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区的重要检疫性细菌病害之一,严重阻碍柑橘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果树感病后轻者影响产量和品质,重者则造成整株树枯死,对于严重发病的产区只有将病树挖除烧毁,被称为柑橘上的“癌症”。病区内新植幼树极易感病,一旦发病就会导致树势衰弱,而成年果树感病较轻,发病后还可维持2~3年时间,但若管理不善,果园几年之内就完全失去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柑橘脚腐病,又名裙腐病、烂蔸病、褐腐病,该病可由多种疫霉属真菌侵入引起.在柑橘老产区,感病后的树体树势衰退,产量急剧下降,而且造成柑橘植株的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果品质量,已成为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  相似文献   

3.
<正>柑橘脚腐病,又名裙腐病、烂蔸病、褐腐病,该病可由多种疫霉属真菌侵入引起。在柑橘老产区,感病后的树体树势衰退,产量急剧下降,而且造成柑橘植株的大量死亡,严重影响柑橘产量和果品质量,已成为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1发病症状脚腐病多在柑橘的根颈部位的树皮开始发病,发后病斑逐步扩大,纵向扩展的速度大于横向扩展的速度,向上可蔓延至主干离地60~70厘米,向下可蔓延至主根、侧根,甚至须根;横向则最终导致根颈部呈  相似文献   

4.
正柑橘栽种过程中,树体及柑橘果实在生长发育和采后贮存期易遭受多种病害的侵染,其中真菌性病害最为严重。主要的真菌性病害有生产期的柑橘黑点病、柑橘褐斑病、柑橘炭疽病等,储藏期真菌性病害有柑橘蒂腐病、柑橘青绿霉病、柑橘黑斑病等。真菌性病害不仅影响树势生长,对柑橘品质、外观也有较大影响,对柑橘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正柑橘脚腐病,又名烂蔸病、裙腐病,是由多种疫霉真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病害。近些年由于劳力外出打工的多,不少橘园特别是老橘园,发病率明显上升。感病后,树势衰弱,产量急剧下降,有的已造成橘树大量死亡,应该引起重视。1发病症状该病一般发生在柑橘根颈部的  相似文献   

6.
<正>1柑橘黄龙病柑橘黄龙病是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柑橘最重要的一种病害。该病也叫黄梢病,因首先表现为枝梢发黄得名。又因广东潮汕地区称枝梢为龙,故称黄龙病。植株感染黄龙病后,幼龄树常在1~2 h内死亡,结果树则会因患病而衰退,丧失结果能力直至枯死,并传播蔓延,是毁灭性病害,对柑橘生产影响十分严重。柑橘黄龙病的病原是一种细菌,远距离传播靠带病苗木或接穗,田间传播媒介是柑橘木虱。1.1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7.
杨明秋 《广西园艺》2014,(3):19-20,23
调查了龙胜县柑橘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龙胜县危害柑橘的病害有56种,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有柑橘黄龙病、柑橘炭疽病、柑橘树脂病、柑橘疮痂病、柑橘溃疡病、柑橘煤烟病、柑橘脚腐病、柑橘膏药病和日灼病.  相似文献   

8.
柑橘黑斑病,其病原为Guignardia aciticarpa。又称柑橘黑星病,为我国出口预警重要病害及欧盟高度关注的检疫性病害。病原真菌或有症鲜果一旦被检出,将被禁止入境。浙江胡柚、桠柑、温州蜜橘、棍橘、本地早等柑橘品种有不同程度的感病,该病主要为害柑橘果实,在柑橘果实上表现为黑斑型和黑星型。黑斑型一一果实表面初生淡黄色或橙色的病斑,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大斑;黑星型一一在近成熟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红褐色病斑。大的病斑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降低了果品的商品性。柑橘黑斑病成为发展柑橘精品果栽培,制约柑橘出口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正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已成为柑橘重点防治的病害之一。目前浙江柑橘产区防治柑橘黑点病主要使用代森锰锌类杀菌剂,在发病严重的地区,一年使用代森锰锌6~8次。为减少用药次数,增加药剂附着力,本试验采用一种新的复配药剂30%复方百菌清浓悬浮剂,它是以百菌清为主要活性成  相似文献   

10.
柑橘树脂病。又称流胶病,因症状发生的部位和时期不同,又有“蒂腐病”、“褐色蒂腐病”、“砂皮病”、“黑点病”之称,主要危害枝干、叶片,导致枝条枯死,树势减弱,严重时整株死亡。该病是柑橘遭受冻害后发生的重要病害,常造成局部毁园和大量减产。2008年1-2月,罕见的低温冰雪冻雨天气对湘中柑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冻害,桠柑、甜橙、柚类冻害尤为严重。对此,特将柑橘树脂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利果农科学防治,减轻冻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重要病害之一,是我国植物检疫性病害.该病菌主要侵染芸香科植物,以甜橙、脐橙、酸橙、来檬等品种最为感病.据资料记载,黄岩于1955年发现柑橘溃疡病,当时属于零星发生,发生面积很少.随着甜橙类、柚类、杂柑类等一些易感病品种的逐渐引进、扩种,成年结果树的发生面积有所扩大,一般年份的发病面积约83.13hm2,严重年份可达133.3hm2.  相似文献   

12.
正丽水市莲都区地处浙西南山区,柑橘产业是其主要水果产业之一,目前全区柑橘种植面积2333.3hm~2。近年来,因柑橘产业效益连年低下,橘农不愿投入,造成管理松懈,进而导致柑橘木虱、柑橘黄龙病和柑橘黑点病逐渐流行,严重影响当地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柑橘自坐果后至8月下旬均可感病。6月初至7月中旬病情增长最快,主要为  相似文献   

13.
正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裂皮病可侵染柑橘类植物的许多种和品种,病状反应有很大差异。其中大多数砧木品种如酸桔、红桔、甜橙、酸橙、粗柠檬等均无可见病状。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则病状明显,受害严重。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病状表现,田间植株出现树皮开裂所需的时间一般是在定植后4~8年。  相似文献   

14.
正柑橘裂皮病是由柑橘裂皮病类病毒引起的重要柑橘病害之一。裂皮病可侵染柑橘类植物的许多种和品种,病状反应有很大差异。其中大多数砧木品种如酸桔、红桔、甜橙、酸橙、粗柠檬等均无可见病状。以枳、枳橙和黎檬作砧的柑橘植株则病状明显,受害严重。带病苗木在苗期无病状表现,田间植株出现树皮开裂所需的时间一般是在定植后4~8年。  相似文献   

15.
琯溪蜜柚黄龙病的田间诊断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中国有柑橘栽培的19个省(区)中已有11个遭受黄龙病为害。在柑橘类中至今未发现抗黄龙病品种与穗砧组合,但品种问抗性有差异。桠柑、蕉柑、福橘感病后迅速衰退;温州蜜柑和甜橙相对耐病;柚类与金柑较耐病。枳(Poncirus trifoliata)感病不表现症状,但无助于改变接穗的抗性。黄龙病病原被认为是一种分布限于韧皮部筛管细胞且难培养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国内外虽有成功培养的报道,但均未获得广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组合对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树脂病是柑橘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病害,该病造成果实表面严重的黑点污损,从而给果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大部分重度感染的柑橘只能用于加工,而价格只有柑橘鲜果市场上的1/5,而即使轻度感染的,由于外观品质的下降,价格也受到严重影响,对于果实上造成的病斑一般称之为黑点病。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05年以来,永春县芦柑产区黄龙病开始蔓延,其危害范围广、势头猛,由低海拔果园向高海拔果园迅速扩散,发病后幼树1~2年内死亡,成年树3~5年枯死或丧失结果能力,且传播速度极快,主要靠柑橘木虱传播。永春芦柑是享誉海内外的我国地方柑橘优良品种,其出口量和国家数均曾名列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芹菜早疫病,是湖南芹菜上的常见和较严重的病害,重病地区往往造成绝收。一、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最初呈现黄绿色水渍状斑点,后发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病斑,4~10毫米左右,边缘褐色,不明显。病斑不受叶脉限制,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叶片干枯死亡。茎和叶柄上病斑椭圆形,灰褐色,稍凹陷,发生严  相似文献   

19.
今冬,长江流域地区柑橘遭受了低温冻害,一些地方的极端低温达到零下3~5℃。低温冻害是诱发树脂病的主要原因,在冬季气温低的柑橘产区,病菌常在寒潮冻伤树体后乘虚而入。在下年温度适宜、多雨湿度大时,病害便严重发生。一般发病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2012年冬季,在低温冻害的影响下,柑橘普遍遭受3级  相似文献   

20.
正柑橘疮痂病又称"癞头疤",是宽皮柑橘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柑橘嫩叶、梢、花和果实,引起落叶、落花、落果、嫩梢生长不良,病果常小而畸形,外观难看,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了柑橘种植的经济效益~([1])。浙江省衢州市2007~2017年十余年发生偏轻,但近年来发生逐渐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