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母牛死亡,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催衣散”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治疗20余例,多在24小时内排出胎衣。  相似文献   

3.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母牛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胎衣仍然没有完全自然排除。奶牛胎衣长时间不能完全排出造成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腐败分解的胎衣组织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引起急慢性子宫内膜炎,严重的病例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常常引起产后奶牛急性死亡。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是造成产后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0%-50%,在炎热的夏季,产奶量高的高产牛群中发生胎衣不下的比例会更高。  相似文献   

6.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胎衣仍然没有完全自然排除,导致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腐败分解的胎衣组织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可引起急慢性子宫内膜炎,严重的病例可造成产后败血症,常常引起产后奶牛急性死亡。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0%-50%,在炎热夏季,产奶量高的高产牛群中发生胎衣不下的比例会更高。  相似文献   

7.
一般地说,如果奶牛胎衣在产后12小时以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为30%~40%,甚至某些季节高达50%以上。该病治疗不当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目前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产科疾病。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是影响奶牛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报道,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美国为7%~8%,以色列为17.8%,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高达20%~50%,夏季甚至达到60%该病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子宫脱出、乳房炎等,导致母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繁殖效率,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专家指出,奶牛在怀孕期间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奶牛营养不良,产前过度消耗;饲料搭配不合理或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或过度饲喂精料,棉子饼含量过高,钙、磷比例不当,硒、碘、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及VE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运动不足,肌体过肥;分娩过程中受到惊吓、刺激造成早产、流产、分娩异常等,都能导致子宫张力降低,造成胎衣不下随着犊牛出生体重的增大,胎衣不下率增高;随着分娩月龄及胎次的增加,胎衣不下发生率也从呈增加趋势此外,应用全部断绝给料方法进行干奶,可造成非临床型代谢病,易继发胎衣不下;干奶期间饲喂发霉变质的青贮粗饲料等,也可引起胎衣不下的发生。文章对国内外综合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大量研究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综述,为养殖者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鉴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奶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奶牛产后12h未能排出胎衣,就表示异常。正常健康奶牛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在6%左右,异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升高,最高可达50%。胎衣不下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子宫炎、乳房炎、不孕、酮病、败血症或死亡,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母畜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胎衣不下不但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给养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在分娩后12 h内不能正常排出胎衣时,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不仅可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迟缓,从而导致不孕.重症的还可引起败血症,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母猪分娩后,胎衣通常在分娩后1小时内自然排出,若母猪分娩1小时后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完全自然排出者,称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5%~30%,夏秋季可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猪的产奶,甚至引起不孕、习惯性流产,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结合牧场工作实践,就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奶牛犊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奶牛产科疾病。母牛发病率在10%~20%,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由胎衣不下而引发泌乳减少、子宫内膜炎等疾患的病牛约占72%,可见此病对牛群的健康、繁殖影响很大。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15.
母猪分娩后,胎衣通常在分娩后1小时内自然排出,若母猪分娩1小时后胎衣仍滞留在子宫内不能完全自然排出者,称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5%~30%,夏秋季甚至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猪产奶,甚至引起不孕症、习惯性流产,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引起母猪死亡。  相似文献   

16.
奶牛在分娩后12h内不能正常排出胎衣时,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停滞。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不仅可引起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和子宫复旧迟缓,从而导致不孕,重症的还可引起败血症,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利用中西医结合新技术,防治奶牛的胎衣不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排出时,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的主要产科病之一。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的牛场高达30%~40%。高温季节甚至可达50%,本病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衣停滞。指母牛分娩后,胎衣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全部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通常以老龄、高产和体弱牛多发,其发病率在12%~18%,本病虽不能直接导致牛死亡,但使产奶量降低,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导致不孕。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或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是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牛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h以内不能全部娩出的一种疾病,称为胎衣不下。本病多见于牛,常因子宫内滞留的胎衣腐败而引起中毒,或因过度努责而继发子宫脱出。该病处置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重度的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