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1.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另4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mg/kg、522、79mg/kg和503.87mg/kg(P〈0.01)。这表明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脱酚棉籽蛋白是采用北京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技术(ZL00134520.6)生产的一种新型的优质饲用蛋白,它是棉籽经过去油、脱酚等新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金黄色粉末状蛋白质饲料。与普通棉粕相比,脱酚棉籽蛋白的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结构平衡,游离棉酚含量低,营养价值较高。用“奶牛专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在新疆、北京、天津、宁夏等地进行大面积奶牛饲喂试验,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明显提高,同时改善了奶牛体质,降低了发病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由于其来源广泛,以及与豆粕的相对性价比,可长期作为奶牛精饲料中稳定的组分之一而固定下来。现在北京三元、内蒙古伊利以及宁夏、天津、新疆等地的奶牛养殖企业正在推广使用这种棉籽蛋白产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评价棉籽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其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1:将12头生长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和棉籽浓缩蛋白饲粮。采用全收粪尿法和套算法测定棉籽浓缩蛋白的消化能和代谢能。试验2:将12头生长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棉籽浓缩蛋白饲粮。采用指示剂法和直接法测定棉籽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试验3:将192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分别饲喂棉籽浓缩蛋白水平为0、2%、4%和6%(等量替代大豆浓缩蛋白)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风干基础下棉籽浓缩蛋白消化能、代谢能和总能消化率分别为16.51 MJ/kg、15.38 MJ/kg和89.78%。2)棉籽浓缩蛋白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89%和75%~94%。3)不同添加水平的棉籽浓缩蛋白替代大豆浓缩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棉籽浓缩蛋白在断奶仔猪饲粮中可以完全...  相似文献   

4.
《湖南饲料》2008,(1):30-30
GH/T1042—2007《脱酚棉籽蛋白》行业标准于2008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 脱酚棉籽蛋白是以棉籽为原料,采用液一液一固脱酚工艺(在低温条件下,两种溶剂分步浸出油脂、脱除棉酚工艺)生产的可在食品、养殖和发酵行业中广泛使用的棉籽源蛋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对15~35 kg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头体重为(14.32±1.49)kg、日龄基本一致的杜长大三元商品去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4种饲粮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20%(4.9%脱酚棉籽蛋白组)、40%(9.8%脱酚棉籽蛋白组)、60%(14.7%脱酚棉籽蛋白组),4.9%、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脱酚棉籽蛋白在饲粮中的比例分别为4.9%、9.8%、14.7%。试验全期共33 d。结果显示:1)试验各组在日增重与日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都达到600 g以上,与对照组相比,4.9%、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日增重分别降低1.7%、4.6%和0.7%;4.9%、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升高0.08(P〉0.05)、0.1(P〉0.05)、0.15(P〈0.05)。2)试验血清生化指标表明,4.9%脱酚棉籽蛋白组谷丙转氨酶高于9.8%脱酚棉籽蛋白组,约高31.4%(P〈0.05);4.9%脱酚棉籽蛋白组谷草转氨酶含量高于9.8%、14.7%脱酚棉籽蛋白组,分别高38.6%(P〈0.05)、56.5%(P〈0.05);试验各组间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脱酚棉籽蛋白替代(20%、40%)豆粕对15~35 kg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明显不良影响,在生产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了大豆粕及棉籽粕中大豆分离蛋白(SPI)及棉粕分离蛋白(CPI),并分别测定了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和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0目及80目大豆粕中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39.82%和44.95%(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1.07%和71.35%;60目及80目棉籽粕中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23.22%和35.39%(P<0.05),粗蛋白含量分别为76.03%和82.44%;棉籽粕、60目棉粕分离蛋白及80目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分别为2182.54、522.79和503.87mg/kg(P<0.01)。综上所述,不同的粉碎粒度对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碱溶酸沉法显著降低了棉粕分离蛋白中游离棉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述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的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研究了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假俭草E126匍匐茎中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半致死温度(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以及脯氨酸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间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对其冬季抗寒性增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呼吸通过清除2-磷酸乙醇酸(2-PG)使氧合光合作用成为可能,该过程对C3植物至关重要。H-蛋白是光呼吸过程中将甘氨酸转化为丝氨酸的甘氨酸脱羧酶(GDC)的关键组成蛋白之一。本研究克隆了紫花苜蓿MsGDCH1,该基因编码166个氨基酸,具有1个硫辛酰基附着位点保守结构域和1个N6-硫辛酰赖氨酸保守位点。进化分析表明,MsGDC-H1蛋白与双子叶植物的甘氨酸脱羧酶H-蛋白(GDC-H)亲缘关系近。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sGDC-H1在苜蓿叶中表达丰度高,且受光诱导。为了探究MsGDC-H1基因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分别使用光诱导的茎叶特异性启动子ST-LS1和组成型启动子CaMV 35S驱动MsGDC-H1(ST-LS1::MsGDC-H1;CaMV35S::MsGDC-H1)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检测过表达植株生物量、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光合速率。数据分析显示,CaMV 35S::MsGDC-H1过表达拟南芥(G系列植株)生长受阻,淀粉含量比ST-LS1::MsGDC-H1特异性表达拟南芥(GS系列植株)增加了34%~67%,比野生型(WT)增加了7。3%~33。7%;可溶性糖含量比GS...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提和碱提的方法从棉籽粕中提取蛋白质并分析氨基酸成分,研究100℃和常温下低质量浓度醋酸溶液对棉籽蛋白提取的影响及中性和碱性蛋白酶对棉籽粕进行预消化处理的影响,探讨无酚棉籽粕的预消化处理时间和用水量.结果表明:棉籽粕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在100℃下低质量浓度醋酸短时处理棉籽粕时,蛋白提取率很高;常温长时处理棉籽饼时,氨基酸随醋酸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并在质量浓度为0.5%时达最大值;中性酶处理棉籽粕后蛋白提取率略有下降,碱性蛋白酶处理后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是无酶处理的4倍;无酚棉籽粕酶的预消化时间越长,上清液中氨基酸含量越高,在12 h时可溶液性蛋白质量浓度达到最大值;用水量和棉籽粕量5:1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新型棉籽蛋白的氨基酸消化率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6头公猪,用简单T-型瘘管法,以普通棉粕为对照,测定了新型棉籽蛋白的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表明,同普通棉粕相比,新型棉籽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提高,氨基酸含量也相应提高,粗纤维含量降低;新型棉籽蛋白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消化率高于普通棉粕,脯氨酸、组氨酸、谷氨酸、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赖氨酸的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1.
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新型的优质饲料蛋白。脱酚棉籽蛋白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游离棉酚含量小于400毫克/千克。且其氨基酸组成与理想蛋白平衡模式接近。通过大量饲养试验和生产应用证明。棉籽蛋白可替代豆粕,玉米蛋白粉、鱼粉等动、植物蛋白。广泛应用于牛,鸡、猪和鱼等畜禽及水产饲料的生产之中。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评定猪对脱酚棉籽消化能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并比较脱酚棉籽蛋白(DCP)与豆粕(SBM)之间差异。选用体重(36.2±1.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6头,采用套算法、双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日粮分别为脱酚棉籽蛋白日粮、豆粕日粮和基础日粮,每个拉丁方阶段包括5 d预饲期、5 d正式期,整个试验共30 d。结果表明,脱酚棉籽蛋白、豆粕消化能含量分别为12.41 MJ/kg、13.62 MJ/kg。脱酚棉籽蛋白、豆粕中粗蛋白表观消率化分别为73.35%、82.05%,表观可消化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7.92%、35.45%。脱酚棉籽蛋白是新型蛋白质原料,其消化能含量为豆粕的91.11%,粗蛋白表观消率化为豆粕的89.39%,可消化粗蛋白含量为豆粕的106.99%。脱酚棉籽蛋白在猪饲料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子方法研究猪在肥育期用脱酚棉籽蛋白全部代替豆粕,对猪屠宰性能、肉质和风味的影响。选用36头健康、日龄相近、体重(63.09±4.64)kg的杜长大三元商品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6个重复(6栏),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组饲喂玉米-脱酚棉籽蛋白饲粮。结果发现,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对猪的胴体性能、肉质指标、感官评定肉风味指标无显著影响,表明脱酚棉籽蛋白是一种安全的可替代豆粕的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技术制取甲醇蛋白(SCP)是一种单细胞蛋白,其蛋白质含量为40—80%,其中赖氨酸含量也高;它为解决人类食品与动物饲料开辟了新用途。本文介绍甲醇蛋白的营养成分与制取工艺。 甲醇蛋白(Single、Cell、Protein简称SCP)是由一种单细胞组成的蛋白,它以甲醇为原料、作为培养基、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传统的单细胞是用糖厂、酒厂、纸厂废液中糖纤维、淀粉与纤维素等有机物为原料;所以国外把新型的甲醇蛋白称作为第二代单细胞蛋白。英国ICI公司曾称扩大世界食品范围的单细胞蛋白时代已经来到。甲醇蛋白的生产是微生物化工的前沿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   

15.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脱酚棉籽蛋白为去壳棉籽经液—液—固工艺提取的高蛋白、低棉酚的蛋白质饲料,该工艺既避免了常规工艺制油过程中,蛋白因受热变性而降低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同时又解决了溶剂萃取法中溶剂分离和回收之问题。本试验旨在比较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奶牛精补料中45.45%的豆粕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牛的选择:选取胎次、泌乳天数、泌乳量、体重相同或相近的黑白花奶牛15对进行配对试验,试验牛的基本情况见表1。1.2试验方法:试验组用脱酚棉籽蛋白替代对照组精补料中45.45%的豆粕,两组牛只…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豆每年进口量1亿t左右,其中约90%用于畜牧业,大豆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寻求高效的大豆替代饲料原料是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的有效手段之一。棉籽饼粕是世界上除大豆粕和菜籽粕外第三大贸易类蛋白质饲料原料,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含量较高和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升棉籽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对于实现大豆蛋白的高效替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棉籽加工工艺的发展,采用脱糖法和脱毒法萃取棉酚和棉子糖生产棉籽蛋白的技术逐渐成熟。棉籽蛋白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50%,且具有氨基酸平衡好、营养价值高和适口性好等优点。本文通过综述棉籽蛋白营养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棉子糖和小肽等功能性物质,探讨了棉籽蛋白在仔猪饲粮中应用潜力,旨在为提高仔猪生产中棉籽蛋白利用效率和降低我国大豆进口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棉籽直接膨化法生产棉仁蛋白的工艺,产品中游离棉酚含量及替代部分豆粕的喂猪试验。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4×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酒糟4种不同蛋白质日粮对3只徐淮白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蛋白源日粮对山羊肠道内环境有显著影响,豆粕组pH值最高,氨氮浓度以棉籽粕组最高,豆粕和棉籽粕纽pH值、氨氮浓度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十二指肠总VFA浓度分别为6.07、5.66、6.58和5.09mmol/L;其中菜籽粕与玉米酒糟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述结缕草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的关系,在2008年10月-2009年5月期间,以‘兰引3号’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Lanyin No.3’)为材料,研究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LT50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及可溶性总糖/淀粉、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先升高后又降低的趋势,淀粉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又升高的趋势;‘兰引3号’结缕草地下根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变化之间显著负相关,而与蔗糖含量、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的季节变化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脱酚棉籽蛋白在肉鸡日粮中对豆粕的替代效果,本试验选用1日龄的健康肉鸡990羽,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3%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6%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9%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12%脱酚棉籽蛋白添加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棉籽蛋白替代豆粕对肉鸡的生长效果与其添加剂量有关。但是肉鸡的各项生产性能指标与添加剂量的线形变化趋势不明显。日粮中添加3%~9%的棉籽蛋白组与对照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成活率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当添加量达到12%时,前期的生产性能较低,其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从全期来看,前期添加6%的脱酚棉籽蛋白和中后期添加9%的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没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