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谌飞龙  王礼力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0):1595-1599
[目的]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从协调性的角度研究农业多功能,完善农业多功能理论,并为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陕西省农业及农村发展数据,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农业多功能协调度的动态变化.[结果]陕西省农业经济功能已经呈现出协调发展的状态,但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仍然处于失调状态;整体上陕西省农业多功能一直处于失调状态,但与2000年的极度失调相比,2010年的失调状况有了极大好转.[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收益的提高,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实现陕西省农业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陕西省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水平。结果表明,2000—2013年陕西省城镇化由土地城镇化滞后型发展到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协调度由"基本协调"转变为"较协调"。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保险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现代化规划和农业保险政策支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保险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保险发展特征,探讨其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2001—2016年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保险综合发展水平均有提升,但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大部分时间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且波动相对较大;耦合度维持在0.4~0.5之间,波动幅度较小;协调度由2001年的0.337 1上升至2016年的0.667 8,改善明显,耦合协调等级经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共4个发展阶段,整体协调程度依然较低,离优质协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保险协调发展,提出利用绿色理念和先进技术指导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农户形成合力,改善农险市场发展现状,增加农险有效需求;重视相关政策的配套,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保险的协调推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从区域森林资源系统经济过程的增长度(IE)、社会过程的满足度(IS)和生物过程的持续度(IB)出发,提出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发展度(ID)、协调度(IH)和耦合度(IO),并给出动态评价的持续性评判准则:YID(t)≥YID(t-5),且YIH(t)≥YIH(t-5).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把握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对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选取洛川、旬邑和白水县2007—2016 10年间的19项指标展开分析,诊断限制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总体处于中可持续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洛川县旬邑县白水县。2)限制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施肥量不适宜、土壤肥力低、人均粮食产量低、人均土地面积少、自然灾害频发和劳动力文化水平低,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提高秸秆、畜禽粪便还田率提高土肥力;适量施用化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等措施,推动当地农业走上高可持续发展道路。3)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能够基本反映农业发展现状,洛川、旬邑和白水3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ASDI)分别是[0.65,0.77]、[0.63,0.67]和[0.58,0.63],除白水2015和2016年处于低持续状态外其余呈现中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9—2018年的城乡相关数据,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3个角度设计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省(市、区)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显示,虽然全国整体城乡发展水平不高,各省(区、市)间城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有差异,但是2009—2018年间城乡协调度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表明城乡间差异在减小.其中,城市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方面,乡村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最后根据城乡发展的现状,为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莎莎  郭艳清  邓群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88-2092,2117
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分析了循环农业动态评价问题,建立了循环农业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动态评价模型。根据系统思考理论,将评价指标放入一个循环农业模式系统中进行分析,基于流程再造理论设计丘陵地区的循环农业流程,以此为据建立其SD仿真模型,分析该循环农业模式的合理性。根据丘陵地区循环农业SD模型中稻谷产量、总收入和污染量3个主要变量的分析结果,运行循环农业系统动力学动态评价模型,仿真得到评价结果,进而表明构建的丘陵地区循环农业流程合理可行,且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动态评价循环农业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框架,构建了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在时间尺度上(1996-2006年)对陕西省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1996-2006年,陕西省生态压力系统安全指数CP值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生态负荷加大;状态系统安全指数CS值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表现出增长态势,安全状况逐渐好转;响应系统安全指数CR值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陕西省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力、保护力度有所增强。(2)陕西省生态安全指数从1996年的0.39增加至2006年的0.60,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生态系统状态由不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研究期末(2006年)陕西省的生态安全水平仍处在临界安全边缘。【结论】TOPSIS法简单直观,评价结果客观,且符合区域生态安全变化的实际情况,可用于不同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框架,构建了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在时间尺度上(1996-2006年)对陕西省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1996-2006年,陕西省生态压力系统安全指数CP值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生态负荷加大;状态系统安全指数CS值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表现出增长态势,安全状况逐渐好转;响应系统安全指数CR值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陕西省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力、保护力度有所增强。(2)陕西省生态安全指数从1996年的0.39增加至2006年的0.60,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生态系统状态由不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研究期末(2006年)陕西省的生态安全水平仍处在临界安全边缘。【结论】TOPSIS法简单直观,评价结果客观,且符合区域生态安全变化的实际情况,可用于不同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  相似文献   

10.
选取包括非农业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等在内的10个指标,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到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采用协调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计算得到陕西省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以及2014年度陕西省各市(区)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0-2014年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土地城镇化指数大于人口城镇化指数,协调发展水平由最初的失调阶段在经历了调和阶段后,增加到协调发展阶段;从空间维度看,陕西省11个市(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协调发展阶段差距大、协调发展类型区域分异明显、人口城镇化滞后型明显。  相似文献   

11.
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十一五”期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各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地域分化显著,存在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且差距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2.
构建安徽省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安徽省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探索两大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9—2019年安徽省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业保险的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呈现较大的波动;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维持在0.73~0.80之间,整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中级协调水平,耦合协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中小尺度区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与交通条件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河北唐山市为案例区,选取交通网密度、加权平均时间距离、最短距离模型三个指标测算各县级行政单位交通差异性及综合交通优势度,进而对休闲农业园区分布现状与交通条件的空间耦合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唐山市休闲农业园区数量分布与各单因素交通条件有较明显相关性,但与综合交通优势度相关性不明显;各区县交通优势度与园区分布现状耦合度与协调度一般,仅丰润区两者耦合协调度较高,达到高度协调水平;说明目前休闲农业和交通发展水平相互促进力度较差,交通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不足。建议在休闲农业园区分布密集地区加快交通建设;着重开发交通便利地区及辐射带附近优质农业资源,发展休闲农业,进一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0-2019年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该文简称石柱县)农业和旅游业相关指标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评价了10年来石柱县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探讨了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现状,研究结果显示:(1)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呈现勉强协调趋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呈现农业滞后型发展状态;(3)政策倾斜与资金投入对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基于此,对石柱县农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石柱县应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山地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以需求为导向,扩大农旅融合发展空间,以创意和科技引领农旅融合发展,加强对石柱农旅融合的政策、资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EFAA)计算了陕西省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5~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4年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增加了0.393 2 hm2,年均增长5.14%;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5年间下降了0.057 5 hm2,年均减少1.22%,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554 7 hm2增加到2004年的1.042 7 hm2,预计2005~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减少,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在省域尺度上处于不协调状态。最后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等平衡该地区生态需求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科学理论视角出发,将城乡协调发展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人口空间和资源环境等构成的复 合系统,并对其进行科学解析借鉴系统协调度分析思路,构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系统评价模型并以江苏2002要 2011 年城乡协调发展情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更深入地量化揭示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状况, 从而为相关策略的制定与选择提供合理的分析视角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助力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对国内外有关学者的优秀成果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挖掘,研究二者存在的关系;然后选择经济与环境指标建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2011—2021年中国不同省市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与协调发展情况,得出了实证结果。结果表明,我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这4个地区中,经济衰退地区的数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滞后型地区的数量显著增加;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快于生态环境改善,二者间的协调性显著提高;与城市社会不同的是,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没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快,农村社会生态环境质量好于城市社会,但在农村社会中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程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农业现代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本文以广义农业现代化为视角,提出了广义农业现代化的“三组成论”、“三目标论”和“三动力论”;研究了广义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的众多内容,包括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现代化指数的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把它分成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简写为EES系统),建立了关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指标范畴;同时依据协同发展原理构建了协调度评价的功效函数、协调度函数和协调等级理论,并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从系统指标体系中共筛选出21个代表性指标对该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区在1995-2001年间,系统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表现为弱度协调状态,协调等级为6级,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是降低趋势,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是上升趋势,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在平缓中略降,生态子系统协调度降低是导致整个系统协调度降低的根本原因,可见在资阳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