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5月31日~6月13日,南京图书馆古籍部与江苏省茶叶学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古代茶文献与江苏名茶展。”南京图书馆古籍部抽调人力,从浩瀚的馆藏图书中,精选出一百余部珍本古籍,按照茶叶历史发展脉络,分“茶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南北朝以前的茶文献)”、“茶业的蓬勃兴起(隋唐五代茶文献)”、“茶的繁荣昌盛(宋元茶文献)”、“茶业的由盛转衰(明清茶文献)”、“茶叶贸易与茶法”和“名闻遐迩的江苏名茶”六个专题展出。整个展览布置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粗略勾勒出“中国茶叶五千年”的基本轮廊。同时,还展出了江苏…  相似文献   

2.
赵大川 《农业考古》2002,(4):205-230
提 要一、古籍对陆羽在上元初的记载 ,有“结庐于苕溪之湄”、“更隐苕溪”、“隐苕溪”、“隐居苎山”、“隐居苕” ,和“闭关读书”、“阖门著书”、“著茶经其地”等说法 ,需考证清楚。二、陆羽著“茶记”、“茶经”考。古籍上对陆羽有著“茶记”一卷 ,“茶记”二卷 ,“茶经”三卷 ,“茶经”二卷 ,“茶论”三卷等说法 ,应以陆羽著“茶经”三卷又“茶记”一卷为妥。三、“余杭苎山考”。大量古籍、地图证实陆羽曾隐居余杭苎山并著“茶记”一卷。四、苕即余杭考。南宋嘉泰二年进士、兵部尚书、兼修国史洪咨夔之“余杭县治记” ,是“苕…  相似文献   

3.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10,(27):15139-15139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4.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968-3968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5.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10,(24):13031-13031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6.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0):16928-16928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7.
版本     
《农技服务》2007,24(6):86-86
<正>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8.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446-11446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9.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10,(15):7987-7987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10.
版本     
《安徽农业科学》2011,(2):870-870
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相似文献   

11.
“庵罗果”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中记有“庵罗果”一名,它是杧果(Mangifera lndica Linn)的梵文名字āmra的音译,亦译作“庵没罗果”(《大唐西域记》646年),或“庵婆罗”(见下文)。但是,千余年来,对“庵罗果”究竟是什么果树,一直纠缠不清。记有“庵罗果”一名的古籍只有有限的几种,而且大都是佛书和本草类文献,而以佛书的著录为早。我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之一、后秦高僧鸠摩罗什(344-413年)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意义]古籍善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古籍研究工作的重心一直停留在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上,传承性保护相对滞后,古籍阅读推广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VR技术的出现为古籍阅读推广的智慧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图书馆智慧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方法 /过程]本文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赋能下古籍智慧化阅读的理念基因,总结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古籍智慧化阅读推广中的应用场景,结合国家图书馆“VR全景文化典籍”的具体案例,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古籍智慧化阅读推广的应用路径。[结果 /结论]本文认为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赋能下,图书馆在古籍的智慧化阅读推广过程中应注重以叙事带表达,把控古籍故事的叙事逻辑;以感知带场景,探索全景视阈的呈现模式;以顶层带示范,发挥古籍文化工程导向力;以跨界带平台,坚守图书馆读者服务理念,以期为新时期智慧化阅读推广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版本     
<正>第1版不著录,其他版本说明需著录。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标志表示。古籍的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示例1:3版(原题:第三版)  相似文献   

14.
从古籍文献俗写规律及用例方面考察“据”字部件“豦”往往讹作“?”,“处”的俗体也可作“?”,故辗转演变即成“?”,继续类推可作“拠”;“火筋”是“火筯”的俗写讹变,“筋”“筯”俗写往往讹混不分。  相似文献   

15.
梁立兴 《农业考古》2001,(1):262-264
银杏是起源于东亚古老的孑遗树种,具有1亿5千万年的发展史,生物进化论学者达尔文率先称银杏为“活化石”。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但记述银杏的古籍却很少。为了了解古代银杏的生产技术、医药价值和文人墨客对银杏的赞颂,以期促进今日银杏的发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笔者查阅了古农书、古医书,以及史书、志书、博物类等各类古籍,摘录了其中记述银杏的主要内容。为便于银杏爱好者和银杏科研、生产人员查找原古籍,笔者不揣谫陋,以古籍成书朝代为序,编辑成书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  相似文献   

16.
古籍数字化并不能免去文本保存的负担,其所带来的重要变化在于古籍的使用上。全文检索是古籍数字化中最受重视的技术之一,但简单的字符串匹配“噪音”太大,需要对文本进行标注和索引。XML的可扩展性和易交换性使其成为首选的标记语言。主要讨论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与检索这些经过XML标注的古籍文本.也就是建立XML数据库。一个基本做法是在目前占统治地位的关系型数据库上增加XML映射层.使之能适应XML数据的存储和查询需要。在关系数据库中引入XML技术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灵活性,而其成熟的管理机制也可强化了XML数据库的体质。  相似文献   

17.
岳麓秦简中原来被整理作“羛”的字形,实际不从“弗”,并不存在从“弗”的“羛”字。传世古籍中出现的“羛”和今天岳麓秦简整理出来的“羛”,只是后人在整理文献时出现的误认,所谓的“弗”只是“我”形的草化讹变。敦煌马圈湾汉简中122、133、135简,原来被释作“孚”或“军”的字实际应该释作“单”,读作“殚”,表示空、竭尽之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研究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策略,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案例分析,结合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苏州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的工作内容,对古籍保护的手段及不足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结论]从古籍资源数字化呈现方式单一、古籍受众“小众化”、古籍推广和展示强动力不足等问题,对目前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遗产工作提出建议:提供资源服务,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协同合作,开发文化遗产数字人文平台、申报文化项目,培养专业人才、传习技艺,由点向面保护文化遗产、开展系列活动,激发公众兴趣、加强文化遗产推广营销,打造文化遗产品牌等,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家致富》2007,(22):28-29
11月22日是我国传统农历24节气中的“小雪”。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小雪节气.  相似文献   

20.
古籍,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其包涵着深厚的历史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今人阅读古籍作品,由于存在着古文修养及古代文化匮乏两道屏障,急需公共图书馆古籍导读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广大读者古籍阅读需求及行为调查,选取古籍经典《史记》作为导读设计范例,具体阐释了古籍导读设计方案,其采用文本与读者相互关照的导读模式,从古籍原典阅读、古籍文本导读、古籍扩展阅读、古籍评论四大模块进行解构和超文本组织,进一步探析了古籍数字化导读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