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鹿颈村是南沙区一个小有名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范村。该村位于南沙的东南部,虎门水道西岸。2005年年末,该村有552户、1688人。其中,劳动力为1080人,贫困人口为26人;耕地面积为160亩,粮食产量为51吨,果园面积为405亩,生猪为346头,家禽为7260只;生产总值为479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52万元,畜牧业产值为33万元,渔业产值为150万元,工业产值为244万元,  相似文献   

2.
南阳村在龙泉镇10个行政村中属于中等村,全村共272户,1036口人,劳动力431人,在册耕地2650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张喜国同志心系群众,无私奉献,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和带领广大村民,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轰轰烈烈地掀起了建设新农村的热潮。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科学文化人才。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适应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更新观念,落实教育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学习路子;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入,构筑长效机制;加强管理,培养各类科学文化人才,巩固教育成果等多种方法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4.
遂昌县云峰镇位于浙南山区,本镇辖31个村,总人口数达20394人,水田面积达18341亩。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本镇实施了土地整理、劳动力培训、下山脱贫、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为本镇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由于山区仍存在许多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各种因素,仍严重制约山区农机化发展。只有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破农机化发展难点,找准农机化发展切人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山区农机化,使农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才能真正实现山区农民致富。现结合本镇农机化现状,谈谈自己对发展山区农机化事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何展 《甘肃农业》2006,(9):16-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人的问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农民素质,只有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吕军,男,45岁,现任德昌乡德昌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9个自然屯,1022户,4092口人,1160个劳动力,有耕地18960亩,是全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2000年4月份他刚从原东胜村调来之前,当时的德昌村却是个"灯下黑",各项工作落后,群众上访接  相似文献   

7.
2011年,甘肃省榆中县拥有总耕地面积107万亩,其中:水浇地29.6万亩,山旱地77. 4万亩,可机耕地49万亩。有农村人口39.2万人,人均耕地2.7亩。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34万千瓦,其中,拖拉机970台,微耕机5 800台,播种机6 721台,起垄铺膜机4 439台,农用运输车5 320辆,其它农具100台。机耕面积41万亩,机播面积40.4万亩,机收面积7.3万亩,机耕、机播、机收三大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8.3%、37.75%、6.8%,全县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27.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关键的问题是发展,乡村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乡村经济发展,其他目标才有坚实的发展基础。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样也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柘城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辖7镇14乡,49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7万亩,农业人口74.5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42.9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万人。近年来,柘城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使用,推动农业生产上台阶、上水平,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推手。襄樊市作为农业大市,耕地面积少,农业劳动力素质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培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培训中存在信忠鸿沟、培训条件落后、针对性不强、信息化手段滞后、观念淡薄等问题;新农村信息化培训对提升劳动力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过程,是劳动力市场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更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涉及的劳动力转移是指昆明市东川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入手,分析了东川区新农村建设劳动力转移中的存在条件、规律和形式,从而归纳出一系列对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日益得到重视,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工作也得到了政府和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如何引导劳动力市场朝着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方向前进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文章试图通过对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为东川区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发展提供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姜龙涛 《新农村》2008,(7):39-40
近年来,江苏省宝应县鲁垛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从本地实际出发,以满足农民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着力点;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为落脚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红红火火,一片生机。2007年鲁垛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及村成人分校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88期,全镇劳动力14700人,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闻喜县桐城镇桃园村位于县城西郊,交通便利,地块平整,是新农村建设的省级试点村。全村共有2个居民组,230户,820口人,耕地面积1300亩,驻村企业14家,劳动力就业率达80%以上,年人均收入5500余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马亚祥 《新农村》2007,(3):39-39
浙江省嵊州市教体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文件精神,围绕“科学发展、创强争优”工作目标,以统筹发展为主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将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群众体育,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着力推进农村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努力为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农民。然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却不客乐观.主要表现为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足,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经营管理能力低。身体素质差。为此,必须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女性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张传恩  文太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58-255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农村的发展,劳动力是农村发展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回归创业是实现农村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劳动力回归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要真正实现这种回归,必须要有地方政府的配套措施。通过劳动力回归创业,实现“农户企业化”,进而发展乡镇经济,实现城市与农村人口的双向流动,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海门区三厂街道一直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三厂在本地是一个城郊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9个行政村,289个村民组,3个居委会,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农户1.3万户,农业耕地2.3万亩,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0.9亩。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 良洞村位于筋竹镇东南面,全村总面积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20亩、山地面积6463亩,下辖5个自然村,是新兴县的侨乡、生态村、文明村。常住人口316户、1060人,劳动力644人,其中外出劳动力185人,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6万元。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农机化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征 《现代农业》2008,(10):55-5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从五个方面体现了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其中四个方面与农机化关系密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充分发挥农机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国普 《甘肃农业》2006,(10):22-23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各地兴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湖,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汉泗村就是其中一个,作者在对湖南省汉泗村新农村建设有益探索实践调研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是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立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参与机制;努力保持农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的领导核心与战斗堡垒作用;正确处理好农民自力更生与国家扶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