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疆小麦雪腐病、雪霉病主要发生在北疆积雪较多的冬麦区,是冬小麦田间危害最重的苗期病害,本文总结博州小麦雪腐病、雪霉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发病原因,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雪腐病、雪霉病多发生在积雪时间长的冬麦区.除小麦之外,大麦、黑麦等都可感染.该病主要为害幼苗,发病轻则麦苗下部外层叶鞘及叶片枯死,分蘖死亡,严重减产,重则造成全田毁灭,以至翻耕改种.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雪腐、雪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在新疆通常混合发生。以雪腐病发生为主的麦田,常成片死亡,缺苗断垄;以雪霉病发生为主的麦田,虽造成麦苗大量死亡,但并非成片缺苗断垄,而是病、健株不同比例相间并存。一、症状比较1.雪腐、雪霉病发病症状共同点  相似文献   

4.
塔城地区冬小麦雪腐、雪霉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田间发病率在3%-10%,发生严重的田块达15%以上,成为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08年进行了卫福种衣剂防治小麦雪腐、雪霉病试验,以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塔城地区药剂防治小麦雪腐、雪霉病试验结果显示,供试的三种药剂对小麦出苗及苗期生长无影响,且2.5%的适乐时悬浮种衣剂能促进小麦出苗,各处理对小麦雪腐、雪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200 mL/100 kg拌种防效可达77%~80%,4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3%拌种,防效可达63%~65%。  相似文献   

6.
小麦雪腐病和雪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腐病、雪霉病在新疆奇台县冬小麦田常年发生,小麦返青时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年份春季发病率在15%~25%,死苗率达6%~10%,严重地块死苗率达30%~40%,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伊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冬小麦约6.7万公顷,春小麦约3.4万公顷.1999年,全地区种植冬小麦6.2万公顷.据调查,发生小麦雪腐病、雪霉病面积3.5万公顷,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56.32%.其中,翻种面积达0.94万公顷,占冬麦播种面积的15.29%.多年来伊犁地区一直用多菌灵拌种防治小麦冬腐病、雪霉病,但防治效果不好.为筛选适合伊犁地区防治小麦雪腐病、雪霉病的拌种药剂,近两年,我们引进了瑞士诺华公司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美国有利来路公司200FF卫福种衣剂,1999~2000年我们在伊犁农校实习农场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8.
夏振汉 《农村科技》2005,(6):27-27,49
雪腐、雪霉病是冬麦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过去防治这两种病害多采用多五合剂拌种,虽有一定的防效,但效果不太理想。近两年我站选用卫福、适乐时等种衣剂拌种防治这两种病害均取得较好效果。现将1999~2000年200FF卫福拌种防治雪腐、雪霉病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是温泉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介绍了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发病症状、规律和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麦雪霉病Monographella nivalis(Schaffin.) E.Muller(Gerlachia nivalis Gamsand Mull.)自70年代中期在四川省温江地区发生以来在四川各麦区日益严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山区、丘陵、平坝的旱地、水旱轮作地均发生,目前四川推广的各种小麦品种上发病亦普遍,导致小麦苗期基腐、死苗,成株期鞘枯、叶斑、穗腐.  相似文献   

11.
<正>冬小麦是塔城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7万公顷左右。近年,由于塔城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在塔城地区常年发生,返青时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地块死苗率达50%以上,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雪霉雪腐病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冬小麦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形成了发病周期。通过搜集1996—2018年病害资料与田间调查,分析冬小麦雪霉雪腐病发病率与冬季最大积雪深度、≥20 cm积雪日数、≥30 cm积雪日数、3月中旬降水量、3月下旬平均气温等19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强相关性气象因子,建立了冬小麦雪霉雪腐病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通过应用检验,有比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伊犁河谷冬小麦雪腐病发生原因及源头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雪腐病是伊犁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从50年代开始至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随气象条件的变化形成了发病周期.50年代的小麦雪腐病危害冬小麦较轻,仅造成麦田缺苗断垅,田间最高死亡率也只达到30%.  相似文献   

14.
 3年田间试验表明,扑草净、使它隆有促进小麦雪腐病(Gerlachia nivalis)的作用,而阔叶净无影响;三种除草剂均抑制纹枯病(Rhizoctonia cerealis)发生,且作用相对独立于对雪腐病的影响.扑草净对雪腐病的促进在于提高生长时期初次侵染,其关键生育期为第一真叶前,但不改变病害发展的内在速率.因此,扑草净是使病害发生更早而非更快.  相似文献   

15.
介绍小麦雪霉叶枯病的病源、发生症状、流行规律、发生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为小麦雪霉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筛选开展防治小麦雪腐(霉)病的田间药剂,为新疆地区小麦雪腐(霉)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处理小麦雪腐(霉)病发生情况及1 m双行内小麦总茎数、发病茎数,测量小麦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 kg种子处理小麦返青总茎数分别为(220.33±9.82)和(202.67±7.84)株/0.3 m2,显著高于CK处理的返青总茎数,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返青总茎数。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小麦整株鲜重为(6.79±0.33)和(7.35±0.05) g/株,显著高于或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CK处理的小麦整株鲜重。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对小麦雪腐(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8.03%和79.63%,显著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返青总茎数,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生长,起到健苗壮苗的作用。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按照200~400 mL/100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新疆地区冬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7.
雪腐捷氏霉中国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采自中国的新疆、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湖北等7个省 (区)和捷克的12个雪腐捷氏霉菌系对小麦的致病性和症状特点。各菌系对小麦的各部位均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对穗部的致病性较弱。原采自红色雪腐病病株和成株雪霉叶枯病的两类菌系引起相同的症状。参试菌系间致病性强弱有明显差异,但同一菌系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器官致病性的强或弱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冬麦雪腐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生育状况等情况,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云杉雪霉病(由Botrytis cinerea Pers.,Sclerotinia Sclerotictiorum (Lib.)de Bary和Truncatella angustata Pers.ex LK.Hnghes etc.引起)和雪枯病(由Lophophacidium hyperboreum Lagerb.引起)是首次在新疆发现并进行专题研究的中国新记录病害。云杉雪枯病分布在东经75°—94°、北纬37°40′—49°、海拔1300—2800m的天山、阿尔泰山、准噶尔西部山地、昆仑山的云杉林中,危害乡土种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 )和引进种青海云杉(P.Grassfolia Kom.)、川西云杉(P.balfouriana Kehd.et wils);云杉雪霉病主要分布在北纬42°—49°的天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阿尔泰山较湿润的云杉林中,云杉属的许多种都严重感病。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病田对42个小麦品种(系)的调查结果表明,小麦成株期叶部对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的抗性有明显差异,茎秆高,叶片窄而挺直的品种比较抗病.小区人工喷雾接种和单株小穗接种的试验证明,小麦穗部对雪腐格氏霉具有抗侵入和抗扩展性能,小穗排列紧密,颖壳内合的品种较抗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