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娟  原昆 《广东奶业》2010,(2):27-28
奶牛胎衣不下症已经成为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制约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和防治该病的发生,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中西医治疗措施以及典型病例的诊治,力求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雏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多见左方变位。该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一些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3.
奶牛雏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多见左方变位。该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一些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12h以上胎衣仍未排出者,是奶牛的常发病、多发病。该病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牛被提前淘汰,因此该病给奶牛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地防治此病,现将高寒山区奶牛胎衣不下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乳房坏疽是一种严重影响奶牛泌乳生产的奶牛乳房疾病,该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应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原则,积极采取抗生素疗法、多针穿刺、支持疗法等措施给予治疗。主要结合奶牛乳房坏疽的病因对如何有效诊断和治疗该病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酮病是指奶牛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紊乱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本文就一例奶牛酮病实际病例,通过查阅资料,综合分析,针对奶牛酮病的常见病因,提出了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及诊疗体会,期望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大多发生于奶牛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就会继发为子宫炎和化脓性子宫炎。该病对奶牛繁殖的影响随炎症的程度:损伤的子宫内膜恢复时间和输卵管环境改变等的不同而不同。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奶牛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人工授精次数的增加。产后配种间隔和受孕间隔时间延长.妊娠率和受孕率降低等.  相似文献   

8.
牛结核病是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可引起牛、猪、马、鹿、人发病,尤其是奶牛最为易感。患病的奶牛粪便、乳汁、尿液及其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结核菌,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该病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对畜牧生产和人类健康均带来了严重危害,特别是奶牛危害更大。前几年,我市县区对此病进行了很好的控制,达到了国家规定控制标准。近几年来,由于受市场影响加之畜产品流通加快,该病又有抬头之势。因此,定期进行奶牛检疫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奶牛,对于保证鲜奶与奶制品卫生质量,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防止该病传播,促进奶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疾病,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一大主要疾患,该病不仅降低了奶牛产奶量和奶的品质,而且还影响奶牛发情和妊娠,病情严重者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因此,该病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现状,结合我省奶牛饲养与乳房炎发生情况,提出了适宜现地的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真胃变位是由于饲料精粗比例不当,过食精料,长期缺乏运动及产续等原因导致奶牛真胃驰援所引起。更由于高产奶牛该病的发生率高,常给养牛业生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新区作为“奶牛之乡”,尽管随着开发开放,饲养量有所减少,但目前仍有大约80O0头奶牛,且大多以私养户为主。因追求高产奶量,加上基本无放牧条件,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该病的发生率较高。据笔者统计,十年间,先后收治该病奶牛368例。对该病最常用,也最可靠的方法是采用手术整复,治愈率较高,占924%(34O/368)。术后无明显好转,产奶量低,无法整复而终至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