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强调适形放疗(IMRT)及常规放疗(CRT)三种不同放疗方式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病灶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宫颈癌Ⅰa、Ⅰb、Ⅱa、Ⅱb期,并在宫颈癌术后需行放射治疗的156名患者,根据不同的放疗方式分为3DCRT(1组)、IMRT(2组)和CRT(3组)三组,通过回顾分析三组患者的放疗方式,对比分析术后放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以及三种放疗方法对病灶周围组织的影响。结果:三种放疗方式3年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复发率的排序为:3组1组2组,而三种方法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程度表示为:3组1组2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强调适形放疗(IMRT)对宫颈癌术后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放疗(CRT),而且3DCRT与IMRT对靶区周围组织及器官的损伤明显低于CR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IMRT)或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同步化疗在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 将76例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IMRT联合同步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3DCRT联合同步化疗方案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的疗效、死亡原因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3a局部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因肿瘤局部因素而死亡的患者构成比以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3DCRT联合同步化疗方案相比,IMRT联合同步化疗方案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并且可明显降低骨髓抑制发病率,但放射性肺炎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前列腺癌适形放疗计划的剂量分布特点。方法:对2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别进行二维常规放疔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计划设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等参数对两者剂量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与常规放疗相比,适形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直肠和膀胱的受照剂量及体积明显降低。结论:使用适形放疗可安全地增加前列腺癌的照射剂量.有助干提高前列腺癌局控率,同时又能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32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采用EP方案化疗4周期,三维适形放疗于化疗的第2天开始,总剂量50Gy/25次(2Gy/次,5次/周)。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放疗,27例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毒副反应可耐受。总有效率96.9%(31/32),其中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2例。1、2a的生存率及2a疾病无进展分别为65.6%、28.1%、21.8%。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可接受的毒副反应,期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长期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资料完整的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163例病历资料,评价治疗的长期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治疗有效率为治疗有效率为54.60%。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10%(111/163)、26.99%(44/163)、20.86%(34/163)。通过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放疗方式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及化疗方法是影响其预后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疗对喉癌患者T淋巴细胞(T-LC)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B cl-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喉癌患者血CD 4、CD 8、IL-2、TNF及肿瘤组织中B cl-2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EL ISA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喉癌患者血CD 4、IL-2及TNF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者(P<0.01),放疗后CD 4、IL-2及TNF含量低于放疗前;喉癌患者放疗前血CD 8含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则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喉癌组织中B cl-2表达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结论:检测喉癌患者T-LC亚群、IL-2及TNF,对评价患者免疫状况及活体病变程度、判断疗效有指导意义;B cl-2则对判断肿瘤细胞存活状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56例的CT表现,着重观察肿瘤的形态与密度、对周围结构的浸犯及远处转移.采用病理与CT对照分析。结果:间叶性肿瘤42例(占75.0%).以实性为主(占55.4%),部分肿瘤对周围组织有侵犯及远处的转移;神经源性肿瘤8例(占14.3%),均为单侧.以实性肿块为主(占75.0%);生殖胚胎来源肿瘤6例(占10.7%).均为单侧.以囊实混合为主(占66.7%)。结论: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尿路成像(CTU)联合CT动脉成像(CTA)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泌尿系统平扫、CTA扫描、增强扫描及CTU扫描,获得CTA及CTU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结果 30例患者中肾脏肿瘤10例,先天性畸形5例,肾脏结石6例,肾结核6例,肾盂旁囊肿3例。CTA可以显示肾血管性病变;CTU可以检出集合系统病变,如结石、肾孟旁囊肿、集合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等。结论 CTU后处理技术可清晰直观地显示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结合常规轴位图像可准确显示肾脏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CTU联合CTA可以更加直观地显示肾血管系统和肾集合系统,为肾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临床外科手术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同步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TMZ)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8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43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MZ化疗,B组(43例)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所有治疗均在术后1个月内开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1,2,3 a的生存率、Karnofsky评分及毒副作用.结果 A组的客观有效率( 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 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76.7%和90.7%,显著高于B组(55.8%和74.4%)(P〈0.05);治疗后,两组Karn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中位生存期及术后1,2,3 a的生存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毒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同步TMZ化疗是神经胶质瘤术后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提高近远期疗效和术后的生存率,且并不增加药物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影像学表现与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影像学表现预测肝细胞癌(HCC)发生转移潜在可能性。方法21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术前全部进行CT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及瘤周组织进行评价、分级;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及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肿瘤直径大于3cm者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3cm以下者;(2)重度增强发生转移的可能性明显高于轻中废增强;(3)出现门静脉癌栓、动静脉瘘和病灶周围肿瘤血管者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无上述表现者。结论:本文结果提示,可从HCC肿瘤大小、增强程度和一些增强CT表现来判断肿瘤是否发生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治方法,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自1990年来治疗的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资科,分析诊治的经验与体会。结果:20例良性占位病变除1例因合并脾静脉血栓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于半年后死亡,2例失访外,其余均健在。16例恶性肿瘤中,血管内瘤3例于7个月内死亡;纤维肉瘤2例、平滑肌内瘤2例于1a内死亡;恶性淋巴瘤7例(2例失访)生存满5a以上者1例,生存满3a以上者2例,生存满2a以上者2例,2例于1a内死亡。结论:CT是目前较敏感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根治手术及综合放、化疗是提高脾脏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CT扫描研究肝细胞癌边缘血管和肿瘤发生转移的关系,以探讨预测肝癌发生转移潜在可能性。方法:1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前全部进行CT常规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对肿瘤及其周组织血管计数,并将CT表现与病理结果以及患者随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肿瘤边缘重度强化组发生转移的机会明显高于轻中度强化组;(2)肿瘤边缘出现血管者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者;(3)肿瘤边缘强化程度与镜下血管计数呈正相关。结论:可以从肝细胞癌边缘血管、增强程度来判断肿瘤是否发生潜在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I资料的腮腺肿瘤患者,观察病变的MRI信号、增强扫描表现、病灶边界、病变位置、生长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分析良恶性肿瘤间MRI征象的差异。结果腮腺肿瘤72例,其中良性40例,恶性32例。良恶性肿瘤在T1WI、T2WI、压脂T2WI信号强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T1WI、T2WI、压脂T2WI、增强扫描T1WI上良恶性肿瘤边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恶性肿瘤比较容易呈弥漫性生长及对周围组织侵犯,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恶性肿瘤在均质性、强化程度、位置、淋巴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图像上,肿瘤边界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征像,其中增强扫描T1WI肿瘤边界是否模糊对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最明显。当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及对周围组织有侵犯时应考虑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TM)测定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80例,其中鳞癌46例,腺癌34例,入选患者分别行CT检查及血清TM检测,观察2种诊断方法及联合检查对NSCLC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联合检查对NSCLC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 CT联合血清TM检测可提高NSCLC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患者中腮腺91例,颌下腺13例,舌下腺2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31例)和术后放疗或(和)化疗辅助(73例),并对其5a和10a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得到3a以上随访103例,总的5a生存率70.8%,l0a生存率61.6%。结论:对涎腺癌的治疗关键是首次手术方法正确,范围足够,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单纯放疗后5a生存率可达50%,然而还有部分患者对放疗不敏感,预后较差。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能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分裂,参与血管形成。它特异性表达于胚胎组织及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组织中,而在分化成熟的正常成人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这种高度的组织表达特异性提示survivin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诊断、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理想新靶点。研究发现,Survivin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现象,以survivin为靶点的治疗方法可能为临床鼻咽癌治疗开辟新途径。本文就survivin与鼻咽癌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关节部位体表的恶性肿瘤,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时,治疗效果差,以往大多数要做截肢手术,残废率高。我们于1991年起,应用术前放疗,手术根治,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术后巩固性放疗手段综合治疗关节部位恶性肿瘤1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11例中,男10例,女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2岁。踝关节8例,胸关节3例。鳞状细胞癌7例,滑膜肉瘤2例,基底细胞癌2例。切取皮瓣面积最/J‘100cmX5.ocm,最大25.ocmX15.ocm。选用的皮瓣种类股前外侧皮瓣8块,足背皮瓣3块。术前放疗,表面剂量3000~70O0CGy/10~30次,术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组(33例)和放疗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3D-CRT。放化组分别于放疗第1、4、7周行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化组CR、PR分别为18.2%和69.7%,而放疗组分别是6.3%和50.0%。两组CR、RR(CR 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和放疗组1、2a生存率分别是69.7%(23/33)、48.5%(16/33)和65.6%(21/32)、28.1%(9/32),两组的1a生存率无明显差异,2a生存率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较放疗组明显(P<0.05)。结论3D-CRT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口腔颌面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病例,全部58例术前均经CT扫描,其中20例加增强扫描。结果:硬腭癌6例,腮腺癌9例,口底癌10例,颊癌9例,舌癌7例,扁桃体癌8例,口咽癌4例,颌面部恶性骨肿瘤5例。结论:口腔颌面部CT扫描对判断肿瘤部位、大小、侵犯范围、性质、有无淋巴结转移、邻近骨侵犯等有重要价值,是手术前及X-刀照射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医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构成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该院1997到2006年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获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病例3 577例。结果:患者年龄大都介于50-60岁之间,该年龄段的患者占全部患者比例达65%;男性病例病种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胃癌(34.62%)、食管癌(34.08%)、肝癌(14.47),而女性病例中病种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食管癌(43.33%)、胃癌(20.67%)、结肠癌(9.17%);居住在城市的病人病种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胃癌(30.15%)、食管癌(25.71%)、肝癌(18.97%),而居住在农村的病人病种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食管癌(43.79%)、胃癌(29.82%)、肝癌(8.41%)。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性别和居住地的不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种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