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观察鱼体表。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有时眼睛也充血,剥开皮肤时,病情轻的肌肉呈不同程度的点状充血;病情严重的,全身肌肉呈深红色,则为出血病。病鱼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末端腐烂,鳍条裂开,则为赤皮病。肛门红肿,发炎充血,为肠炎病。病鱼尾柄及腹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水温较低,鱼群活动减少,鱼病发生相对较少,因此鱼病防治极易忽视。其实,冬季也是鱼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如果不加防范,就会给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1.赤皮病该病由荧光假单胞菌侵染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病鱼反应迟钝,浮游于水面。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防治方法: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强力菌毒杀"50毫升全池泼洒,预防效果良好;治疗时,每亩水面平均水深  相似文献   

3.
鱼赤皮病,又名赤皮瘟或擦皮瘟。鱼体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组织有时也被破坏(亦称蛀鳍)。鱼的上下颚及鳃盖部分充血,出现块状红斑,鳃盖中部有时色素消退或烂去一块,以致透明。有时鱼的肠道亦充血发炎。  相似文献   

4.
成训妍 《新农村》2008,(7):24-24
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剥开充血皮肤,肌肉呈点状充血,全身肌肉呈深红色,为出血病;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末端腐烂,鳍条开裂,为赤皮病;肛门红肿、发炎、充血,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为打印病;部分鳞片及胸鳍基部发炎红肿,  相似文献   

5.
病原 赤皮病又称出血性腐败病,其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或机械损伤、冻伤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时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6.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生病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因而治疗也较麻烦,所以在治疗上要有针对性并做出正确的诊断。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相似文献   

7.
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种病并发时,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部分烂掉;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离或脱落,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末端腐烂.下面介绍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 1 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g/m~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g/m~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 水霉病:病鱼的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最后使鱼体组织坏死,负担过重,流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  相似文献   

9.
一、常见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1.检查鱼体体表。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  相似文献   

10.
<正>1.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  相似文献   

11.
<正>一是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体表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则为  相似文献   

12.
<正>(续第2期第18页)三、常见疾病防治1.赤皮病该病一年四季发生,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症状:病鳅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全身,尾鳍、胸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并溃烂,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游动迟缓,不摄食,随后死亡。防治:1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有效氯30%)1克对水全池泼洒,4~6个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3克磨碎后开水浸泡);2每  相似文献   

13.
<正> 1.水霉病。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病鱼运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因衰弱而死亡。防治方法:①防止鱼体受伤。②池塘在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消毒。③用20毫克/千克的碱性品绿溶液,在水温10~18℃时洗浴鱼体20~30分钟,可有效预防鱼类水霉病。④每立方米水用五倍子2克煎汁全池泼洒。⑤每667平方米用菖蒲叶2.5~5千克、食盐0.5~1千克,再加入12~20千克人粪尿全池泼洒。 2.赤发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鱼体两侧和腹  相似文献   

14.
惠恩举 《新农业》2006,(5):38-38
早春温度低,鱼种和成鱼易患白云病.病鱼体表多呈灰白色和淡青色.病原体吸收鱼体营养,分泌毒素,在头部、鳍条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米汤状浆膜,肉眼可见.这种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晚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这种病菌除寄生在鱼体伤处的皮肤内,还可寄生在受伤的鳃丝上.患了白云病的鱼类体质瘦弱,见人后反应迟钝或无反应,鱼病严重时肠道壁微血管充血,鳞片脱落,肌肉腐烂,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 黄鳝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抗病能力很强,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投喂的饵料多,环境变化较频繁,也很容易生病,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 腐皮病。该病是由于养殖环境恶化,鳝体受伤,荧光假单胞菌侵入所致。病鳝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充血发炎,呈现许多大小不同的红斑,腹部两侧皮肤糜烂,烂成  相似文献   

16.
赤皮病与疖疮病疖疮病的初期与赤皮病有相似之处。相同点: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不同点:赤皮病病鱼体表成片充血、鳞片脱落,常与肠炎、烂鳃并发,成为流行病,疖疮病的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疖疮病仅在皮肤局部小范围内充血发红,而且病灶向外突出,不引起流行病。  相似文献   

17.
大鲵赤皮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工养殖大鲵发生的“赤皮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人工感染试验,鉴定出该病的致病菌为1-型荧光假单胞菌,发病大鲵表现症状为全身肿胀,呈充血发炎的红斑块和化脓性溃疡。菌株对链霉霉,氯霉素,氟哌酸,庆大霉素,“鱼病康-I”均高度敏感。治愈率为93.4%,养殖中铒料加入“鱼病康-I”,可防治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鱼类卵甲藻病俗称打粉病、白鳞病,发病时间长,感染快,死亡率高.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小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及鳃内,白点之间有充血的红色斑点. 病鱼食欲减退,游动迟缓,呆在水面,体表白点逐渐连接成片,像外裹一层白粉,并越积越厚.粉块脱落处发炎、溃烂,易感染水霉病,最后鱼体消瘦,导致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9.
2.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极不明显充血,称“红鳍红鳃盖”型,一般在较大的(13~15厘米)的鱼种中出现。3.病鱼以肠道充血为主称“肠炎”型,这种类型一般在大小青鱼种中都可见到,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由于该病的症状复杂,有时可同时出现2种,甚至3种出现在同一条病鱼体上,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混合发生,容易与其他细菌性鱼  相似文献   

20.
(一)病因 鲤鱼白云病是由于恶臭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鲤鱼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在鱼体表覆盖一层粘液.通常在水温6~18℃、稍有流水、水质清瘦、溶氧充足的网箱养鱼及越冬池中发生和流行,而且多伴有竖鳞病、水霉病的发生,病鱼死亡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