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岳龙 《贵州茶叶》2008,36(1):1-4
茶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它的价格里,除了劳动价值外,还有一种隐陛价值,也是茶叶作为商品拉大价格空间的价值——这就是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但最终表现出来的还是经济。正因为茶是一种包含了文化的特殊商品,而茶文化又必须以茶为载体才能体现其经济价值,所以,在推动茶产业发展时,要注重茶文化与茶经济的嫁接,要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3.
西乡县是中国著名茶乡,发掘提高自身茶文化软实力,对做大西乡茶产业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在茶文化的发掘和提高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能通过提高茶产品附加值,加速推动西乡县茶产业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4.
岳龙 《贵州茶叶》2006,34(1):28-31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如今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茶的消费比例已占25%左右,位居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并具有独特的意义。悠久的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与茶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茶生中国,根在西南,贵州是古老的产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茶叶品质优良。贵州境内民族众多,  相似文献   

5.
江平 《茶业通报》2003,25(1):44-45
茶的食用源于神农,茶的饮用起于巴蜀。在五千年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茶叶是大众的营养、保健饮品,茶文化却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文明。所以,茶和茶文化得到了无国界的广泛地传播。这种物质作用与精神反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共同关注。人类长期饮食着三大无酒精饮料,茶确实久负盛名,这与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无不相关。在中国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茶文化的研究正在向市场经济延伸,以超凡脱俗之势融于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可以这样地说茶文化事业是青春的事业,永恒的事业。1池州茶文化的研究现状据…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7月27日,第五届"中国——东盟茶文化论坛"在贵州大学举行。来自老挝、斯里兰卡、缅甸、韩国等东盟国家的茶专家学者,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贵州省知名茶企等70多家单位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茶文化交流与茶产业发展,探索茶产业国际化发展路径。贵州省人大常委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7.
胡静波 《茶业通报》2021,43(3):102-106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茶产业的新兴业态,是优化产业结构,富民惠民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以烟台市茶文化旅游融合度不高这一现状为出发点,分析茶产业和旅游业的现状及本市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础,以此提出丰富茶文化旅游内涵、拓展茶文化旅游渠道、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及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必要性及策略,以期促进烟台市茶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为地区产业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29日,主题为"黔茶——两山论的生动实践"的第六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贵州厅举行。年会旨在解析行业热点,探讨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贵州茶产业深层次问题,共同谋划产业发展,为贵州茶产业注人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活力。本届年会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贵州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茶叶学会、贵州省茶叶协会主办,安徽捷迅光  相似文献   

9.
《茶经》问世,茶业大兴,推动了茶产业发展,标志着茶业升华为茶文化。中唐始征茶税,成为重要财源。但历代统治者榷征茶叶贡赋失度,苛政病民,至宋尤甚。不满之士,嫁接古文,杜撰故事,欲假陆羽而呼"毁茶论",终归心虚声暗,无损陆羽济世裕民的千秋功德。  相似文献   

10.
遂昌是浙西南山区的一个小县,置县已逾1800年.茶叶,是遂昌传统农业产业,在漫长的茶事活动中形成的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遂昌茶叶"优质性、绿色性、文化性与山野性"特色.本文就遂昌茶文化历史进行简述,发掘遂昌茶文化本质,化古为今用,提升茶文化精神之内涵,以促进遂昌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挖掘弘扬利用中央实验茶场——象山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人文精神和科技创新的双翼,托起湄潭乃贵州未来茶产业的腾飞,掀起茶文化和茶旅游产业的繁荣,让象山文化品牌之大旗,在茶树原树地的上空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贵州边陲与湘、桂两省的交接之地,辖16个县市,现有茶园4.5万hm2,多为无性系栽培。热情善良的苗侗人民,历经千百年修养生息,造就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茶礼、茶俗、茶饮文化。黔东南"民族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当今社会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现代文学与历史文化典雅艺术与社会风尚的融汇,是提高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生活的载体。本文将对传承、弘扬、发展、推广黔东南民族民间茶文化,促进茶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简要辨析。  相似文献   

13.
唐明熙 《茶业通报》2004,26(1):48-48
“祁红茶文化”是祁红茶在中外传播过程中随历史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沉淀。其文化沉积蕴藏量之大,科技含量水平之高,在国内外知名度之盛,在产品文化中确为罕见。笔者曾参加“祁红茶文化”资料收集工作,围绕“祁红茶文化”发掘与研究,曾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现整理成文,为今后进一步发掘、保存“祁红茶文化”,提供参考。1祁红茶文化之内容与发掘方式祁红茶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又不是单纯的文化,其与方方面面皆有相关。可归纳为“茶政、茶事、茶俗、茶道、茶学、茶工艺、茶诗文、茶书画、茶歌舞、茶博物”等等发掘方式根据目的不同而有所…  相似文献   

14.
弘扬中华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发现、利用、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有“茶的祖国”之称。早在唐代就有了茶文化,并开始传出国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正向广度和深度推进,顺应了两个文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宣州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孕育出敬亭绿雪、塔泉云雾茶、狮峰云雾、溪口剑芽等名茶。当地可依托其独特的茶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打造茶、旅融合的新型产业。再塑和宣传"贡茶产地"、"宣茶故里"的茶文化形象,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以进一步带动茶产业发展,提高名优茶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09,(4):150-151
3抓住机遇,重振我省茶叶经济,扩大茶叶内外贸3.1从战略角度出发,明确茶产业发展的定位 首先要坚持以“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为宗旨,以实现助农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进一步明确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举措定位等;其次要明确茶叶产业走什么样的特色之路;第三要在坚持特色的基础上,培育出茶叶产业的品牌:第四要引领好茶叶消费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汉中现有茶园面积18667hm2。26667hm2茶园已绘制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蓝图之上。汉中的茶产业如何发展?综合茶产业的特点、市情、市场,提出仅供参考的粗浅构想。1汉中市的茶产业发展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目标定位。包括“产业位”、“量化位”、“产品位”1.1“巴山以茶为主,要建立66667hm2药、桑、茶基地”的“以茶为主”的产业定位是科学的首先,汉江南岸的巴山地区天然条件与茶树的生物学习性相适应。茶叶的品质与茶树生长的环境如纬度、海拔、云雾几率成正相关,这些天缘的匹配是人们的意志难以转移的比较优势。其…  相似文献   

18.
信阳出产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素来就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回味悠长而著称于世,本文从自然地理、生态、茶文化历史背景、科研支撑、地方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以及茶产业固有的比较效益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信阳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所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从威宁自治县农牧局茶产业办公室获悉,在"2015年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简称"贵州茶一节一会")"展览期间,该县乌撒烤茶茶艺表演队以其古老、深厚的茶文化背景,娴熟、多彩的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技巧,美妙、动听的音乐旋律征服了所有评委和观众,荣获金奖。据悉,本届茶博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主办,汇集了来自俄罗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11,(2):74-74
4月16日,安徽九华山佛茶文化节在池州市九华山神光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隆重开幕,来自省内外的三十多名茶叶专家、学者参加本届佛茶文化节。池州市副市长刘礼生、市政协副主席朱晓华出席开幕式。刘礼生指出,近年来池州市精心打造九华佛茶品牌,大力发展九华佛茶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