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前林业投资项目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木材收益,开始将碳汇收益也纳入到项目价值中。而木材和碳汇的价格波动在增加了项目不确定性的同时,对项目价值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传统价值评估方法只能评估出项目的静态价值,对于不确定性带来的动态价值无法准确反映。因此,本研究以高峰林场裸地造林项目为例,根据价格波动规律对木材与碳汇的未来价格分别提出了合理假设,并利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项目价值进行了评估。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论证了实物期权法应用于林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促进了实物期权法在林业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物期权”在石油项目投资决策评价中存在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在险实物期权”(Real Options at Risk , ROaR)的模型评价,模型本身克服了对参数给定某个固定值的缺陷,使之可以清晰地刻画不同风险状况下的项目期权价值。然而,当ROaR用于投资评价时,如果投资运营中发生糟糕的风险(或极端风险),则项目损失超出预期,可能使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反,导致项目投资失败,出现决策悖论情形。对此,采用项目决策效用理论,构建在险实物期权的损失控制的优化方法与项目价值底线控制方法,优化评价模型,可有效地把风险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实物期权的定价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忽略标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的模糊性,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本文主要研究了具有模糊标的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成本情形时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文中将这些模糊因素分别视为模糊数和模糊变量,然后运用模糊集合论,结合B-S期权定价理论,对实物期权进行定价,得到了基于模糊集合论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林业投资项目具有典型的收益不确定性、投资不可逆性和管理灵活性等特点,需要选择合理适用的决策方法。采用传统净现值法,对林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忽略项目本身的期权特性,造成决策发生偏差。考虑到林业项目的期权特性,采用传统收益法和B-S理论结合的方法,构建价值评估模型,并引入具体案例,应用模型评估项目的整体价值。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低估了林业碳汇项目的价值;在模型的构建中将传统的收益法同实物期权相结合,以碳汇价格为重要依据,对波动率进行修正,使得评估模型适用于林业碳汇项目,对项目的价值评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期权博弈理论在不确定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期权博弈理论方法分析了存在竞争条件下的不确定性投资决策问题。建立了一个双寡头模型,用实物期权方法计算了模型中2个公司的价值,并分析了模型的均衡状态,给出了影响产品需求的随机因素位于不同区间上时。2公司的均衡状态及其最优的投资决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影响产品需求的随机因素值的变化2公司的最优策略是。做领导者、跟随者或者采取对二者无差别的态度;只有当随机变动值非常大时,同时投资对2公司而言才可能是最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科技企业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其本身具有潜在的期权价值,所以,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客观地评估出高科技公司内在价值.针对高科技公司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引入Schwarz的连续型实物期权模型,在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对中国软件开发板块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并由此对整个软件开发板块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价值评估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实物期权模型能较好地对高科技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7.
郝旭东  欧阳令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40-11641
基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和多阶段特点,综合考虑了风险投资项目价值及成本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新的风险投资价值评估实物期权模型,使风险投资决策更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实物期权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实物期权理论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然后把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竞争对手随机进入的评估模型应用于热区某种质资源项目开发,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研究表明矿业权价值除了投资开发的正常收益以外,还包括多种实物期权价值,而在分析了目前国土资源部推荐的7种矿业权价值评估方法以后,我们发现这些方法都存在忽视期权价值的现象.评估与拍卖矿业权的实例进一步表明当前评估方法所得出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很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且这种流失倾向不会因为矿业权拍卖制度的建立而消失,加强以实物期权为基础的矿业权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ABC公司环保产品开发为例,针对传统项目投资评价在环保项目上的缺点,分析了将实物期权理论运用到环保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可行性,并运用B-S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环保项目投资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使环保项目决策变得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1.
用实物期权方法探讨金融企业最优组织模式,发现金融企业共享服务的最优槛值是金融企业不确定性的递增函数。触及槛值后,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引致更高的共享服务生产比例。本文将实物期权概念引入不确定环境中金融服务组织及其转型的理论框架,将服务组织视为给金融企业带来获取未来转型机会优先渠道的战略性实物期权,提出对共享服务期权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引入对不同共享服务转型进行估值的决策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黄仁懿  黄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37-6339
为了最大化企业的价值,企业在战略制定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回顾了在前景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战略制定的理论,并对在这种不确定环境下进行战略制定所用到的经典工具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实物期权思想的引入,让管理者在项目的投资分析上,以最小的成本规避了潜在的巨大风险,让企业在利用可能的机会上没有任何的限制,然而,实物期权仍然应用于项目层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实物期权有所不同的战略期权思想,并在具体应用上提出了战略期权矩阵。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外包具有期权特征。考虑价格与成本都具有不确定性,借助实物期权方法建立了生产外包决策模型,对外包时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期权价值与外包阈值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相关系数、波动率对阈值及波动率对期权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技术创新项目的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佳磊  曾繁荣  彭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59-2160,2162
从技术创新项目评估方面探讨如何支持技术创新。首先阐明传统的项目评估方法已不适合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估,然后引入技术创新项目期权定价理论,并用一个案例说明技术创新项目定价理论的实际应用,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我国在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上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实物期权的应用领域受到较大限制,提出了实物期权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林业碳汇项目经营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投资门槛的影响,本研究以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湖北省的4个典型林业碳汇项目案例为研究对象,聚焦林业碳汇项目经营面临的碳价格和技术进步不确定性,采用实物期权投资决策理论和求解方法,构建双重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投资的门槛评价模型,研究林业碳汇项目经营面临的碳价格与技术进步不确定性对投资者投资门槛的影响与差异;并进一步揭示出在双重不确定性条件下其他经济参数对投资者投资门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投资门槛存在明显差异,经营类林业碳汇项目明显低于造林类林业碳汇项目。具体而言,毛竹造林碳汇项目、毛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杉木造林碳汇项目和杉木经营碳汇项目由高到低(以CO2当量计)分别为645.90、415.09、160.28和135.89元/t,这表明从经济学角度看,投资者开展经营类林业碳汇项目投资可能更具有可行性。2)碳价格波动率对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投资门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林业碳汇项目经营技术进步,将显著降低不同类型林业碳汇项目投资门槛,技术进步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投资者将选择立...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在创业投资中角色地位出发,对创业投资中政府政策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价,提出实物期权方法能够对政府政策效果正确评估及预期,从而对创业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不确定性和竞争性的策略互动环境中,根据投资时机相对性和绝对性的不同要求可以将期权博弈模型划分为绝对时机选择和相对时机选择两个类型。我们首先综述投资时机选择的期权博弈理论文献;然后以“随机最优停止问题”为研究基点,分别探讨投资时机选择的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期权博弈模型;最后论述基于“追随-抢先模型”的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评价。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对银行项目信贷的期权特性进行了讨论,对项目的收益与风险进行了更为准确的数理分析.为使结论更加准确可靠,并对具体的实例进行了剖析,说明了衍生产品在银行的项目信贷过程中也可以很好地理论指导实践,使银行能够更好地对贷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在原有金融产品基础上不断衍生出金融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各种新的金融产品,而且其交易的频繁性、覆盖面及额度日益增大。由于这些新衍生金融工具多以“合约”形式交易,普遍具有投资风险性和未来权利与义务的不确定性特征,造成金融企业按现行会计制度难以对之确认、计量、核算和反映。因此,我国的传统会计理论和金融会计制度必须在会计要素界定、计量基础、确认方法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作出改革反应,确保新金融产品交易事项能得到全面、准确地核算,为金融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真实、客观、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