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田养鱼在我国北方地区起步较晚,为证明稻田养鱼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我们在桦树乡福兴村的100亩稻田进行了对照试验:同等条件的地块,其中50亩亩放鲤鱼种3.0千克(30尾),另50亩稻田未放鱼种。投放鱼种的地块采用常规稻田养鱼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是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的立体开发实用生产项目,具有投资少、收益大、见效快,增粮、节地、节水等优点。稻田养鱼在我国南方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北方地区起步较晚,特别是在黑龙江地区,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加之气候上有一定差别,致使稻田养鱼发展缓慢。我县有稻田面积40万亩,如果推广稻田养鱼,按亩增产水稻50kg计算,全县可增产20000t。按亩产商品鱼15kg计算,全县可增产商品鱼6000t。这不仅增加水稻产量和商品鱼产量,而且还节省了鱼用饵料10000t,少施用120多t除草药,既节省了资金,又增产水稻,同时清除和减少了污染,维持了生态平衡。为证明稻田养鱼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我们于1998年在烨树乡福兴村的10亩稻田进行了对照试验:同一条件的地块,其中5亩投放鱼种,亩放鲤鱼种1.5kg(30尾),另5亩稻田未放鱼种。投放鱼种的地块采用常规稻田养鱼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州稻田养鱼质量,解决农户购买鱼苗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稻田插秧前空闲条件,就近就地培育鱼苗鱼种,满足农户稻田养鱼的需要,同时增加稻田收入。2001年3月在麻江县滥坝村一组选择杨政泽、杨政元两农户稻田2.7亩进行培育鱼苗试验,并提供建鲤乌仔鱼苗40500尾,经过62天饲养,收获鱼种2653026530尾,亩增纯收入335.37元,鱼种出售后插水稻。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的选择:选择麻江县杏山镇滥坝村一组村民杨政泽稻田1.2亩、杨政元稻田1.5亩作试验田…  相似文献   

4.
<正> 稻田养鱼在我国南方各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基本上是个空白。我们于1982年在桓仁县黑沟公社大川鱼种场二亩连片稻田(一亩用于试验,一亩作对照)进行稻田养鱼种试验,每亩放0.7—0.8寸草鱼种930尾;鲤鱼种70尾,至当年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条件水塘乡三合村共有山塘81口,水面245亩。1984年产鲜鱼1.1万公斤,亩平45公斤,共有稻田1708亩,1984年共产稻谷1043吨,亩平610.7公斤。自1985—1987年在水塘乡三合村进行稻田育鱼种、山塘养成鱼的配套养鱼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我市现在有稻田面积36万亩,尚未进行养鱼。为了扩大淡水养殖面积,我们于1984年进行了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试验。试验选择在水源丰富,有种稻经验和养鱼习惯的北戴河区海滨乡河东寨村养殖场。试验田面积1.92亩,共分8  相似文献   

7.
稻田微流水高密度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部高原地区 ,由于地貌独特 ,丰富的自然流水资源 ,有大量的稻田可开展流水养鱼。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和稻田资源 ,推广稻田微流水养鱼新技术 ,1998~1999年西南农业大学与石阡县畜牧水产局在实施农业部下达的“稻鱼丰收计划项目”的过程中 ,在石阡县石固乡松林村开展了稻田微流水高密度养鱼的试验。获得了亩产鲜鱼219.7公斤的效果 ,现将试验的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的条件与方法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两块稻田面积分别为0.5亩和1亩。鱼种投放前 ,田埂加宽加固 ,加高至80厘米 ,鱼坑(凼)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 %…  相似文献   

8.
孙德林  马苏龙 《淡水渔业》1991,(5):38-39,26
<正> 绥化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北纬46°19′~47°09′,全年无霜期为128天,年积温2400~2600℃,属北方寒冷地区。全市耕地面积261万亩,其中稻田面积60万亩,近半数地势平坦、水源可靠,地块不漏水或不受洪水威胁,适宜进行稻田养鱼。从1984年起开始试行稻田养鱼,至1990年,养鱼稻田已达50328亩,占全市稻田面积的8.3%,占全省稻田养鱼41.3%。全市稻田养鱼平均亩产11.43公斤,共产鱼575.25吨;养鱼稻田使水稻增产7.43%,共增收稻谷1495.75吨。一、稻田养鱼实绩绥化市稻田养鱼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1984~1986年为试验示范阶段,试验面积由57.5亩扩大到540亩。1987~1990年为大面积推广阶段,推广面积由5214亩扩大到50328亩,其历年稻田养鱼实绩情况如表  相似文献   

9.
我县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地处浅丘。全县有冬囤水田23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97709亩,是发展稻田养鱼的一大优势。全县现有鱼种池水面共324亩,可培育6.7厘米规格鲤鲫鱼种400多万尾。但随着稻田养鱼的迅速发展,供求矛盾越来越大。若将可养鱼稻田全部养鱼,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江西广泛利用沟池稻田养鱼。1986年稻田养鱼面积达53.46万亩,生产各种鱼类(含鱼种)7780吨,亩产14.55公斤。1987年建立沟池稻田养鱼示范面积5.02万亩,推动全省稻田养鱼放养面积90万亩。据统计,1986~1987年间在江西12个老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鱼受水体和饵料的限制,单位面积产量低,使得稻田这一宝贵资源处于低利用、低效益状态。为探索把池塘养鱼技术运用于稻田养鱼的新途径,提高稻田的综合利用率,我们开展了提高稻田养鱼产量试验。试验面积151.5亩(高产示范片48亩、带动片103.5亩),其中稻田110亩、莲田41.5亩,历时5个月,共起水成鱼3750 kg(高产示范片亩平均35kg、带动片亩平均20kg);12~23cm的鱼种21295尾(高产示范片亩平均200尾、带动片亩平均113尾)。共收获干谷47080kg(亩平均428kg),干莲子1141.25kg(亩平均27.5kg)。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田在黄埠村选择旱…  相似文献   

12.
<正> 广东省乐昌县坪石公社近年来大力进行稻田养鱼。全社12,800多亩水稻田,1981年进行稻田养鱼的有2,000亩,产鱼400多担,水稻增产15,000多担。1982年全公社2020户,约有50%的农户利用稻田养上了鱼。养鱼稻田的总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按亩产30~40斤计算,仅稻田养鱼的产量可达1,500~2,000担。每个养鱼的农户每亩田可增加收入45~60元。目前,准备养鱼的农户还不断增加,因为农民们都尝到稻田养鱼的甜头。坪石公社的社员们说:稻田养鱼好,成本低(每亩只放三、五斤鱼种便可),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内陆水产》1986,(3):25-25
靖县广大农村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早在五十年代,稻田养鱼面积曾达十五万亩,占稻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居怀化地区首位。通过农业资源调查,稻田养鱼优势的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靖县人民在长期的养鱼实践中,培育出了一种优良鱼种——埋头鲤。  相似文献   

14.
1995年,我县王场、孔摊、白花三乡镇一万亩高产稻田养鱼,60%以上的养鱼田暴发鱼病,鱼死亡严重,亩均收获不到35公斤,经济损失50多万元,30%的养鱼产鱼病损失高达80%以上,挫伤了养鱼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1996年,县水产科技人员在乡镇支持下,统一部署,以村社为单位,充病田为重点,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大面积稻田养鱼扼制了鱼病的暴发,取得良好效益。现小结如下:一、鱼病情况由于我县许多稻田养鱼户鱼病防治工作抓得不力,养鱼田和鱼种未消毒或消毒不够,养鱼过程中又未预防。1995年5~6月,水温20℃以上时,稻田车轮虫、指环…  相似文献   

15.
我区的稻田养鱼大多数粗放,八三年三十一万多亩成鱼面积,单产只有十六点一斤。稻田养鱼发展起来了,怎样提高单产,把稻田养鱼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通过近几年稻田养鱼的实践,田凼结合的养鱼方式和在田凼里进行投饵施肥,对产量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前者主要是扩大空间,增加放养鱼种的效果。后者主要是增加饵料。这里就我区田凼结合的稻田养鱼方式作点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已由1989年的5亩发展到1996年的5.5万亩,1997年计划实现6万亩。稻田养鱼的迅速发展,每年需要相当数量的大规格鱼种,特别是鲤鱼种,由于大规格鱼种的不足,目前已经影响到稻田养鱼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站于1996年开展了利用稻田培育大规格鲤鱼种的试验,不仅获得稻鱼双增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为200亩养鱼稻田提供了鱼种,促进了稻田养成鱼的发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稻田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发挥农业生态优势的一个重要内容。我省的稻田养鱼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显著。1984年我省参加了十八省、市、自治区稻田养鱼协作组,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小面积试验和示范,放养面积达440.5亩,生产大规格鱼种2356.5kg,平均亩产5.3kg。同时还在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塞外坝上高寒县区进行了推广示范。取  相似文献   

18.
我市发展稻田养鱼已有6年的历史.在连续几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鱼种放养是稻田养鱼的重要环节,鱼种放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也决定蓍稻田养鱼的成败。因此,解决好稻田鱼种的供应问题致关重要。那么如何解决稻田供种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由乡(镇)村鱼种场自己解决,二是统一购鱼种,  相似文献   

19.
征订通知     
印江县[塘、田、库一条龙生产]的经验是:先用鱼苗塘培育出夏花鱼种,然后放入稻田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最后就近投入池塘、水库中养成成鱼。这是近年来印江县推广的[塘、田库]生产模式。去年印江县利用1980亩稻田培育出6.15万斤大规格鱼种,满足了全县塘、库的放养需要还为今年承担农牧渔业部稻田养鱼高产试验课题准备了8万多尾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20.
萝北县地处祖国东北角,北纬47°34′,东经130°50′,常年积温2450℃。为普及稻田养鱼优质、高效、高产技术,树立高产典型,促进我县稻田养鱼发展,根据我县有效积温少、光照时间短等特点,1999年在县科委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水产技术推广站、东明乡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成立了垄稻沟养鱼试验组,试验田面积3860平方米,春季共放鱼种35公斤,平均亩放养量6.15公斤,经过88天的饲养管理,秋捕商品鱼427.5公斤,平均亩产75公斤。秋获水稻2952.6公斤,平均亩产518公斤,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