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意味着农民由"制度身份"向"现代职业"的转变,这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鲜明特征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体现.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对象来源单一、内容方式缺乏创新、质量难以量化评估、资源未能优化统筹等问题.为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农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以甘肃农民素质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探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培育新型农民素质问题,分析甘肃农民素质调查数据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培育甘肃新型农民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党中央关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为加快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变,应从强化农民现代意识的培养入手,着力加强农民德政意识、科技兴农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现代农业意识、经营管理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孔冬青  刘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981-4983,5062
阐述了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新型农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分析了"新生代"新型农民的特征和作用,并提出加速"新生代"新型农民培养的路径,即:健全法规,为培养"新生代"新型农民提供坚实基础;创造条件,为培养"新生代"新型农民提供经费保障;科学规划,使"新生代"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抓好教育,提高"新生代"新型农民的整体素质;创新内容,满足"新生代"新型农民发展的需求;突出重点,强化返乡农民工竞争力培训。  相似文献   

5.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核心问题.从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趋势等三个方面阐明江苏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求.以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阐述了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顶层设计、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训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营建优良的政策环境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农民、农业的大改革和大转变、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农业技术技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向强产业集团方向发展,强化农村发展活力的有力措施。本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方向和培育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有中国特色农民发展道路的现实选择。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类别、培育要求,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对今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相对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民的大多数已逐步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新型农民是农民群体中先锋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本文研究了通过扩大增量资源,激活存量资源,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构建产教融合学习共同体是工学结合的升华,拥有全新的逻辑、内涵和特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产教融合学习共同体培训模式,对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管理职能、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强化农民的规范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共同体对话机制以及强化产教两端的资源建设是理性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共同体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与效益型转变、农业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是发展我县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当前农民思想观念仍存着不适应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从中得到启示,要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引导农民不断地转变思想观念,以促进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建国六十多年来,农民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就农民思想观念嬗变浅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开展农民"绿色证书"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动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开发地方支柱产业的需要;是调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形武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微观组织模武.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积极发展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选对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应坚持分类指导、利益联结、产业创新、科技支撑等基本原则.本文总结出"科技企业带农户"、"科技专家带农户"、"专家大院带农户"、"科技园区带农户"、"科技合作社带农户"和"科技农场带农户"等以科技为支撑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人才振兴是重要途径。如何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从而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是本文研究的问题。通过对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理论、现实、内涵、作用多个角度分析了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意义,归纳总结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在学校或机构办学、社会观念、政府扶持、农民自身四个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提出提升办学质量、转变社会观念、完善政府扶持机制以及构建系统农民培育体系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学达到规范化、科学性,该研究从教育观念、培养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通过引导新型农民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参与度,科学制定新型农民教育教学培养目的,拓展新型农民教育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作用,完善管理监督等,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实现山东全省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意义重大,需要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道德素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协调东西部发展等方面入手实现这一转变。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31-233
城镇化的根本性质是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转变,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其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提高农民素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键作用。目前农民素质还存在不足,必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州市5个地区428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有效问卷,通过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对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农民个体、家庭、培育内容和培育环境等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农民文化程度、外出务工人数、生产市场化程度、培育政策适用性、培育的增收效应、从事产业发展评价、农村社会发展评价和农民职业分化程度对发达城市周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加快政府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职能转变,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精准度和可行性,完善后续新型职业农民的服务与管理平台,并且要关注区域间、产业间发展的差异,从多视角对培育方案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职业农民是长期以农业生产为职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时代劳动者。当前江苏省处于经济转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研究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调研了解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的现状及农民的培训需求,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开展的建议,主要有加强立法保障,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树立平等职业观念,实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创新流转机制的土地平台;规范土地的流转和使用,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体系;保障资金投入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安排培训要素等。  相似文献   

20.
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民素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农民和新型农民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经济行为素质和政治素质等五个方面的特质差异。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根本途径。然后从国家要加大农村教育扶持力度、农民自身要加大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广泛开展农村普法宣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农民素质的途径,对当前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