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综合考虑化防指标和生产应用等实际问题,将麦蚜复合天敌当量系统与控蚜指标结合并简化,建立了测定麦蚜复合天敌效能及控蚜指标应用新方法。实例表明,该方法符合田间实际,量化明确,应用方便,能克服靠单种天敌,凭经验指标去估测天敌效能,指导化学用药所产生的弊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三维空间格局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过3年的系统研究得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其多种天敌一般情况下的水平格局为聚集格局;在垂直格局上2种麦蚜及其他害虫共存时,多种天敌中只有龟纹瓢虫对麦二叉蚜聚集部位有明显的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7.
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为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控制麦蚜的天敌优势种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天敌利用指标为:麦蚜盛发期百株蚜量500~600头,瓢、蝇有效虫态数量之和与蚜量之比为1:80以下,三日蚜变系数为1以下;或蚜茧蜂寄生的僵蚜率20%左右,三日内蚜量趋于下降。改善种植结构、使用选择性药剂、改进用药技术,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为害,示范面积100万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9.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麦蚜取食的反应及麦蚜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江苏地区小麦上的蚜虫主要是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它们自小麦出苗至收获均可刺吸麦株汁液。由于该虫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发生的数量不同,目前大田生产上人们注重的只是穗蚜的密度和防治。但是,蚜虫的取食危害是一个连续过程,且不同生育期小麦对麦蚜的危害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搞清楚这些关系,对于合理制定麦蚜的防治指标和指导大面积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为了科学、有效地使用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2014—2015年对具代表性的3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呋虫胺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噻虫嗪21 g/hm~2喷雾,药后1 d防治效果在80%以上;药后3~10 d防治效果超过95%,与菊酯类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7.5 g/hm~2、有机磷农药乐果202.5 g/hm~2效果相当;第3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60~120 g/hm~2喷雾,药后1 d和药后3~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68%~54.83%和62.74%~83.31%,显著低于高效氯氟氰菊酯、乐果以及吡虫啉和噻虫嗪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小麦生产中,根据麦蚜的发生程度和种群密度选择不同结构的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小麦蚜虫,综合考虑防效、成本和用量,达到农药减量与确保防效并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麦田天敌对麦蚜控制作用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云南省小麦的主要害虫,常年蚜害损失10%至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长期以来主要用化学杀虫剂防治,不仅方法单一使得蚜虫产生了抗药性,不得不提高药剂使用的浓度和数量,导致农业成本增加、农药污染环境和影响小麦的品质。为了探索在综合防治中充分发挥天敌因子的作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小麦的质和量,1984年至1985年对麦田天敌昆虫控制麦蚜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在相同的栽培耕作条件下,保护和利用天敌的麦田内各种天敌繁衍兴盛,共同控制着麦蚜的数量和为害,表明了在综合防治中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大豆抗蚜性资源抗性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田间抗性测验筛选得到的P189、P203、P574和P746等4份栽培大豆抗蚜性资源进行抗性鉴定。【方法】采用选择性、非选择性试验方法以及重复鉴定。【结果】资源P189、P574和P746在蚜虫抗性等级和受害指数水平上和不具有抗性的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其中P574和P746表现更加稳定,能阻止蚜虫在植株上繁殖,为抗生性品种;P203在田间自然感蚜和选择性试验中与不具有抗性的对照品种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非选择性试验中感蚜,表现对蚜虫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排趋性品种。【结论】田间自然感蚜,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试验在划分蚜虫抗性等级和受害指数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在不同的选择压下宿主对侵害者反应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18.
19.
齐新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3):8-10
木文在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多目标最优化问题的基本定义基础上,对运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解决区域经济规划问题的思路、建模步骤和原则等进行了讨论,并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