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广西的蝗虫种类繁多,已报道的达140余种,许多种类为农林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其中,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的重大害虫,在广西亦有800多年的成灾历史.近年来,在广西农区除东亚飞蝗外,尚有印度黄脊蝗、稻蝗、棉蝗等多种蝗虫对农作物造成局部、甚至较大范围的危害.为了掌握南亚热带蝗区的蝗虫发生动态,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蝗害,作者于1990~1991年对广西岩溶内涝蝗区、岩溶泛涝蝗区以及左江、右江、郁江、柳江、红水河等江河流域的历史性蝗区的蝗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总结,并编制简易分类检索表,以其为有关部门的蝗区飞蝗发生动态监测和指导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遂川斑腿蝗属我省新蝗种,该虫食性杂,经初步观察可为害18个科21种的寄主植物。通过对暴发现场调查、虫口密度大,一般为1000头/m^2,高的5000头/m^2,扩散为害面积约33hm^2。通过筛选,用5%锐劲特SC40g/667m^2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二)稻蝗亚科 Oxyinae该亚科在我国已知有13属,广西仅知其中之9属.稻蝗亚科分属检索表1(4)前胸腹板突为横片状,其顶端一般平直或呈齿状,或中央突出. 相似文献
6.
7.
蝗虫是紫花苜蓿田的主要害虫。1999~2005年,对滨州市紫花苜蓿田发生的蝗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有蝗虫18种;并对其中4个喜食紫花苜蓿优势种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条件、为害特点等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0.
温度和食物种类对红褐斑腿蝗取食、生长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实验室不同温度(10、25、35℃)下,比较茶叶和小麦苗对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取食利用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蝗虫肠道消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蝗虫的日均取食量、相对生长率影响极显著,均表现为35℃>25℃>10℃,对日均绝对增重(干重)的影响趋势与此相同,但各处理温度间差异不显著,对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总体表现为高温时活性大于低温,但不同的水解酶表现各不相同。食物种类对近似消化力影响不大,但对小麦苗的取食量极显著高于对茶叶的取食量;三个处理温度下日均绝对增重均以小麦苗为食时高于以茶叶为食,但差异不显著,以小麦苗为食时相对生长率极显著高于以茶叶为食,显示食物对相对生长率影响显著;取食小麦苗时肠道消化酶活力极显著高于以茶叶为食,只有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非稻区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属斑腿蝗科,为滨州市的优势蝗种.滨州市无水稻栽培,但芦苇面积偏大,为中华稻蝗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密度30-40头/m2,最高达100头/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蝗虫嗉囊成分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浙江杭州地区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 (Stl)]成虫的取食特性。结果表明,杭州地区的红褐斑腿蝗成虫可取食21种植物,但取食相对集中在三裂叶野葛等少数几种植物,故其取食生态位宽度并不宽(5.41),其中雌体4.33,雄体6.38。两性间可取食植物种类大致相似,取食生态位重叠度高达0.965,而且食性在不同月份变化也不大。这说明由于蝗虫所处环境食物资源丰富,它们具有根据自身发育状况进行自主选择的能力,以达到最优食谱,从而导致食物生态位变窄,但仍保持着利用更广泛食物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Nipaecoccus viridis (Newstead)]是柑橘等果树和园林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本文调查了福建省堆蜡粉蚧的寄生蜂资源;整理了世界上寄生堆蜡粉蚧的寄生蜂种类,包括初寄生蜂的跳小蜂科Encyrtidae 8属25种,一次重寄生蜂的跳小蜂科4属13种和蚜小蜂科Aphelinidae 1属1种,二次重寄生蜂的姬小蜂科Eulophidae 1属1种和棒小蜂科Signiphoridae 1属1种。分析了寄生蜂的种群及其与蚧寄主的食物链关系,首次明确堆蜡粉蚧的一次和二次重寄生蜂。同时,厘清了我国已知分布的堆蜡粉蚧寄生蜂8种,提出分种检索表,记述了主要寄生蜂种类的形态特征,并附形态特征照片,其中含1中国新记录种,麦长索跳小蜂Anagyrus mirzai Agarwal et Alam。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基本明确了甘肃省舟蛾科昆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状况,对其优势种群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简述,并对防治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寄生物和寄主的发育关联研究已有很多报道,而人们对捕食者与猎物的同步发育关系却知之甚少。本文研究了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及其猎物棉蝗Chondracris rosear osea在18℃、22℃、25℃、28℃、31℃和34℃恒温下的发育特性及发育同步性。大斑芫菁幼虫(除5龄外)发育起点温度均低于10℃,而棉蝗每个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都高于10℃。大斑芫菁5龄幼虫的有效积温为440.53日度,低于棉蝗卵的462.96日度,并且大斑芫菁1~4龄幼虫的有效积温均少于1~4龄蝗蝻。大斑芫菁成虫出现、卵孵化和幼虫滞育解除日期与棉蝗产卵和卵孵化日期,显示大斑芫菁的发育和棉蝗的发育具有季节同步性,而且大斑芫菁的滞育同步化了大斑芫菁和棉蝗的发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