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大豆行间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指在高寒地区有深松基础地块,利用机械进行行间覆膜,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定位喷药灭草,苗间拾膜及联合收获等技术为核心的保护地栽培措施,从而达到增温、抗旱保墒致增产的提质增效技术。是继大豆垄三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后又一重大增产技术,是大豆种植技术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一种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农艺农机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具有蓄水保墒、提墒、增温、防草、抗旱、增产等特点,是特别适合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的一套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与三垄栽培技术相比用种量降低25%,除草剂用量减少40%,产量提高30%以上,比其他普通栽培技术增产2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与整地1.1选地。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适宜选择有深松基础、排水及渗透性良好,土壤肥力中等的平川地,合理轮作,  相似文献   

3.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机械化技术,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结合的一项高产、优质、高效机械化新技术,具有保墒、提墒、保肥、抗旱、增温作用,能够加速大豆生长发育,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缓解和降低大豆重迎茬给大豆产量、品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诸多优点,是一项既可大幅提高大豆单产,又能显著改善大豆品质的新技术,是实现大豆提质、增产、增效的新的栽培模式,是继大豆垄三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后又一重大增产技术,是大豆种植技术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勤得利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豆单产再上新的台阶,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行距为130cm大垄,在垄上采用60cm膜覆膜,膜两边的苗带距膜5cm以内种植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在总结和吸收大豆行间覆膜、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大豆"深窄密"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大豆生育期降水不均的生态特点,而形成的高产栽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225kg,比未覆膜大豆增产30%以上。一、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高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受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2010年各农场科技园区进行了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为大豆覆膜栽培选出适宜的高产品种,使我场的大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针对目前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以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墒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大豆行间覆膜技术采取平播(或起垄)覆膜,膜外侧播种的栽培措施,苗带为单行精量点播,膜内施肥。大豆苗期机械中耕管理,只采取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管理。覆膜大豆具有保墒、提墒、抗旱等特点,解决了黑龙江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针对目前大豆种植区域逐年干旱与东北主产区低温冷凉而提出的大豆抗旱综合配套高产技术。以杆强品种为突破口与覆膜提墒精华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分为平播行间覆膜与大垄垄上行间覆膜两种技术模式。大豆行间覆膜技术采取平播(或起垄)覆膜,膜外侧播种的栽培措施,苗带为单行精量点播,膜内施肥。大豆苗期机械中耕管理,只采取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  相似文献   

9.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抗旱防涝、耐低温、促早熟等诸多优点。本文论述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优点和主要技术措施,以其在适宜地区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增产替力。  相似文献   

10.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是大豆高产栽培、高产创建活动中一项关键成型技术。多年来,由于很多种植户使用的是非环保地膜,地膜回收不彻底,造成白色污染严重,制约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即在上一年秋整地、施肥的基础上,选用优质适宜品种、平地播种不起垄,然后用六行或八行大豆覆膜机械将地膜覆在苗带与苗带之间,而不是直接覆盖在苗带上,易操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黑河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提墒和保墒,充分利用地下水,满足大豆生长需要。阐述了大豆行间覆膜技术的增产机理、注意事项,并介绍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种植密度、平衡施肥、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3.
浅述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黑龙江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针对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所采取的以地膜为载体,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新栽培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具有抗旱、增温、保墒、提质、增产、增效、集雨以及防终霜冻害的作用,是北方寒地旱作农业的又一项创新性综合栽培新技术。与平作行间覆膜相比,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更适于生育前期干旱,后期雨水较多的地区。1、整地1.1整地方法: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壤水份适宜时进行联合整地或浅翻深松整地,严禁湿整地,采用浅翻深松,深度35厘米以上,耙地两遍,耙深15~18厘米,平地~遍,10月20日前起垄,垄宽135厘米。1.2质量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表平整,达到播种状态,秋起大垄,必须配带垄体整形器,垄  相似文献   

14.
克东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大豆是克东县主栽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也是克东县种植业生产上农民增收的主导作物.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提高大豆单产、优质、绿色环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1 大豆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1.1 选地及选茬 选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岗坡地,低洼易涝地不适宜进行行间覆膜栽培.茬口选择麦茬或非豆科作物茬口即可.  相似文献   

16.
大百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针对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所采取的以地膜为载体,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新栽培模式.它的特点是:具有抗旱、增温、保墒、提质、增产、增效、集雨以及防终霜冻害的作用,是北方寒地旱作农业的又一项创新性综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豆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近两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选择适宜的覆膜栽培品种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大豆大垄行间覆膜可使土壤温度提高3-5℃,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大豆行间覆膜技术可以土壤墒情,促使大豆早发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病能力强,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并能促早熟,免收早霜危害,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入挖掘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的增产潜力及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根据黑龙江垦区气候生态特点,在黑龙江东部第三积温带温暖气候区,采用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研究全程机械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下的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较小垄密模式增产48.4%,增加经济效益911.20元/hm2,增产、增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大豆行间机械覆膜技术是提高地温、抗旱保墒、保肥、控制杂草、改善品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增效十分显著的农机化新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新技术采用“平播行间覆膜”的方法,即在上一年秋整地、施肥的基础上,选用优质适宜品种、平地播种不起垄,然后用六行或八行大豆覆膜机械将地膜覆在苗带与苗带之间,而不是直接覆盖在苗带上,易操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