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七十年代起应用激光进行作物遗传育种。目前,国内用于育种的激光波长已有十几种。根据生物组织中有机分子的吸收光谱,应用于生物体的主要波段为2000~10000埃。近年来有关试验认为,波长3371埃的 N_2激光诱变作用较显著。本试验研究N_2激光对茶树诱变的生理效应。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每次在苗圃中选取整齐一致的茶树新品系4—48无性系一年生茶苗240株,分为六等份,处理时随机取样一等份。  相似文献   

2.
“茶树的诱变效应及技术指标”是农业部“七五”重点子专题“茶树人工诱变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研究任务,五年来通过对不同品种茶籽及插穗进行辐照和理化复合诱变技术研究,首次建立了茶树的辐照剂量及剂量率效应模型,阐明了茶树体内有关内源物质与辐照致敏的关系,确定了理化复合处理茶树的高效诱变育种新技  相似文献   

3.
离子束辐照对茶树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束注入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由于注入的离子具有高线性能量转移值(LET)和高电离峰(Bragg峰)等特殊的物理性质,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率先探索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对作物的诱变效应,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了探索适用于茶树诱变育种的新型诱变源,寻找更为有效的茶树诱变技术,本文研究了氮离子束注入对茶树的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4.
小麦激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小麦激光育种的成就,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物学效应及激光育种的特点;阐述了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理生化特点和遗传机制;阐述了激光诱变在转移外源基因及远缘杂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从多方面说明小麦激光育种是一种快速、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麦激光育种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小麦激光育种的成就,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物学效应用及激光育种的特点;阐述了激光诱变小麦的生理生化特点和遗传机制;阐述了激光诱变在转移外源基因及远缘杂交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从多方面说明小麦激光育种是一种快速,并具有广阔前景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续随子辐射效应研究及适宜辐射剂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7种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续随子干种子,观测射线辐射对M1种子萌发进程中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供试材料的适宜辐射剂量进行预测。发芽势及发芽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对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45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及田间出苗率随辐射剂量加大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续随子M1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发芽整齐度及幼苗生长量上,对发芽率影响较小;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均可反应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500Gy是供试材料一个敏感剂量点;450~500Gy为辐射育种的适宜诱变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明确诱变因子对茶树遗传物质及生理代谢的作用特点,探索准确快速的突变体鉴定技术,是茶树突变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酶学研究已表明,同工酶是遗传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同工酶技术为从分子水平鉴别许多从外部形态上难以鉴别的突变性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在茶树体内,酯酶同工酶是遗传性较为稳定的同工酶,本研究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研究诱变茶籽M_1代茶苗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茶树氮离子束诱变育种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2个黄金茶品种及福鼎大白茶的插穗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对其适宜的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茶树扦插苗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以0 Gy的发芽率最高,4~8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0 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10 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60Co-γ射线处理茶树扦插苗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4 Gy,其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是随着近代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育种手段。辐射既可以导致基因结构改变,诱发突变,也能杀伤茶树细胞,造成生理损伤。当茶树受到辐射处理后,体内生理性状变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呈动态的变化,即出现的各种辐射生物学性状的变化,并不是在照射初期发生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表现出来的。Singh(1982)、许耀奎(1985)等曾经指出,辐射后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与遗传物质结构及生理代谢上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茶树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变化特点,进一步探索辐射诱变规律,对于提高茶树有益突变的频率,达到定向选育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γ射线与化学诱变剂复合处理对茶树 M_1代的生理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对茶树的生理损伤具有增效作用,其作用效果高于辐照或化学诱变剂单独处理的效果。诱变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与复合处理的效果密切相关,硫酸二乙酯(DES)的作用效果大于甲基磺酸乙酯(EMS),且茶树的生理损伤随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乔木型大叶品种茶籽的适宜剂量组合为:辐照剂量低于19戈瑞,诱变剂浓度0.2%,处理时间24小时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茶籽的适宜剂量组合为:辐照剂量20—37戈瑞,诱变剂浓度0.2%—1.0%,处理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的EMS诱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的EMS溶液处理“中薯2号”试管苗茎段材料,通过对诱变材料再生过程的观察、再生苗试管培养观察及棚栽阶段的生理指标统计分析,研究了EMS对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茎段组织化学诱变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EMS能够有效渗入生长点细胞;经EMS处理后试管苗生长量显著小于对照,再生植株和组织器官发生变异;试验证实1%(v∶v)浓度EMS处理4h以上具有明显的诱变效应,可以应用于今后马铃薯诱变育种。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时间、浓度梯度的EMS诱变处理甜菜二倍体授粉系材料SN9807种子,探讨不同EMS诱变处理对甜菜种子发芽致死率的影响,以确定甜菜(种子)EMS适宜诱变剂量。  相似文献   

13.
茶树化学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化学物质诱发茶树的活体材料使之产生突变,然后在突变体及其后代中进行选择、鉴定,培育出茶树良种的方法。由于化学诱变是利用化学诱变剂直接处理育种材料,方法简单,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耗资少,而诱变效果往往比辐射诱变更好,所以近年这项技术很受国内外茶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水处理对茶树冻害胁迫的效应,以中茶108为材料,在不同水处理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冬季冻害的发生,测定茶树叶片中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树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受低温胁迫诱导,开始降温时,除丙二醛含量下降外,其余均呈上升趋势。“低温—冻害—低温”胁迫过程中,浇水处理的茶树叶片中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不浇水处理,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CAT活性无显著差异。浇水处理有利于茶树多个抗寒生理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离子注入及其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当代作物诱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及其在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离子注入及其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当代作物诱变新技术──离子注入诱变育种的一般原理和生物学效应,离子注入后对小麦形态、生理和遗传性状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深入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机制及其在诱变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麦诱变育种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诱发突变技术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一些新技术的研究概况,从诱变机理、诱发的生物学效应、新种质材料的创造和新品种选育等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离子束注入、航天诱变和生物因素诱变等小麦诱变育种新技术及小麦突变体筛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小麦诱变新技术的发展前景予以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60Co-γ辐射对木薯生长的影响及其突变体的SC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木薯生长的影响,确定突变体DNA变异的情况,以新选048和华南205木薯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0(CK)、50、100、200、400、800 Gy60Co-γ射线对其进行辐射诱变,观测不同辐射剂量下木薯的生长情况,对辐射诱变后的种植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并对表型变异稳定的突变体采用SCo T分子标记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个木薯品种辐射敏感性不同,新选048和华南205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214、219Gy,而当辐射剂量达到400 Gy时,2个木薯品种的致死率均达100%,因此,木薯60Co-γ辐射诱变较合适的诱变剂量在200 Gy左右;在0(CK)、50、100、200、400、800 Gy辐射剂量下,新选048的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5%、5.4%、0%、0%,华南205表型变异率分别为0%、0%、1.2%、3.5%、0%、0%;据20142016年的表型鉴定结果,本试验获得了8份包含了裂叶叶形变异、叶柄颜色变异、株高变异、茎粗变异的稳定突变体,对其采用SCo T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发现共有11条引物可检测到木薯母本及其突变体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为今后木薯育种及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且采用SCo T分子标记能较好的鉴定辐射诱变获得的木薯突变体材料,为今后木薯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花药培养提高了育种效率、缩短了育种年限,同时也为诱变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新的育种技术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材料,加速了相关育种进程。本文概述了花药培养的育种意义及茶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花药培养在茶树育种中的意义及目前茶树花药培养育种的不足,为茶树花药培养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单倍体离体诱变及其效应的AFLP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菜小孢子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的离体组织作实验材料,诱导愈伤组织,获得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以后,部分分化成苗,对成苗单株进行AFLP分析,检测其诱变效应.结果表明茎段在附加有0.5mg/L 2,4-D和2mg/L 6-BA的MS培养基上能诱导出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用3 000~4 000R辐射剂量对愈伤组织进行处理较为适宜;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单倍体基因组在诱变过程中发生了不定向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