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炎热的夏季,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在1996~2002年间对2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2.
炎热的夏季 ,耕牛劳作或放牧时 ,有时会发生中暑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 ,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 ,在1 994~ 1 999年间对 2 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 ,有效率达到 1 0 0 %,治愈率达到 85%。1 症状当耕牛周围温度在 38℃以上时 ,引起耕牛的产热高于散热 ,体温升高 ,精神不振 ,站立不稳 ,全身无力 ,头摇晃 ,四脚撑开 ,心跳加快 ,呼吸困难 ,严重者口腔、鼻腔、眼睑充血 ,拒食 ,有时乱窜奔跑 ,四肢发抖 ,抽搐 ,最后昏迷不醒而死。2 治疗方法发现耕牛中暑后 ,应立即把耕牛牵到阴凉通风处 ,每 5公斤泉水或井水加 0 .5…  相似文献   

3.
炎热的夏季,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水溶液治疗中暑的耕牛,在1994~1999年间对26头中暑耕牛的试治,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1 症状 环境温度在38℃以上时,引起耕牛的产热高于散热,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站立不稳,全身无力,头摇晃,四脚撑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严重者口腔、鼻腔、眼睑充血,拒食,有时乱窜奔跑,四肢发抖、抽搐,最后昏迷不醒而死。2 治疗方法 发现耕牛中暑后,应立即把耕牛牵到阴凉通风处。每5kg泉水或井水(河水、塘水的水温较高,降温效…  相似文献   

4.
在天气炎热或农忙时,牛很容易发生中暑,必须做好预防和及时治疗工作。牛中暑是由于炎热导致机体体温调节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综合症,往往发病突然、迅速。  相似文献   

5.
夏天耕牛中暑及其治疗方法夏天炎热季节,气温高,耕牛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重剧使役或者长途驱赶;牛舍拥挤、通风不良,牛舍气温增高,牛体产热过多而又不能及时散发,且得不到饮水,均可导致热调节机能紊乱,极易引起耕牛中暑,严重的可造成死亡。我县近年均有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南方农村,特别是丘陵地区,耕牛仍是农民耕作的主要役力.夏季是农村最繁忙的季节,耕牛的使役频率非常高.同时,由于夏季太阳毒辣,气候炎热,耕牛使役或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中暑.  相似文献   

7.
<正>在天气炎热或农忙时,牛很容易发生中暑,必须做好预防和及时治疗工作。牛中暑是由于炎热导致机体体温调节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综合症,往往发病突然、迅速。  相似文献   

8.
每年夏季,正值农村“双抢”季节,耕牛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此期间,耕牛长时间劳作,身体疲惫,再加上气温高,如不合理役用耕牛,很容易发生中暑。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中暑耕牛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于此,以供同行参考。1病因耕牛在炎热的烈日下长时间劳役或放牧、饮水不足、缺盐,或因牛栏闷热、运输家畜的车辆通风不良等,均可引起本病。2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烦躁不安,体表热,出汗多,随后大汗淋漓,呼吸快而困难,瞳孔散大,体温41~42℃,心音增强,心跳数达到100次以上,体表静脉怒张,可视黏膜由赤红变为赤…  相似文献   

9.
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耕牛劳作或放牧时,有时会发生中暑,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死亡率很高。笔者利用尿素液治疗耕牛中暑,在1994~1999年间共治疗26头,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85%。 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站立不稳,全身无力,头摇晃,四脚撑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严重者口腔、鼻腔、眼睑充血,拒食,有时乱窜奔跑,四肢发抖、抽搐,最后昏迷不醒而死。 治疗:发现耕牛中暑时,应立即把耕牛牵到阴凉通风处,每5kg泉水或井水加0.5~0.7kg尿素,待充分溶解后,分装到不漏水的小塑料袋里,再把装好尿素液的塑料袋贴…  相似文献   

10.
中暑,现代兽医学称为日射病或热射病,中兽医学称中暑,是耕牛在炎热季节暑天烈日照射下重度(或长时间)劳役、驱赶、放(固)牧、运输,或在过于闷热、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通风散热不良又缺乏饮水等而引起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及中枢神经机能紊乱的急性病。是盛夏季节的易发病,本病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则治愈率较高。但若防治不当,延误治疗时机,则往往引起耕牛死亡,  相似文献   

11.
耕牛中暑,常见于炎夏和初秋,表现为突然口流白沫,体温升高到40℃~42℃,全身烫热,眼睛潮红,呼吸急促,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在2~3小  相似文献   

12.
中暑,是耕牛在炎热夏季受强烈日光照射,或在过于闷热的环境中通风散热不良引起中枢神经机能紊乱的一种急性病,是盛夏季节的易发病,防治不当往往引起耕牛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影响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每当炎热季节,在南方特别是丘陵地带6-9月,正值三伏盛夏,骄阳似火,或潮湿闷热,溽暑熏蒸,耕牛常因发生中暑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中暑是日射病和热射病的统称,日射病是由于在炎热季节,牛的头部受到强烈日光的直接照射,引起脑及脑膜充血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热射病是由于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机体散热困难,体内积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正夏天气候炎热,耕牛劳役较重,但耕牛汗腺不发达,若使役不当、超负荷劳动、强光照射,易引起牛体况消瘦,甚至中暑死亡。因此,要加强管理,精心饲喂,预防中暑,确保耕牛安全度夏。1调整日粮结构供给豆饼、麦麸等优质精料,做到饲料营养全面,多样化搭配。一般每头牛每天饲喂豆饼或饲喂棉籽饼2.5-3kg、麦麸1-2kg、食盐5-6g,混合均  相似文献   

15.
夏忙时节,耕牛劳役较重,加之天气又炎热,极易掉膘,稍有不慎还会引起耕牛患病或中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耕牛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注意增加营养。夏忙期间,应供给牛优质的鲜青草或者干草,适当增加精料,并加喂夜草。 二、注意劳逸结合。夏忙耕牛劳役较重,天气炎热,应适当勤歇,早出工,晚收工,中午长休息。劳役中如发现牛有大量流涎、气喘、步态无力  相似文献   

16.
中暑是家畜在炎热季节服重役或厩舍闷热,体热不能充分散发以致体内过热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和全身血液循环高度障碍的急性病.笔者在2000年7月至10月间,共收治牛中暑病例4例,采用香薷散加减配合西药疗法,全部治愈. 1 病因病机 多因夏季高温闷热,通风不良或烈日暴晒,劳役过度,奔走过急,过度拥挤,暑热或暑湿内郁,侵扰心神,蒙闭清窍,传入营血,卫气郁闭,开阖失常,内热难泄,热积心胸,伤津耗液,高热神昏而致发本病. 2 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中暑和慢性中暑.急性中暑,发病急骤,高热神昏,行走似醉,浑身出汗,严重者肌肉震颤,继而突然倒地,卧地难起,口色赤紫,唇干舌燥,脉象细数;慢性中暑,精神沉郁,眼闭不睁,耳耷头低,呆立如痴,四肢倦怠,行走无力,步态不稳,口色鲜红,脉象洪数.  相似文献   

17.
<正>在炎热的夏天必须预防牛中暑,先介绍6项预防措施,供同仁们参考。1饲料夏天气温高,天气炎热,也正是农民繁忙的季节,使役耕牛的时间较多,饲喂时增加精饲料,如:大米、黄豆磨的浆,以增强体质。饲喂青绿饲料时,应避免变质或晒热的,以免引起肠炎,而影响使役。2使役使役时间一般选择在中午的11:00前,下午4:00后,如果在炎热的高温下使役时,易引起中暑,甚至  相似文献   

18.
耕牛中暑是因暑热炎天、重役曝晒或闷熏热蒸致使心肺热极、气血淤滞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病。失治误治很快导致耕牛死亡。 症状:患畜发病突然,烦躁不安,口渴喜饮,张  相似文献   

19.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引起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犬体表有被毛覆盖、汗腺又不发达,主要依赖舌和脚垫进行体温调节,所以炎热季节极易发生中暑.重度中暑往往来势凶猛, 如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 容易造成救治失败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0.
《养犬》2010,(3)
<正>中暑是犬在炎热季节易发的一种体温调节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在炎热的环境下训练、作业的工作犬易发,临床以高热、精神怠倦、呼吸急促为特征,严重的犬可突然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