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袋占是1994年早季平和县农业局从广东农科院引进的早晚兼用型高产优质新品种。同年晚季参加县良种场新品种区试,1995年早晚季在全县示范试种,1996年早季全县种植5千亩,1997年将做为平和县重点示范推广的主要常规品种,现将七袋占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1994年晚季参加县良种场常规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86,skg,比对照种79106亩增48.6kg,大田种植亩产480~50Dkg,高可达600kg。2.生育期该品种属中迟熟常规稻,在早季种植全育期130d,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10d。3.形态结构株型紧凑,集散适中,叶片直…  相似文献   

2.
“满仓515”系省农科院稻麦所用“435”大穗/FR1037//珍珠矮///闽科早1号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早籼水稻品种。平和县于1990年引进试种。1991~1993年示范推广,该品种已成为平和县当家品种,1996年全县种植24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48.6%。一、特征特性1.产量一般亩产450~550kg左右,1996年早季经县科委、统计局和农业局联合验收,亩产586.3kg,比78130单产453.6kg,亩增132.7kg。2.熟期和适应性该品种属感温型早、晚兼用的高产良种,早季种植全生育期一般在135d左右,比78130迟7~8d,晚季种植128d,抗病力强,高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3.
水稻釉145是福建省稻麦所以卷一I/IR54//窄叶青/龙菲313复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高产新品种,1996年早季平和县种子公司初次引进在县原种场(平原)和下寨洋坑村(山区)试种,平均单产524kg,比对照种七袋占亩增稻谷13kg,增产2.5%;比泉农3号亩增28kg,增产6%。该品种表现植株直立整齐,株叶结构好,茎杆坚韧弹性好,叶片狭窄挺直,分察力较强,一、成穗率达78%,抗稻瘟病性好,后期叶色青枝腊杆,适应性广,可早晚兼用。生育期12Bd,平均株高105cm,平均穗长21~23Cm,着粒较密,每穗135粒,结实率达96.5’%,_千粒重279,…  相似文献   

4.
“47-10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的早晚兼用型高产水稻良种。1989年安溪县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1990年开始示范推广,1995年全县种植13587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1.8%;1990年至1996年全县累计推广65359hm2,平均每公顷产6874.skg,每公顷比原当家品种增产907.5kg,增产15.2%,累计增产稻谷5931.3万kg。至1997年早季,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达7.33万hm2。本文重点对“47-104”高产稳产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一、充分利用本地光温资源“47-104”对温光反应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5.
“白88”是福建省稻麦所从国外引进的早稻品种。1996年早季在福清市东阁华侨农场抛秧示范种植6亩,平均亩产410.25kg。一、特征特性株高94cm,株型紧凑适中,叶片中宽(剑叶平均宽1.gcm)、较挺直、色淡绿,分首力较强,丛有效穗16条,穗长23.63crn,每穗平均总粒数105.4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3.4已全生育期1154,主茎叶片数14叶,总活动积温2580.gC,亩有效稳33.6万穗,在1996年早季种植中表现较耐寒。二、栽培要点l·适时播种与插秧采用软盘育秧技术,每盘播种量659,大田亩用软盘as盘,秧龄30d,薄膜复盖。在“春分”季节播…  相似文献   

6.
(1)培两代99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995年用从湖南引进的培矮645作母本.与桂99作父本测配而成的中熟感温型组合。1997年在广西农科院进行组合比较试验.早季每667m2产量501.6km,比对照汕优桂99增产9.4%;晚季每667m‘产量485.5kg,比汕优桂99增产6.8/。1998年自治区早季区试,平均每667m2产量454.1kg,比对照汕优64增产79%。生产试验一般每667m2产量在500kg上下;高的超550kg。该组合分美力强,有效穗数270~300穗/m2,每德粒数140粒,结实率80%~85%,千粒重22~23g,米质优,食味好。米质分析,粒形、直链淀粉含量、蛋…  相似文献   

7.
“201”是省农科院用(IR36)×(卅820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株高101~110Cm,穗粒数120d左右,株形叶态适中,耐肥抗倒。该品种、抗稻瘟病、自叶枯病和细条病,也较抗飞虱等虫害。1996年全镇累计推广244hm2,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性和稳定的丰产性,平均7.350t/hm2,最高7.919t/hm2。下面就201的栽培要点及其经济效益作一简要介绍: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早季在2月中旬播种,秧田播种量0.9~1.2t/hm2为宜,湿润育秧,盖薄膜。晚季7月中、下旬播种。②台理密植。亩插基本苗2万丛,丛插4本左右。③加强肥水。该…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世纪137”是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根据舢粳杂交稳定的“非F1优势”的理论,以舢粳杂交材料复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其组合是矮窄/姬糯//C98/玉米稻///434大穗/FR1037。全生育期130d左右。1997年通过省区试。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好,增产潜力较大的突出优点。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7500~8250kg/hm2,高产田单产11100kg/hm2。1994年进行品比试验单产7425kg/hm2,比对照种荆糯6号增产11.4%,比78130增产16.5%。1995年参加品比试验,比满仓515增产6.8%,比荆糯6号…  相似文献   

9.
华南籼稻稻米品质性状早晚季间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华南双季稻作区种植的常规稻品种大多数都是早晚兼用型品种 ,不少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组合也属早晚兼用型。早晚兼用型品种 (组合 )在早晚季种植时稻米品质会有所不同 ,普遍的经验认为晚季稻米的食味品质优于早季 ,但对于稻米蒸煮、外观、碾米、食味等具体品质指标在早晚季的变化尚缺乏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采用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测定并分析了9个华南籼稻品种 (组合 )在6个试点早晚两季种植的稻谷样品的品质指标 ,试图揭示华南籼稻品种 (组合 )早晚季品质变化的规律 ,讨论了新国标的可操作性。一、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1997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浙农921:系浙江农业大学选用高产早舢中浙1号与优质舢稻K125-3杂交后代为母本,再与中渐1号多次回交选育而成。该品种株高75cm,青秆黄熟,无芒。每德总粒10o粒左右,结实率70%~80%,千粒重27.5g。1994、1995年在浙江省早稻区试中,平均单产分别为6144和5500.5kg/hm‘,比对照渐852分别增产5.2%和9.3%;199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10kg/hm’,比斯852增产282%。该品种分自中等,丰产性好,较抗猪瘟病,中抗纹枯病,米质中等,全生育期比浙852长1.5~2天,为110天,属中熟早舢稻。适宜在浙江省中部、南部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1.
“满仓51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籼稻品种和粳稻材料杂交育成的早籼中迟熟早、晚兼用型优良新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态好、成熟期转色佳、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时性广、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1991年~1993年在南靖县及漳州市各县(区)试种、示范共22万亩,显出较强的增产优势。一、示范产量表现 1991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11个试点平均亩产439.94公斤,比对照“78130”增产8.59%,居第一名。1991年晚季,南靖县良种场繁殖良种90.34亩,平均亩产481.3公斤。 1991年晚季,在南靖、龙海、长泰等地试种示范1200亩,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1992年该品种在漳州市的面积迅速扩大,全市早晚两季推广7万亩,仅南靖县早季推广  相似文献   

12.
(-)特征特性1.早中晚兼用在广东作早稻全生育期约128天,作晚稻约115天;中稻区比汕优63早2~5天。2.具有高产株型叶片厚直、色青翠,前期早生早长,后期青枝腊黄,熟色佳,茎叶形态、结构协调理想;根系发达,伸长速度快,分布深广,活力强,不早衰,对该品种根系研究发现,移植后25~40天,根伸长速度最快,每隔7天伸长约15cm,这与其它品种显著不同,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增肥效应好。3.稳大,稳粒数多,丰产性能突出一般穗长23cm以上,平均德粒数150粒左右;高产栽培,平均德长超过25cm,主德长超过33cm,主德总粒数超过500粒,…  相似文献   

13.
《垦殖与稻作》2010,(5):F0004-F0004
由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9年以“吉92D14”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在吉林省气象条件下,为中熟品种,生育期137d左右,需≥10℃积温2800℃左右。株高101cm左右,株型较紧凑,叶色较绿.分蘖力较强。穗型半直立,穗长17cm左右.平均穗粒数116粒/穗,结实率90.9%.粒型椭圆,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4g。精米率76.5%.粒长4.7mm,蛋白质含量7.9%,米质较好。人工接种鉴定,叶瘟和穗茎瘟表现中抗。纹枯病也表现为中抗。2007~2008年两年产量平均结果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5.3%。试验产量9000kg/hm2.生产潜力在1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汕优86是由三明农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86配制而成。1997年在平和县早、晚两季种植,均表现高产、抗病、优质的特性。一、产量表现1997年早、晚两季在平和县种植1200亩,表现株型集散适中,整秆粗壮,叶片直立,抗稻瘟病,熟期适中,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叶青秆蜡,米质佳。同年在南胜镇早季种植70亩,每公顷产量8871kg,比汕优77增加1398kg,增加18.7%,比常规稻78130增加1804kg,增加24.1%。该组合在平和县平原地区早、晚稻均可种植,山区可作中,晚稻种植。二、特征特性1、生育期全生育期125—140d左右,…  相似文献   

15.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号亩增58.4公斤,增产14.1%,最高亩产511.1公斤。1990年早季全县扩大示范824亩,一般亩产450~550公斤,最高亩产699.5公斤。经品种对比试验田三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47-104”系省稻麦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的中迟熟新品种。1992年早季,晋江市示范种植350亩,表现良好,现将该品种旱季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特征特性 (一)特征 1.产量高据实地验收,350亩平均亩产483.2公斤,比“79106”亩增32公斤,增长7.3%。其中,晋江市良种场种植6亩,平均亩产607.5公斤,创造晋江市常规稻的高产纪录。 2.株型好适中紧凑,株高76.8~83.2厘米,穗长18.9~19.5厘米,剑叶短挺长。倒三叶面积为97.4~101.6厘米~2,剑叶长和宽为26厘米、1.5厘米,显示出较强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多系1号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4年早季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多系1号(恢复系)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1996年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试种示范10多公顷,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米质优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在8.25~9.0t,高者达9.75t以上,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10%左右。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是漳州市早、中、晚兼用型的杂交水稻优良新组合。一、产量特优多系1号在漳州地区作早、中、晚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25~9.0t。1995年参加福建省晚季…  相似文献   

18.
1990年早、晚季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乡新厝村科技组进行百亩“籼128”双季亩产超吨粮示范,取得百亩平均亩产1057.92公斤,其中产量最高的一丘,早季亩产达607.95公斤,晚季559.2公斤,双季合计亩产1167.15公斤。“籼128”双季亩产超吨粮,在栽培上应以主功穗数为主,兼功大穗,以发挥其穗多粒多的优势。采用16.5×19.8厘米的插秧规格,亩插2.0万丛,每丛插7~8本,亩基本苗12~14万苗,最高茎蘖数35~40万苗,最终有效穗24~28万穗,平均穗粒数100~110粒,结实率90~95%,千粒重27.5~28.5  相似文献   

19.
该新组合系龙岩市农科所用RE84-E18/岩恢1号杂交后代稳定优良株系岩恢168和龙特甫A配组而成,1996年晚季参加龙岩地区晚季杂交水稻品比试验及抗病性鉴定;综合表现:丰产、中抗稻瘟、中抗纹枯。其株叶形态集散适中,株高97cm左右,分蘖力中强,叶片厚直挺,剑叶夹角较小而不早衰,穗长23.2cm,平均穗粒数达150.2粒,着粒较密,结实率达88.2%,千粒重为27.3g,谷粒为长椭圆形,米质和汕优63相当,区试平均亩产为468.8kg,比对照汕优63亩产425.9kg增产10.1%,达显著水平,熟期比汕优63略迟1.8d左右。1996年晚季,特优168在各地…  相似文献   

20.
“中育3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合作,通过穿梭育种,从原车早/IR18348—36—3—3//NeWS8b。’mit复交组合中选育的新品种。1995年,泉州市种子公司陈长普从中国水稻所引进在晋江市西滨军垦农场,种植两年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后期转色好等特点。其综合性状及产量均居于近年试种的优质稻品种之首。一、产量表现1995年早季种植2亩、亩产463.skg,比对照种“78130”亩增23.6吨,增产5.3%。1995年晚季种植10亩,平均亩产526.skg,比当家组合“威优63”亩增24.skg,增产4.9%。1996年早季种植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