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博拉病毒(EBOV)能够引起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即埃博拉出血热.研制安全、有效的抗病毒疫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印第安纳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ZEBOV)囊膜糖蛋白GP的重组VSV (rVSV-ZEBOV-GP),通过westemblot和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在重组病毒中ZEBOV GP蛋白获得正确表达;动物试验显示重组病毒对小鼠高度安全;中和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ZEBOV囊膜糖蛋白GP嵌合VSV假病毒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本研究表明rVSV-ZEBOV-GP作为防控ZEBO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抗马尔堡病毒(MARV)疫苗,本研究将人工合成的MARV GP基因利用新城疫病毒LaSota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并拯救得到表达MARV糖蛋白GP的重组病毒(rLa-MARVGP),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对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价。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MARV GP能够正确表达,其分子量为130 ku;动物实验结果表明rLa-MARVGP对小鼠高度安全;rLa-MARVGP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抗MARV GP囊膜嵌合水疱性口炎病毒假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本研究表明rLa-MARVGP作为防控MARV的储备性疫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成功救获了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重组印地安纳株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Indiana serotype)、救获的重组病毒保持了野生型VSV高滴度生长特性,细胞连续传代10次仍保持GFP的稳定表达及生物学特性不变。本研究为VSV作为新型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和肿瘤治疗载体研制及基础病毒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犬瘟热疫苗,本研究利用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出表达犬瘟热病毒(CDV)弱毒疫苗株Rockborn-20/8血凝素(H)蛋白的重组病毒rLa-CDV-H,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评估其作为犬瘟热活载体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了CDV H蛋白的正确表达;重组病毒株保持了LaSota亲本株的低致病性和高滴度鸡胚生长特性;重组病毒rLa-CDV-H接种12周龄比格犬后,可以诱导显著的CDV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病毒rLa-CDV-H具有作为犬瘟热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REBOV)可以感染猪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并引起动物发病和死亡,为制备安全、有效的REBOV重组病毒后备疫苗,本研究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泡性口炎病毒(r VSV-EGFP)印第安纳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拯救出了REBOV GP蛋白嵌合型VSV(r VSV△G*GFP-REBOV-GP),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评估其作为REBOV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试验显示REBOV GP蛋白在嵌合病毒中获得正确表达;病毒生长动力学结果显示,r VSV△G*GFP-REBOV-GP与亲本株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将r VSV△G*GFP-REBOV-GP接种小鼠,未引起小鼠发病,体重增长趋势与对照组一致,表明嵌合病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嵌合病毒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针对REBOV GP的高滴度中和抗体。本研究制备的r VSV△G*GFP-REBOV-GP为进一步的动物免疫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埃博拉病毒(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V)属于丝状病毒科,能够导致人和动物发生致命的埃博拉出血热和马尔堡出血热,这两种病是重要的尚未传入我国的烈性人兽共患病。为研制安全有效的储备疫苗,本研究利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VSV自身糖蛋白(GP)分别替换为EBOV或MARV的GP,构建了表达扎伊尔型EBOV、苏丹型EBOV及MARV GP的嵌合VSV重组病毒r VSV△G/ZEBOVGP、r VSV△G/SEBOVGP及r VSV△G/MARVGP。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这3种GP蛋白在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均能够正确表达。电镜观察结果显示,3种重组病毒均与亲本病毒具有相同形态特征,表明这3种外源GP蛋白均能够嵌合在重组病毒粒子表面。本研究构建的这3种重组病毒为进一步的动物免疫试验并评价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一株实验室保存多年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的囊膜糖蛋白(VSV_G)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且构建了重组VSV_G真核系统表达载体。结果表明克隆的VSV_G基因全长1536个核苷酸(nt),其编码的G蛋白长为511个氨基酸(aa),氨基酸序列与20个Indiana血清型VSV毒株的同源性在95.4%左右(94.1%~98.0%)。种系发生树分析表明此病毒株属于水疱病毒属的VSV_Indiana血清型。经免疫荧光检测证明构建的重组VSV_G表达质粒pCIVG5和pCRVG6转染23T细胞后能够有效地转录和表达,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VSV_G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常被用作干扰素滴定的攻击病毒,对干扰素最为敏感。为了观察本所制备的猪脾干扰素(PS—IFN)在猪体内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9,(9):1697-1702
利用NDV 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禽腺病毒4型(FAdV-4)中国流行株的全长Fiber2基因插入到NDV基因组的P和M基因之间,构建并拯救出重组病毒rLaSota-Fiber2。利用RT-PCR和序列测定,以及Western blot对重组病毒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Fiber2基因插入位置和方向正确,Fiber2蛋白得到正确表达,表达形式为可溶的游离形式而非嵌入到NDV颗粒中。第10代重组病毒的鸡胚致病性试验和在鸡胚中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显示,重组病毒的半数鸡胚感染量(EID_(50))最高可达10~(8.5)/100μL,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120 h,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CPI)和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均为0,重组病毒保持了LaSota弱毒疫苗亲本毒株的低致病特性和对鸡胚良好的高滴度生长适应性。重组病毒与亲本LaSota株生长滴度在相近时间达到峰值,生长动力学特性与亲本株无明显差异。本试验构建的表达FAdV-4中国流行株Fiber2基因的重组病毒rLaSota-Fiber2有望为同时防控NDV和FAdV-4的感染提供安全、廉价和高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0.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疫苗的研制迄今已取得部分成功,但为机体提供的保护有限,故PRRSV疫苗的研发仍然是极具挑战的任务。目前市场上有2种类型的PRRSV疫苗:病毒结构经过修改的活病毒疫苗(更有效)和灭活疫苗。失去增殖能力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代表另一种载体疫苗方法,重组VSV复制子携带高感染滴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RT-PCR鉴别检测水疱性口炎病毒的方法。针对Gen Bank登录的水疱性口炎两血清型-新泽西型(VSV-NJ)和印第安纳型(VSV-IND)的L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和2条探针。通过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Taq Man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VSV的方法。与常规RT-PCR试验比较表明,所建立的荧光RT-PCR检测技术快速、敏感,检测时限3 h以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以实现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快速检测分型。通过对342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适用于样品中水疱性口炎病毒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2.
水泡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反基因操作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链RNA病毒作为活病毒载体具有巨大的优势。本研究构建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印第安纳株(VSV-Ind)基因组全长cDNA克隆,建立了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成功救获病毒。通过免疫荧光、电镜观察、RT-PCR及生长动力学研究,证实救获病毒保持典型的VSV印第安纳株特点,救获VSV的基因组内G蛋白前、后非编码区分别引入两个用于进一步构建重组病毒时外源基因插入的两个限制酶位点。本研究为新型重组活病毒疫苗载体和肿瘤治疗载体的研制及基础病毒学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用纯化的水疱性口炎毒(VSV)免疫接种Balb/c小鼠,取免疫接种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VS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5B1、8H1、9B9和11E11)。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VSV反应,且不与其他病毒及BHK细胞反应,表明4株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效价分别为1∶512 000、1∶256000、1∶256 000、1∶1 024 000。本试验为研究VSV生物学特性和建立VSV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重组新城疫病毒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Cap)的重组新城疫病毒(NDV),本研究利用NDV LaSota弱毒疫苗株为活病毒载体,通过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出表达PCV2 Cap的重组病毒(rLa-PCV2/Cap),以及表达删除核定位信号(NLS)的Cap(Cap△41)的重组病毒(rLa-PCV2/Cap△41),并对外源蛋白的表达效果进行了检测.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两种重组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中,PCV2 Cap蛋白以及删除NLS的Cap△41蛋白均获得正确表达;其中,完整的Cap蛋白定位于核内,而删除NLS的Cap△41蛋白则定位于胞浆中,本研究结果为研究新型PCV2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针对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和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FAdV)的耐热基因工程疫苗。【方法】 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将NDV耐热株的HN基因替换到LaSota疫苗株上, 再将禽腺病毒血清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 FAdV-4)的Fiber2基因插入到其基因组上, 构建表达Fiber2蛋白的重组耐热NDV质粒pTS-HN-Fiber2。通过病毒拯救技术拯救重组NDV rTS-HN-Fiber2, 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和作为疫苗候选株的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性。【结果】 rTS-HN-Fiber2的鸡胚平均致死时间>168 h, 且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0, 属于弱毒的范畴; 在细胞上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 rTS-HN-Fiber2与亲本LaSota株有相似的生长曲线, 但最终的生长滴度略低于LaSota株; rTS-HN-Fiber2在56 ℃处理15 min后, 病毒滴度下降约103 TCID50/mL, 而LaSota株56 ℃处理5 min几乎无感染性;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 rTS-HN-Fiber2能表达Fiber2蛋白。免疫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 rTS-HN-Fiber2能产生NDV抗体, 且能显著提高雏鸡在FAdV-4强毒下的存活率, 减轻FAdV-4强毒引起的组织病变, 降低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FAdV-4 Fiber2蛋白的重组耐热NDV, 该病毒保持了亲本LaSota株的弱毒生物学特性, 但热稳定性有显著提升; 重组NDV免疫雏鸡可产生针对NDV和FAdV-4强毒的保护, 该重组NDV可作为开发针对FAdV-4和NDV二联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病毒株。  相似文献   

16.
猪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猪的唇部,鼻及口腔等处发生水疱,并从口中不断向外流涎,有时常常还发生在蹄冠和趾间皮肤上,其症状主要以水疱为主。该病在全球许多地区造成广泛流行。近年来,由于产品贸易量的增加,猪水疱性口炎病毒也陆续的传入我国。由于该病与猪水疱病、猪口蹄疫和猪水疱性疹等病毒性疾病容易混淆,因此对该病做出准确地诊断与防制显得尤为重要。在VSV疫苗的研究方面,主要是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的研究,而在新型疫苗的研究方面很少。本文主要综述了猪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基因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和预防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拯救囊膜表面携带有猪瘟病毒E2蛋白的复制型水疱性口炎假病毒,共转染分别表达水疱性口炎病毒核衣壳蛋白、磷蛋白、聚合酶蛋白以及携带有猪瘟病毒E2基因的复制型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于BHK-21细胞中.采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以及体外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和鉴定拯救的假病毒.结果显示,E2蛋白成功地在BHK-21细胞中表达,假病毒VSV/CSFV-E2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抗E2抗体,假病毒诱导产生的抗体在体外可以有效的阻断猪瘟病毒囊膜蛋白E1和E2蛋白假型的病毒HIV-luc/CSFV-E1&E2对PK-15细胞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根据基因库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各基因序列,设计了与FMDV,SVDV和VSV互补的3对特异性引物,对样品中的cDNA模板进行了多重PCR扩增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89bp,125bp和300bp。用这3对引物对病毒样品cDNA模板进行多次扩增,均能稳定得到与设计相符合的3条特异性条带。本试验能特异、敏感、快速地鉴定FMDV,SVDV和VSV。  相似文献   

19.
旨在以人5型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双血清型G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VSV-IN-G-NJ-G基因并将其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cAd-CMV K-NpA中。通过PacⅠ酶线性化后,与同样经PacⅠ酶线性化的骨架载体pacAd5 9.2-100共转染AAV-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VSV-IN-G-NJ-G。该重组腺病毒于AAV-293细胞连续传代至20代效价稳定。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G蛋白获得正确表达。将重组腺病毒接种小鼠,利用间接ELISA及病毒中和试验检测其体液免疫水平,结果显示可诱导产生VSV特异性抗体,其中和抗体水平在1∶32;利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结果表明可以引起接种小鼠强烈的淋巴细胞增殖。构建的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后可以引起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为表达VSV糖蛋白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lar stomatitis virs,VSV)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病毒载体,可应用于制备疫苗和治疗肿瘤,但该载体仍存在安全性问题,高剂量注射实验动物可导致产生神经毒性.为减低乃至去除野生型VSV的致病性,作者针对VSV毒力因子,构建了Matrix蛋白和G蛋白双位点突变型重组VSV,该病毒敲除了原来Matrix蛋白的第51位精氨酸和G蛋白C末端的28个氨基酸.相比野生型VSV,新病毒的致病性显著降低.试验也证实这个致弱的病毒是由于2种不同弱化机理共同作用所致,即Ⅰ型干扰素作用和复制能力减低.新型VSV病毒载体有希望成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疫苗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