBV62株及国内华中(HZ)、华东(HD)、华南(HN)、华北(HB)、东北(DB)及西北(XB)等地方性分离株试验,研究IBV血凝特性。结果表明,IBV不直接凝集鸡、牛、兔、小白鼠、仓鼠、猪、鹅、马、绵羊及人的“O”型红细胞;1%胰蛋白酶37℃作用IBV4h后,可凝集鸡、兔、小白鼠、仓鼠、鹅等动物红细胞;10%乙醚37℃作用IBV2h后,可凝集鸡、牛、小白鼠、仓鼠、鹅、绵羊及人的“O”型红细胞;1%卵磷脂酶C37℃作用IBV4h后,可凝集鸡、兔、小白鼠、仓鼠、鹅等动物红细胞。  相似文献   

15.
从哈尔滨市某肉鸡养殖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死鸡中分离到1株肾型IBV,并对其进行鸡胚矮小化、血凝性、电镜下特征、新城疫干扰试验、致病性等生物学鉴定和N基因的RT-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在鸡胚上传至第四代(F)4开始出现死亡或侏儒胚;病毒不凝集鸡红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多呈球形、直径约80~120nm的病毒粒子,具有冠状病毒的典型形态特点;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LaSota株在鸡胚中的增殖;将分离毒第4代尿囊液接种于6日龄雏鸡,7d后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高达67%(6/9),病死鸡剖解后可见肾脏明显肿大、苍白,具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病变;分离毒第5代尿囊液经N基因特异性RT-PCR获得大小约438bp的目的片断。初步确定所分离病毒为肾型IBV。  相似文献   

16.
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及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及病理化方面的检验。以新鲜病死鸡肾脏为材料,通过接种易感发育鸡胚尿囊腔的途径,进行病毒的分离与传代,分离到5株病毒(分别记作IVB-HQC9601、IBV-HQC8604、IBV-HQL9606、IBV-HQC9610、IBV-HTL9611),经初步检验及对易感鸡的感染发病试验,表明为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病毒。用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气管炎T毒株分离毒株,制备灭活疫苗,初步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PCR结合分子杂交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逆转录-PCR(RT-PCR)特异性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中M基因和N基因之间一段核酸片段。以pUC19质粒载体将此片段克隆,用EcoRI和HindⅢ酶切此重组质粒,回收克隆片段后,制成生物素标记的核酸探针。用RT-PCR及生物素核酸探针法分别对IBV,IBDV,ILTV,MDV及NDV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为IBV特异性检测方法。对人工感染IBV的SPF鸡口腔棉拭样品进行跟踪检测,证明本方法能在SPF鸡接毒后1~10d内检出IBV。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已发表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Beaudette株核衣壳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特异性引物 ,采用 RT-PCR方法 ,克隆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嗜肾毒株 (X株 )的核衣壳基因 ,并测定了其序列。 X株 IBV与来自 Gen Bank的其他 10株 IBV相比 ,共存在 136个点突变 ,其中有 15处是连续突变区域 ,这些点突变总体呈散在分布。X株与其他毒株的核衣壳蛋白同源性在 90 .2 %~ 99.0 %之间 ,X株 IBV与同为肾型的 N株同源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养禽业,其病原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基因型复杂,不同血清型/基因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效果差。IBV毒株的分型对于实施有效的疫病控制、病原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病毒的演化意义重大。文章就IBV分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BV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地方分离株RFLP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初步确定我国不同地区流行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基因分型,对分离自国内8个不同地域疫区的IBVQD、GZ、ZZ、TJ、DL、YC、JS1和JS2及参考株M41、H52和T的S1基因RT-PCR扩增cDNA进行HaeⅢ的RFLP分析。结果,QD与MD41、H52同属Massachussete基因型,GZ、ZZ、YC与T的基因型相同,DL、JS1和JS2则表现为各自独立的基因型,而TJ则为DL和T2种基因型毒株的混合感染,表明我国的广大地域内存在着Mass基因型、T基因型和可能的变异株IBV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