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0个石榴品种为试材,研究其不同发育期果实果汁中花青苷含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天数和果汁颜色的增加,石榴汁中花青苷含量、百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出汁率均在10月5日时达到最高;大青皮酸果汁中花青苷含量最高,三白最低,不同石榴品种中的花青苷含量差异性均显著;不同石榴果实百粒重之间均成极显著差异,大马牙甜百粒重和出汁率均最高,与其它品种差异性显著;大青皮酸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7.1%),与其它品种均成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影响猕猴桃果实在后熟期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及机理,并为制定科学猕猴桃果实后熟期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连续3年(2013-2015年)对猕猴桃不同单果重与其后熟期品质变化的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相关系数分析:采果时果实单果重与后熟后(果实单果重和果实横径)等内容呈高度正相关,与后熟后果实纵径和果汁含糖量等内容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单果重损失率和果实纵径损失率等内容呈正相关,与果实横径损失率呈负相关。回归分析(采果时单果重与后熟后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重损失率、果实纵径损失率、果实横径损失率和果汁含糖量):方差分析,采果时单果重与后熟后果实横径损失率之间存在差异极显著,与后熟后果实纵径损失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内容之间差异不显著;对残差曲线、观察值曲线、预测值曲线和正态概率图曲线等内容做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和直线回归方程的比较分析,其结果都符合二次曲线规律。通过调查采果时果实单果重和回归方程来预测果实后熟后的果实单果重等内容;把果实单果重作为猕猴桃果实后熟期品质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果汁品质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原料的质量和加工的技术,供制果汁的果实要求新鲜,完全成熟,无病虫害及霉烂现象,并具有优良的风味、香味、色泽和丰富的汁液,如苹果、葡萄、草莓、桃、樱桃、杏、梨、西红柿和香瓜等都是良好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广西17个龙眼品种(单株)加工果汁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果实品质或果汁的个别性状无法对果汁综合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某一性状表现良好的其它性状不一定表现也好;车站、迟白露与大乌圆(容县)加工果汁的综合性状较好,有进一步开展研究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夏橙品质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夏橙品系品质性状的选择效率,为夏橙的品质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北宜昌秭归地区9个夏橙品系为材料,分析其物理特性(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果皮厚、果皮颜色、果汁颜色、水分)和化学特性指标(果实纤维、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和维生素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理特性中单果重、果实硬度、果皮厚的变异系数较大,果汁颜色、果性指数变异系数较小;化学特性中果实纤维、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品系间变异系数较大。9种品种间单果重、硬度和果实纤维差异显著,其余指标变化均不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这16项指标反映的夏橙品质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37%),并且各性状的贡献率集中。不同品种夏橙品质差异为夏橙品质选择改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并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费夏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高压技术(Ultra-high pressure,UHP)对果汁进行处理,可以在保鲜的同时更好地保留果汁的营养风味,是果汁加工中重要的灭菌手段.本文从UHP处理影响果汁中微生物灭活效果的工艺参数及其对果汁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UHP在果汁加工应用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果汁非酶褐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发生非酶褐变,严重影响品质。综述了影响果汁非酶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通过开展福建不同百香果产区果实品质研究,获得福建百香果优势种植区域,为引导果农优势发展提供指导。以福建省不同产地的‘福建百香果1号’和‘福建百香果3号’为材料,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百香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品质测定分析比较不同产地百香果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百香果品质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单果重、可食率、糖酸比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延平种植的‘福建百香果1号’单果重和可食率最高,且极显著高于新罗。糖酸比最高的为新罗(3.03),其次为尤溪、延平,古田最低。‘福建百香果3号’单果重最高为惠安(92.87 g),极显著高于华安、福安、武平;可食率最高为华安(55.26%),与福安(17.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糖酸比最高为惠安(6.79),极显著高于福安、华安和武平。‘福建百香果1号’综合得分最高的为延平(0.2194),最低为古田(0.1405)。‘福建百香果3号’综合得分最高华安、惠安(0.2461)。福建地区百香果果实品质与产区纬度有相关性,而与经度关系不明显;‘福建百香果1号’品质最佳种植区域为25°—26°N,‘福建百香果3号’为25°N左右。在适宜纬度范围...  相似文献   

9.
气象条件对蓝莓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蓝莓不同生育期气象条件对其品质形成的影响,可提升蓝莓引种、扩种和种植管理的科学性。笔者利用2012年和2013年不同海拔、不同坡向14个试验点的蓝莓品质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蓝莓品质最重要的因素。叶芽萌动期—盛果期的热量条件直接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对蓝莓的口感影响较大;初果期—盛果期的温度、降雨量及日照时数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开花期低温阴雨和成熟期的降雨过多,是影响贵州蓝莓品质的主要不利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香蕉果实采后软化及腐烂是制约和影响香蕉贮藏运输的主要因素。以巴西香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香蕉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μmol的水杨酸浸泡香蕉果实6h,具有明显的保持果实硬度、降低果肉与果皮比值、延缓淀粉降解及向可溶性糖转化等作用。水杨酸浓度过高(大于或等于1000 μmol时)不利于香蕉果实的贮藏。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樱桃番茄果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分层现象,提高其稳定性,改善其品质,达到使樱桃番茄果汁长期稳定的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琼脂、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等6种常见的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效果依次是:黄原胶琼脂CMC-Na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0.03%的黄原胶,0.03%的琼脂,0.1%的CMC-Na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性最好。使用该复合稳定剂生产的樱桃番茄果汁,黏度适当、果肉颗粒分散均匀、口感协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黄桃果实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以4种不同采收期的锦绣黄桃为试验原料,对果实感官品质、质地、色差、微观结构、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黄桃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不同。I期(7月25日采摘)到III期(8月8日采摘),随采收时间的推迟,黄桃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果胶、可溶性蛋白、VC含量逐步积累上升,但可滴定酸、原果胶含量逐步下降。I期和Ⅱ期(8月1日采摘)采收的果实硬度较高,微观组织结构紧密,营养品质低于III期。IV期(8月15日采摘)采收果实已过熟,果实软化,组织结构疏松,口感甜软,营养品质低于III期。III期(8月8日采摘)采收果实营养、感官品质最佳,为黄桃鲜食的最佳采收期。本研究为湖南炎陵锦绣黄桃的鲜食适期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NFC果汁是一种果蔬的非浓缩还原果蔬汁,是一种新型的果汁。从NFC果汁的加工方法与技术对果汁中的营养物质、灭菌方法对果汁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究了新的果汁加工技术——NFC技术在柠檬果汁加工中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不同品种桃的品质评价方法及加工特性评价体系,为桃果实的品种筛选、品质分析、贮藏加工提供参考依据,以10个品种的蒙阴蜜桃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感官性状、质构特性、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在感官性状、质构特性、营养品质及加工特性上存在差异,供试的10个桃品种中,白桃九号在质构特性、VC含量、糖酸比、固酸比、果汁特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是既适合鲜食又适合加工的优良桃品种;新世纪、黄金绣的果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汁感官评分均较高,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黄金毛桃的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口感偏酸,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降酸以保证产品口感;寒露蜜、红焗油、黄焗油、红芙蓉的VC含量较高,可加工成高VC含量的产品;黄金蜜三号、中蟠十七口感较为软糯,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甜度高,适合鲜食,同时需要注意后期的运输贮藏环节。聚类分析结果将10个桃品种分为3个类群,可根据不同果实类群特性进行加工与贮藏。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的海南油茶品种,促进海南油茶籽油品质升级。本研究通过对海南油茶不同产区的调查分析,从海南种植油茶的主要区域选出优良单株,着重从单株的植物学主要性状、果实主要性状、经济性状差异性、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脂肪酸间的相关性等方面具体分析优异单株的农艺性状及其茶油品质。结果表明,植物学性状表现为树高在1.4~8.4 m之间,冠幅在1.1×1.0~8.0×7.3 m之间,初花期一般都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花色均为白色,果实成熟期也均在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之间等;果实性状呈现为果实横径在38.67~55.32 mm,果实纵径在27.64~40.71 mm,果形为桃形或桔子形,果色为青色或青棕色等;经济性状各指标均为差异显著(P<0.01)。本研究表明主要是由于优树农艺性状的差异,造成了果实经济性状的不同程度差异,也影响了油茶优树的产量和茶油的品质。研究发现,五指山地区的优树性状优于其他地区,定安石塘地区的茶油的油酸含量和品质高于其他地区。所选优异单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果实产量高、含油率高和抗病性强等特点。本研究对海南油茶不同产区的优良单株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揭示了海南油茶不同产区的农艺性状和茶油品质差异情况,同时为海南油茶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果汁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澄清果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下面介绍5种果汁澄清的方法。(1)蜂蜜澄清法将占果汁质量1%~10%的蜂蜜加入到果汁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几个小时。待蜂蜜中的某些蛋白质与果汁中的酚类物质结合形成沉淀后过滤,便可获得纯净而不褐变的果汁。(2)自然澄清法果汁置于密封容器中,经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有5年树龄的骏枣果树进行不同叶果比的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果比处理对骏枣果实品质及产量影响较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叶果比为(16~20)∶1的处理,产量性状中鲜果重、干果重、经济产量均高于(4~6)∶1和(8~10)∶1处理,且与叶果比呈极显著性正相关,而单株产量大小为(4~6)∶1(8~10)∶1(16~20)∶1,与叶果比呈极显著负相关;(16~20)∶1处理在果实品质性状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4~6)∶1和(8~10)∶1处理,且与叶果比呈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16~20)∶1处理最低,且与叶果比呈极显著性负相关;而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在各处理间无差异,且与叶果比无关。通过本试验发现,骏枣叶果比为(16~20)∶1时的果实品质较好,经济产量较高,可以实现果实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18.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烘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朱金宝  刘广田 《作物学报》1995,21(6):679-684
利用12个小麦品种在5个地点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品种、环境以及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对小麦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环境以及品种与环境的互作对小麦烘烤品质都有显著影响,品种和地点的互作效应在同一品种不同地点间是不同的,在较差的环境下,也有表现好的品种。不同环境下,烘烤品质指标的变化大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小麦品种品质的评价,不仅应考虑其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地点之间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研究最终加工品质的变  相似文献   

19.
贮藏环境乙烯对不同低温下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其在-1℃和2℃下不同乙烯浓度(0,自发气调,100μL/L)环境中果实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环境中的乙烯相比,温度对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影响较大;贮藏于-1℃的果实果皮颜色保持较好,硬度较高,腐烂率较低,而贮藏于2℃的果实品质则相对较差;相同温度条件下,处于自发气调环境中的果实腐烂率较低,果柄保鲜指数较高,但不同乙烯浓度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接穗、砧木品种对冬春茬嫁接茄子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品种黑旋风的果实营养品质综合分析优于紫长茄;以托洛巴姆为砧木的嫁接苗果实营养品质综合评价较赤茄更为突出;在六个处理中,组合黑旋风/托洛巴姆果实的营养品质最优。因此嫁接能够提高茄子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但茄子品种不同,果实营养品质不同;砧木品种不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