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春繁的开繁日应在大流蜜前多少天为宜江苏省建湖县上冈镇坍圩村6组(224731)朱秉忠《蜜蜂杂志》1995年第9期23页登载了朱喜成同学的《养蜂生产中经常应用的两道算术》(以下简称《两道算术》)。本人读后,对文中蜂群春繁时繁蜂的天数有疑问。《两道算术》...  相似文献   

2.
也谈“数控养蜂法”养蜂是一门科学,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随着人们对蜂群生物学的不断认识,养蜂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和发展。数控养蜂法是杨多福师傅在多年的养蜂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整套的科学饲养管理方法。使人们在养蜂生产中有数可依。养蜂由原来的土法饲养进入话框饲养...  相似文献   

3.
越冬蜂的繁殖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如我县一年中定地饲养的蜂群,主要有刺槐和荆条两大蜜源,越冬蜂繁殖不好就直接影响到刺槐花期蜜浆收入,所以在养蜂生产中,特别是定地饲养的蜂群越冬蜂的繁殖尤为重要,笔者在近几年实践中总结出了4条繁殖越冬蜂的改进措施,供同行们参考。一、改进治螨办法我地饲养的蜂群,一般是越冬前治螨,这种做法得不偿失,因为大小蜂螨7、8、  相似文献   

4.
究竟是保温好,还是不保温好自从数控《数控养蜂法》系列文章刊出以后,我才对蜂群的“伤热”有了初步认识。蜂群保温是否正确,正象编者所说那样:“是决定养蜂成败的重要因素。”难怪杨多福老师说:“我曾将蜂群放在居室内炕上饲养5年,用麦壳保温养蜂6年,用多群同箱...  相似文献   

5.
春季蜂群的饲养措施李树珩,骆仁轩(山东省招远市农牧局265400)养蜂以冬末排粪到外界出现对蜂群繁殖有影响的蜜源为春季阶段,是一年中蜂群最弱的时期,也是蜂群个体增殖的起点。现就笔者养蜂经验,提出如下要领:1观察飞翔惊蛰后的蜜蜂在早春暖和的晴天,出巢排...  相似文献   

6.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6,57(8):19-19
蜂群被盗是养蜂时常发生的事,然而它对蜂群繁殖和生产的危害都不容忽视,在此,笔者与蜂友交流一下防止的方法。 一、预防蜂群被盗的措施 1、利用杂交优势:在我们饲养的西方蜜蜂品种中,黑色品种的蜂较黄色品种的蜂防盗能力强,但是,由于地区的自然条件及生产项目的不同,生产者选择了适合本地区气候、蜜源特点的进行饲养。但不排除运用杂交手段获得防盗能力强的蜂种。  相似文献   

7.
蜜蜂的转地饲养是充分利用蜜源。增加蜂产品产量和发挥蜂群生产潜力的饲养方式。我国目前蜂群保有量达700多万群,是世界养蜂大国。幅员辽阔,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南北气候差异明显,花期交错,为蜂群的转地饲养提供了有利条件。搞好转地饲养,取得较好的养蜂经济效益.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1养蜂现状 北京山区蜂群多为定地饲养,主要以荆条蜜源植物为主,如何使蜂群效益最大化是我们每个养蜂员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养蜂者逐年上升,年纪较大者因视力下降原因,很难进行移虫取浆工作,其主要收入以产蜜为主,王浆生产逐年下降或直到放弃,从而降低了养蜂者总体收入。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4,(8):22-23
<正>定地饲养是指蜂群基本上在固定的蜂场饲养,主要以中华蜜蜂为主。转地饲养是指将蜂群转移到有蜜粉源的地方采蜜或者进行蜂群繁殖,一般以西方蜜蜂为主。转地饲养时常将蜂群运输到几百上千公里以外的大蜜源区从事养蜂生产,除了要熟练掌握一些蜜蜂养殖生产的技术手段外,还要有一定的经验,笔者结合自己40余年的养蜂经历,认为转场养蜂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制定转地规划,实行有目的的转场转场饲养是充分利用蜜源资源的有效措施,繁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杂交种蜜蜂的累代利用问题———论生产性蜂群换种(四)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薛运波当前,在国内养蜂生产中,除了少数地区饲养纯种蜜蜂以外,大部分地区都饲养杂交种蜜蜂。杂交种蜜蜂,一是由于其生活力强,生产优势大、经济效益高而被广泛利用;二是因为大部...  相似文献   

11.
于丽萍 《蜜蜂杂志》2011,31(4):24-24
随着我国养蜂事业的发展,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正在逐步革新。对于养蜂者来说,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蜜源和所生产蜂产品的主要品种,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20,(1):48-49
<正>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是养蜂生产统计常用指标,它们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蜂规模和养蜂生产情况。在编制养蜂业发展规划时,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经常被作为主要指标来陈述发展目标。通过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计算的年群均产蜜量是反映养蜂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蜂和意蜂是广西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在放蜂方式、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非活框饲养中蜂与意蜂比差别更大。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的统计上,由于国家统计和农业部门统计均没有按蜜蜂品  相似文献   

13.
饲养双王群获得高产的体会我从事业余养蜂已多年,总在寻求最佳的饲养方法。学习饲养双王群也有两年多了。饲养双王蜂群不易发生自然分蜂,在整个生产季节都能较好地保持工作状态,这两年我都依靠这种方法,培育出强群生产蜂王浆、采蜜和强群越冬,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志 《养蜂科技》2005,(6):9-11,21
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年养蜂的开始,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全年的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必须以严谨的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加大力度,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为全年养蜂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从以上要求出发,集多年来科学养蜂的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提出春季蜂群12条饲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协会动态     
虎林县养蜂协会为了发展和完善“数控养蜂法”,于1988年11月成立了“数控养蜂法”研究会,其宗旨是:在生产中应用“数控养蜂法”,把它与传统的饲养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找出当地蜂群饲养管理中的最佳数值,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要根据饲养目的引进蜂种——论生产性蜂群换种(三)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薛运波饲养蜂群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蜡、蜂胶等产品和扩繁蜂群、蜂种以及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等途径,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要想达到饲养目的,必须...  相似文献   

17.
正一、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现代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饲养。规模化要求饲养管理技术标准化、养蜂生产专业化和机械化。饲养管理规模化的核心是简化饲养管理操作,让蜂群回归自然。就是改变管理过细的问题,将以脾为单位的管理方式,改为以分场为管理单位,实现一人多养,提高人均饲养规模,进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晋中地区喀意杂交蜂的饲养养蜂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再结合正确的饲养方法,是提高蜂群产量和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种杂交蜂种对气候和管理,要求各不相同。只有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蜂种,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多年的养蜂实践证明喀...  相似文献   

20.
<正>多箱体养蜂是周年采用23个箱体培育蜂子的养蜂管理方法。养蜂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多箱体饲养蜜蜂。在我国的新疆、东北等地也有用多箱体养蜂的。多箱体养蜂的显著特点是群强,蜂群生产效率高。自上世纪郎式蜂箱和意大利蜂引入我国饲养至今,大部分养蜂者在蜂群繁殖季节,常用一个巢箱育虫,而不是用2个育虫箱,用2个育虫箱进行蜂群春繁的更是少见。是不是使用效果不好呢?在浙江地区能否采用多箱体养蜂,生产蜂蜜和王浆呢?抱着这样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