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扇舟蛾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4年试验研究,从4种常用化学农药中筛选出40%氧化乐果、50%甲胺磷两种农药防治杨扇舟蛾效果较好。两种农药以l:l混合使用,杀虫效果在95%以上。并找出了最佳施药浓度和防治时期。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扇舟蛾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天敌28种,其中优势天敌为:杨扇舟蛾黑卵蜂Telenomus(Acholcus)closterae Wu et Chen、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losterae Pang et Chen、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mbery)、异色瓢虫Harmonia aryridis(Palls)、黑蚂蚁Polyrhachis dives Smith,毛虫追寄蝇Exorista amoena Mesnil、伞裙追奇蝇E.civilis Rohdani、绒茧蜂Apanteles sp.、杆菌Bacillus sp.、灰喜鹊Cyanopica cyana等。  相似文献   

3.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室内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对杨扇舟蛾幼虫饲喂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龄期和饲毒浓度对幼虫体重、虫尸重和含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毒龄期和饲毒浓度对幼虫体重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彼此间差异显著,饲毒龄期越小、饲毒浓度越高,体重增长越缓慢.而且饲毒时龄期越小、饲毒浓度越高,虫尸重也越小,其含毒量也越低.由于5龄幼虫饲毒后有50%个体发育至蛹期,没有全部死亡,室内增殖该病毒时,应选取4龄幼虫喂饲1.25×106 PIB/mL病毒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四代5龄老熟幼虫在落叶、树皮缝、土块、石块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5.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5龄老熟纪虫在落地、树皮缝、土块、石夫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6.
杨扇舟蛾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林业加速发展 ,树木种植成倍增加 ,逐步改善着生态环境。乡土适宜树种毛白杨给四旁绿化披上绿装 ,但近两年衡水市部分县市区主干公路的毛白杨在 6~ 8月份被害虫吃的秃光如秋 ,树下满是黑色的粪便 ,给树木生长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虽已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但没有被人们所认识 ,仍没控制其危害。加之去冬今春天气干旱、高温、少雨雪 ,造成害虫的存活率较高。1 识别杨扇舟蛾的危害状为 ,幼虫 3龄前集中缀叶成苞在内啃食叶肉 ,3龄后分散取食全叶 ,幼虫食量随虫龄增大而增加 ,5龄幼虫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 70 %左右…  相似文献   

7.
杨扇舟蛾发生期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基础上,对杨扇舟蛾进行了发生期预测,其方法是在到达始盛期、高峰期标准时,分别加上该虫在当地卵的发育历期。  相似文献   

8.
杨扇舟蛾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生测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得知:杨扇舟蛾成虫多在15~17时羽化,当日天黑后21时30分开始活动,23时至次日1时为活动高峰期,至凌晨4~5时停止活动。室内黑暗处理后1.5小时成虫即呈性兴奋状态,到4小时达到高峰,8小时后停止活动。成虫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日为羽化后第2天,第3天则大幅度减弱。林间诱捕可用水盆或平板型诱捕器,悬挂高度1.5~2m,诱芯可用活雌蛾或30FE以上浓度的粗提物。该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对杨扇舟蛾种群动态的监测,亦可在虫口密度较低的林分直接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9.
闽北地区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2年的观察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在福建省顺昌县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表土层、树皮缝隙处越冬,翌年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各代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6月、7—8月、9月、10—11月,以7—9月的3、4代危害最烈,蛹期6—9天;成虫寿命6—9天;卵期3—9天;天敌有9种。  相似文献   

10.
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666.7m^2杨树林地释放5个周氏啮小蜂柞蚕蛹成品茧,自然羽化后可有效防治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试验表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1%和34%。羽化后的啮小蜂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蛹体上寄生率分别达到76.5%、38.5%。  相似文献   

11.
杨扇舟蛾在浙江宁波1a发生5代,以蛹越冬.7~ 9月的第3代、第4代幼虫为害杨树最重.以生物农药为主、化学农药为辅、天敌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控制杨扇舟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应用杀铃脲防治杨扇舟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至1998年在长春和敦化两地,应用20%杀铃脲悬浮剂对杨扇舟蛾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应用杀铃脲悬浮剂1:5000和1:7000进行树冠喷雾防治杨扇舟蛾幼虫,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9%和92.8%。  相似文献   

13.
田间采集老熟幼虫或蛹,在室内分时段观测杨扇舟蛾成虫羽化、交尾和产卵规律.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在河北沧州地区1 a发生4代,个别5代.成虫主要在傍晚羽化,雄虫羽化高峰出现在15:00-18:00,雌虫在18:00-21:00,单体成虫羽化需13~28 min.雌虫自羽化至初次交尾时间为34.82~54.62 h,成虫交尾起始时间在04:00-05:00,交尾结束时间在19:01-20:00,整个交尾持续时间15.4~16.17 h.雌雄成虫均可进行2次交尾,交尾高峰期和羽化高峰期相差7~11 h.成虫羽化后多在第2和第3天交尾,7日龄以后雌虫不再释放性信息素与雄虫交尾.雌虫交尾后大多当晚或第2天晚上产卵,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4:00,产卵方式为块产,个别单产.单个卵块平均卵量50~80粒,卵块单层平铺,总卵量220~420粒.雌虫可孤雌产卵,但卵不能孵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纱笼法,分析了3种农药(灭虫灵、吡虫啉、敌杀死)防治杨扇舟蛾的效果。结果表明,4 000倍和6 000倍灭虫灵效果最好,在施药48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其次为敌杀死,施药72 h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93.19%。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3种药剂的施用顺序是灭虫灵6 000倍液、灭虫灵4 000倍液,敌杀死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杨扇舟蛾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扇舟蛾以幼虫啃食杨树叶片,影响树木生长,经济损失巨大。该文综述了杨扇舟蛾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分析了爆发成灾的原因,总结了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为今后杨扇舟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扇舟蛾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AG和行为测定方法.研究了杨扇舟蛾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电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结果显示,雄蛾对羽化第2天的雌蛾腺体提取物的EAG反应值大于第1天的反应值,之后随日龄增加缓慢衰减,说明杨扇舟蛾求偶和释放性信息素的高峰期应在羽化后的1~2d内.随着雌蛾腺体提取物剂量的增加,雄蛾的EAG反应值增大,表明雄蛾对雌蛾雌蛾腺体提取物反应的强弱与性信息素含量呈正相关.行为测定结果表明,杨扇舟蛾雄蛾对不同剂量的雌蛾腺体提取物均具有趋性,但无规律性变化.处女蛾的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引起的雄蛾趋性反应强于交尾蛾,杨扇舟蛾雌蛾具重复交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在河南省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地表落叶上、表土层内结茧越冬,来年4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7月中旬出现第2代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3代成虫;第4代蛹于9月中下旬越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