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灌南县葡萄生产中常见的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和葡萄白腐病几种病害,列出了病原菌、症状特点以及发生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在内的具体防治方法。其中农业防治包括检疫、加强田间管理、避雨栽培等措施,化学防治的原则是立足预防,全程控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2.
葡萄在我国大部地区均能种植,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但葡萄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高温、多雨、潮湿的气候和种植感病品种是葡萄病害多发和重发的主要原因。葡萄病虫害包括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房枯病、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透翅蛾、吸果夜蛾等。 根据葡萄病虫发生特点,在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时,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最佳防治时期、高效施药技术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了解农药毒性,使用选择性农药时,减少对人、畜、天敌的毒害以及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霜霉病(Psylla ChinensisYanget Li)是葡萄的多发性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经常造成大量落叶,在我国葡萄栽培区普遍发生,一般造成葡萄减产20%~30%,重者达50%,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果农在生产中一般采用甲霜灵、杀毒矾、乙磷铝和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导致病害已对这些药剂产生了抗药性。吡唑醚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广泛的杀菌效  相似文献   

4.
葡萄白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和流行,是直接为害葡萄品质和产量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造成产量损失多达20%~50%,严重者高达80%以上,甚至绝产.有些种植户任意加大药剂浓度或使用次数,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不仅提高了葡萄生产成本,污染了果实,而且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应按下法做好无公害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葡萄穗轴褐枯病、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几种病害往往混合发生,严重影响葡萄生产。为找出有效的防治药剂,我们在小面积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80%必得利(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在果树栽培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与到各种各样的果树病害我们对果树上的各种病害进行防治时,又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杀菌剂。认识和了解杀菌剂分类及其作用,对今后果树病害防治药剂的选择和使用上将有很大的帮助。杀菌剂是一种对真菌、细菌、或病害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剂,根据药剂的性质和作用可分为:1保护剂在病菌尚未到达寄主植物上或尚未侵入寄主之前,施药于植物表面以防止病菌孢子萌发或杀死正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解决果农在毛葡萄病害防治中存在盲目使用化学药剂,造成成本高、防效低和污染重的现象,研究了毛葡萄全生育期病害有效防控实现毛葡萄高产稳产的技术。【方法】以毛葡萄生长发育期为切入点,根据各时期病害发生的特点而增减、更换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措施。【结果】在水源试验区不同病害的盛发期综合防控措施试验区毛葡萄病害发病率均低于对照区。其中毛葡萄霜霉病试验区发病率为9.0%,显著低于对照区的发病率56.0%;穗轴褐腐病试验区发病率为25%,而对照区发病率则为47.3%,两者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穗轴溃疡病试验区的发病率比对照区降低23%;在供试的6个试验区实现毛葡萄分别增产52.88%、47.29%、47.96%、51.02%、57.46%和33.90%。【结论】本研究提供的毛葡萄病害综合防控措施能够对毛葡萄全生育期病害有效防控,实现毛葡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有哪些方法?王迪轩:首先,选用抗耐病品种、培育壮苗是提高蔬菜抗性的基础,大多数病害的发生都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其次,良好的栽培技术是蔬菜生长健壮、减少病害的关键。嫁接栽培可以较好地预防土传性的真菌病害,垄作、配方施肥、温湿度控制等管理措施对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也很有帮助。病害发生后的最有效防治方法就是使用药剂。防治真菌性病害时,要根据所发病害选择特定药剂,如黄瓜霜霉  相似文献   

9.
葡萄白腐病药剂防治技术任耀全(济宁市郊区农业局272133)葡萄白后病是鲁西南葡萄主要病害,每年均严重发生,尤其结果期雨量大的年份,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并且植株早衰影响次年产量。对该病害的防治习惯于单一应用药剂保护,防效差,病菌...  相似文献   

10.
葡萄霜霉病·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的药剂。[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中,防治葡萄霜霉病设6种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设3种药剂,于2种病害发生初期每隔7d施药1次,共施3次,施药后7~10d统计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分析防治效果。[结果]6种药剂中,烯酰吗琳、灰霜特、金雷多米尔和灭菌成对葡萄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在霜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灰霜特防病效果最好,在发生较轻的地区,烯酰玛琳和金雷多米尔防效最好.其次为灭菌戍。供试的3种药剂均能较好地防治葡萄白粉病,在白粉病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三唑酮防病效果最好,白粉病发生相对较轻的地区,阿米西达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敌力康。[结论]该研究为这2种病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农作物杀菌剂在农业生产中是一种使用较普遍的病害化学防治方法.杀菌剂使用技术要求高于杀虫剂,所以掌握起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使用杀菌剂时,一定要掌握下面几条原则方可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几种农作物杀菌剂的施用方法。1.对症下药在选择药剂时,首先要诊断农作物发生的病害,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不是所有杀菌剂对任何病害都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各地葡萄的普遍栽培,并且发展面积在逐渐扩大,如何防治葡萄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种病害已成葡萄生产的当务之急,目前为害葡萄的各种病害已近百种,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有的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全园葡萄绝产。所以对一些检疫性葡萄病害的预防和防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也是在葡萄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北方葡萄生产中为害葡萄最主要的3大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在生产中发现葡萄黑痘病对葡萄的为害也很重,在生产中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对每一种病害都进行单独防治既不现实,也会劳民伤财,极大地浪费了生产投入。如何能够综合防治这几种主要病害,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多年对这几种病害的研究预防及防治经验,特写此文,以供广大种植户在葡萄生产中推广应用。要想达到综合防治良好效果,应该从预防上开始,即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为原则,做好预防工作贯穿整个生产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卢天啸 《河北农业》2010,(11):28-29
<正> 葡萄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褐斑病(小褐斑病,大褐斑病)、白腐病、炭疽病及灰霉病等。其中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合称为三大病害,是每一个葡萄园每年都必须药剂防治的病害;褐斑病为个别葡萄园发生较重的病害,严  相似文献   

14.
<正>霜霉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早枯早落,对树势和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常规药剂的滥用,使其产生了抗药性,加之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找一种安全、高效、低毒防治霜霉病的新型药剂,我们通过试验,评价"德双"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确定最佳使用剂量、防治时期及对葡萄的安全性,为该药剂今后大面积推  相似文献   

15.
葡萄白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和流行,是直接为害葡萄品质和产量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造成产量损失多达20%~50%,严重者高达80%以上,甚至绝产。有些种植户任意加大药剂浓度或使用次数,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不仅提高了葡萄生产成本,污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曲靖市红提葡萄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为了明确葡萄病害虫种类、危害及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定点调查为主、辅以普查的方法,发现曲靖市葡萄主要病害是黑痘病、白粉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等,主要虫害是蚜虫、蓟马。应以加强栽培管理、创造利于植株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植株抗性为基础,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防控。在使用药剂防控的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植株生物体量的变化适当调整药剂用量。  相似文献   

17.
陈建明  孙裕建  周小军  朱丽燕  杨德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62+5653-5462,5653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葡萄白粉病的药剂。[方法]在防治葡萄白粉病田间小区试验中,设8个处理,于病害发生初期每隔10d施药1次,共施3次,药前进行基数调查,每次药后10d调查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SC使用剂量为2500和3000倍时,末次防效为78.6%和75.5%,与各对照药剂防效相当,对葡萄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葡萄安全。[结论]生产上使用42.5%吡唑嘧菌酯·氟唑菌酰胺SC2500~3000倍液可有效防治葡萄白粉病。  相似文献   

18.
南部山区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病是我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多年来连续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很大影响。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剂很多,农民在防治药剂选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指导农民选择药剂,有效控制条锈病危害,现选择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3种我区常用的防治小麦条锈病药剂进行试验,为指导大田防治提供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哈密鲜食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品种逐年增加,农田生态环境改变,葡萄病危害加重,使主产区葡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其中,葡萄白粉病是危害哈密地区葡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以往对葡萄白粉病没有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病害在田间的消长规律没有掌握,病害发生后,给防治带来很多困难.生产上多用粉锈宁等老农药品种,防效很低,使用次数高达7~8次,葡萄产品农药残留过重,不能食用,导致葡萄生产面临危机,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针对葡萄白粉病发生蔓延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进行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病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山东胶东半岛地区酿酒葡萄生长期主要病害有6种,包括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酸腐病以及褐斑病;其中炭疽病是主要病害,发病严重的病果率达35.63%,个别地块有绝收现象;褐斑病只在个别地块中发现;酸腐病和霜霉病在葡萄生长后期加重;炭疽病严重的地块酸腐病也严重。病害防治主要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药剂种类以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多菌灵及福美双为主;整个生长季施药普遍在14~15次,最多可达17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