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3个7a生平欧杂种榛为试材,研究榛果发育中果仁维生素C含量变化及成因。结果表明:果仁发育前期和中期,果仁中维生素C含量增加;果仁发育后期,果仁中维生素C含量下降。维生素C可促进可溶性总糖的积累,维生素C和粗脂肪以及粗蛋白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大棚番茄为试材,测定了其叶片光合速率并计算出日均光合速率、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速率的增大可促进番茄果实内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的合成;番茄果实的发育过程中,随果实的成熟,可溶性糖、维生素C、有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野生茄子托鲁巴姆和番茄毛粉802为砧木、西安绿茄王为接穗,研究嫁接对茄子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后在果实发育的瞪眼期、商品成熟期和生理成熟期蛋白质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茄子;蛋白质、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在果实各部位的分布趋势与自根茄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5.
七月鲜苹果为辽宁果树所选育而成。果实含可溶性糖10.94%、可滴定酸1.22%、维生素C187.5μg/g,果肉松脆汁多,有香气,无异味。七月鲜与加工品种国光、澳洲青苹、瑞林相比,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居第2位,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为最高,出汁率(70.0%)相近;  相似文献   

6.
可溶性糖成分及其含量是决定果实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讨龙眼荔枝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遗传规律,以“华农早”龙眼、“紫娘喜”荔枝及其杂交F1代68株单株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该群体果实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并进行杂交群体果实可溶性糖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龙眼荔枝杂交后代果实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均值为67.66 mg/g,占总糖含量的51.79%;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接近,分别占总糖含量的22.15%和24.82%。杂交群体的不同糖组分均表现为衰退变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分别为25.16%、22.15%和33.69%。蔗糖/单糖0.48~3.05,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之间、总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F1代有的单株总糖含量超过170 mg/g,且甜度值超过170,具有高糖特性,为龙眼优质品种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避雨模式对五月鲜桃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动态影响,以五月鲜桃为试材,以露天栽培为对照,分析避雨栽培、避雨模式下分根灌溉、避雨模式下施保水剂、避雨模式下覆草3种不同处理对五月鲜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月鲜桃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避雨模式下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且果实采收期除避雨模式下分根灌溉处理外,其余各组处理桃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不同避雨栽培处理模式均能达到提高五月鲜桃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目的,其中避雨模式下施保水剂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403"黄瓜为试材,以蚯蚓粪为有机栽培对照,6个低浓度尿素梯度包括0.00、0.60、0.84、1.08、1.32、1.80 g(N)·pot-1为无机氮处理设置了黄瓜控制试验,研究比较有机肥和低剂量尿氮对黄瓜品质以及果实硝酸盐对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期探究硝态氮对黄瓜品质的关键作用。结果表明:与CK相比,尿素氮处理的果实硝酸盐均显著降低,其中,硝酸盐含量最高的N4处理降低达40.23%,同时,维生素C含量比N3处理显著降低了23.46%,而所有施尿素处理间的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呈现CK相似文献   

9.
紫羊茅内源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冷季型草坪草羊茅属的紫羊茅为材料,跟踪测定春、秋两季内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在春季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秋季逐渐升高.取材当日的气温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脯氨酸含量间相关表现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的301份葡萄种质为供试材料,进行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分析,明确其分布规律,筛选富含可溶性糖的优异葡萄资源,为葡萄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葡萄果实可溶性糖进行测定,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进行规律总结。301份葡萄种质中,葡萄果实总糖含量的变化范围是从75.98 mg/mL(山葡萄N43-3)到229.45 mg/mL(赤霞珠);94.35%种质的甜度值变化范围在120~270之间;78.07%种质的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2.00%种质的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相近(两者之差≤1 mg/mL),另有19.93%种质的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为0~28.11 mg/mL。沈农香丰果实葡萄糖与果糖含量极为接近,二者含量仅相差0.03 mg/mL。黑佳酿、雷司令和阳光玫瑰等27份种质为果糖含量、甜度值较高的优异资源,可用于鲜食和制汁;赤霞珠、法国蓝和灰比诺等种质为高果糖、高葡萄糖的优异资源;金田翡翠的蔗糖含量在301份种质中最高,为28.11 mg/mL,可作为高蔗糖亲本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汤坤源  郭曼霞 《蔬菜》2011,(6):39-40
超甜玉米营养十分丰富,其可溶性糖含量高达18%~25%,比普通甜玉米高1倍以上,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各种氨基酸,是深受市场喜爱的果菜型保健食品。2007年,新罗区开始引进台湾超甜玉米品种"甜蜜蜜",在铁山  相似文献   

12.
绿帅是辽宁省果树所最新选育的早中熟绿色苹果新品种,2003年通过省级验收,登记号为辽登果[2003]94号.亲本为金冠实生,果实短圆锥形,果面黄绿色,平均单果重245克,去皮硬度8.1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2.7%,可溶性糖10.89%,可滴定酸0.34%,维生素C含量39微克/克,风味甜酸,清香,爽口,果实8月上旬成熟,室温可存放15天.  相似文献   

13.
苹果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32个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成熟果实的可溶性糖组分进行测定,并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溶性糖含量(SS),利用频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明确苹果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水平及其分布和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苹果中的可溶性糖以果糖为主,其次是蔗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约4/5的品种蔗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含量离散度山梨醇葡萄糖蔗糖果糖;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TSS和SS均服从正态分布,去掉个别拖尾品种后葡萄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也呈正态分布;果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TSS与SS之间均存在极显著一元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450和0.8797;TSS、SS均存在关于其他指标的多元线性模型,且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14.
百香果品种‘紫香1号’果实糖、酸和维生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紫香1号’百香果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组分及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紫香1号’百香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各糖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含量最高,达38.52mg/g,属蔗糖积累型;有机酸包括苹果酸、丙二酸、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各有机酸之间差异显著,以柠檬酸含量最高,达0.995 mg/g,属柠檬酸优势型;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各种维生素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为430.61 mg/kg。可见,‘紫香1号’百香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甜度和酸度值,故果实成熟时鲜食口感酸甜,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5.
测定不同类型甜菜品种各生育时期根中Mg^2+-ATP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产量、含糖率。结果表明,在幼苗期和叶丛繁茂期,Mg^2+-ATP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从块根增长期直至糖分积累期,Mg^2+-ATP酶的活性逐渐增强,并保持在全生育期最高水平。不同类型品种间存在差异,在各生育时期高糖型品种Mg^2+-ATP酶活性较强。根中Mg^2+-ATP酶活性与根中可溶性总糖呈正相关,与甜菜根的成熟进程正相关;Mg^2+-ATP酶活性与可溶性蛋白质舍量呈负相关,对可溶性糖的积累方面,二者的作用刚好相反。高糖型品种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相应的根中蛋白质含量很低。Mg^2+-ATP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4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糖酸比 可溶性固形物包括糖、酸、可溶性果胶部分色素及维生素等,但糖占比例最多,其他物质占比例很少,所以常以固形物量来代表含糖量。糖由淀粉转化而来,在幼果生长期淀粉不断地增加,至生长中后期,达到最高峰,以后随着果实的成熟度提高,淀粉转化为糖,并逐步减少消失。 淀粉和糖都是光合产物,果实上的大部分光合产物都是由附近的叶子制造并转运而来的,因此,凡是有利于叶面积增大和光合产物的  相似文献   

17.
1 品种特性 果实近圆柱形,顶部平截稍宽,平均单果质量250g,大者可达1000g以上。果皮薄、绿黄色,贮后黄色。果点小而密。果心小,果肉白色,中粗,酥脆,汁多,味浓甜,有石细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可溶性糖7.35%,可滴定酸0.10%,维生素C含量2.21mg/100g。果肉多、汁丰富,味甘甜、脆酥,入口无渣且核小。  相似文献   

18.
环剥和喷施赤霉素对鲁北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滨州市滨城区和沾化县13个冬枣园的调查,分析了环剥和喷赤霉素对冬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剥有利于增大冬枣的果形指数,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但会使果实的单果重减小。喷施赤霉素后,单果重、果实含水量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2份长豇豆种质为试材,对荚果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荚果的发育,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花后4~10 d,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缓慢,花后10~19 d,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较快;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逐渐下降趋势,花后1~13 d下降较快,花后13~19 d下降较缓慢。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入秸秆、土豆皮、食用菌废弃料、大豆浸出液4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植株生物量积累和大豆叶片、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大豆植株生物量的积累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干物质积累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秸秆处理对植株生物量积累及可溶性糖含量的调控表现为最佳;大豆浸泡废水对根系作用较显著,不仅明显增加了根系干物质的量,而且对整个生育期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合成有极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