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甘蔗间种玉米得不偿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有人主张间种,套种,即将专种黄豆、花生的地改为玉米地问黄豆、花生,甘蔗地间种玉米等。目前,全区甘蔗种植40多万公顷,仅此一项,其间种的玉米收入就很可观。主张和意见已非常清楚了,把我区增产粮食途径之一寄托在甘蔗间种玉米上,但没有或很少考虑到,甘蔗问种了玉米.对甘蔗单产提高有多大的影响。现在就这些问题提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
甘蔗地间种绿豆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既可保证原料的供应和产业优势,又可增加农民种植效益。从甘蔗间种绿豆生产的蔗地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绿豆收获、甘蔗中后期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甘蔗间种绿豆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柳江县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其所采用的甘蔗良种、植期、种植密度,耕作措施、施肥方案、抗逆和防虫除草措施等。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湛江市甘蔗生产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湛江市甘蔗生产发展的成功经验作了简要的介绍,主要可归结为领导重视、组织完善、措施得力、政策到位,技术先进;同时与海南省的甘蔗生产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海南省甘蔗生产落后的原因,并提出发展海南省甘蔗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甘蔗栽培过程中,施用不同剂量美国美施有机腐殖酸活性营养素,能提高甘蔗萌发率和分蘖率,促进根系的发展,加快甘蔗生长速率,增加有效茎,防止早衰,提高甘蔗产量和蓄茎糖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甘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为旱地甘蔗,由于甘蔗生长期长,生长季节内降水分布不均衡,加上我国多数蔗区农业水利条件较差,难于满足甘蔗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供应。本文调查了水分与甘蔗的生长发育的关系,总结出一套甘蔗抗旱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要求,甘蔗糖业自身的特点,建设甘蔗基地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原料甘蔗生产基地的必要性,并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基地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甘蔗宽窄行种植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甘蔗糖份的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试验对甘蔗萌芽、分蘖、株高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甘蔗宽行双行种植比窄行单行种植有效茎数明显增加,因而甘蔗增产显著,糖份差异不大。因宽行双行植间套种花生、矮生甜玉米,多收了一选作物,因而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9.
昌宁县2001年结合西部开发,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蔗糖业,改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低水平、低效益的落后状况,建设“吨糖田”基地1333.3hm^2,2001-2002年榨季实际完成面积1343.76hm^2;甘蔗有效茎数达113565条/hm^2,茎长227.17cm,单茎重1.08kg,产量122.25t/hm^2,甘蔗含糖分15.1%,实现了667m^2产“吨糖”的目标。本文结合我县蔗区特点,总结甘蔗“吨糖田”的规范化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相蔗学的探讨王鉴明(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研究所510316)编者按:过去在甘蔗育种栽培中,都有根据甘蔗株形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育种上不要株形散生的,在栽培上有看蔗施肥等,现在王鉴明教授提出相蔗学,是把过去的零零星星资料系统化,指导甘蔗生产,希望大家...  相似文献   

11.
宿根甘蔗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  陈凯  黄毓芬 《中国糖料》2004,(2):22-24,27
研究了宿根甘蔗的生长特性和产量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宿根甘蔗具有发株早、生长快、成熟早、榨季早期蔗茎较长的优势。指出了宿根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有效茎数少,其次是蔗茎较短。还重点分析了ROC16和ROC22两品种的植株生长、苗数消长及产量结构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罗凯 《中国糖料》1999,(3):49-50
所谓甘蔗四季栽培技术, 就是使甘蔗一年四季都可栽植和收获的技术。研究甘蔗四季栽培技术具有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提高制糖设备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等重要意义。实现甘蔗四季栽培的设想可以通过培育品种、控制水肥管理、施用激素或微量元素等途径来实现。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循序渐进,边研究边应用的原则,使阶段性成果及时转化,效益及时发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云南省甘蔗栽培管理专家系统主要组成模块、逻辑结构,包括甘蔗栽培咨询模式、管理咨询块、病虫咨询模块的详细工作原理和功能的实现。该系统适合云南蔗区特点,易学易用。  相似文献   

14.
黔西南州是贵州省甘庶主产区,为把糖业生产培育成支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本州已相继建成日榨500t、750t、1000t3个中型糖厂,为保证糖厂对原料的需要,必须抓好甘蔗原料生产。鉴于我州适宜种蔗区域旱坡地多,平坝地少,甘蔗主要是埋坡地种植和冬春干旱的特点,在总结我州甘蔗生产的经济才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旱坡地甘蔗丰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15.
限制寒冷蔗区春植甘蔗高产的诸多因子中,因缺苗断垄造成甘蔗基本苗不足是甘蔗减产的主要因素。蔗区的耕作习惯、施肥水平、品种结构、栽培模式等都通过影响甘蔗的产量构成(有效茎数和单茎重)而影响甘蔗高产。本文就多年来的甘蔗栽培过程中,对制约我区甘蔗高产的瓶颈因子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比较常规耕作与减耕耕作栽培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减耕植的甘蔗株高,产量及产量略高于对照,而甘蔗有效茎,单茎重及糖分变化不大,但缩短了栽培流程,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土壤流失,甘蔗减耕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项目,我们于1993-1994年开展了旱地甘蔗深沟、板土、镇压的抗旱保水栽培试验研究。据昌宁县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新植蔗每公顷增产21-22.2吨,宿根蔗增10.46吨,增糖0.5%。此项栽培技术具有抗旱、保水、延长宿根年限、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含糖量的明显效果,是适合云南旱地甘蔗推广的一项高产、高糖重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徐闻县20年来甘蔗糖分偏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品种、施肥、栽培管理和原料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针对地提出提高甘蔗糖份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工成本、地租等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导致甘蔗效益逐年减少。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甘蔗效益是当前甘蔗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采用文献数据、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甘蔗间套种玉米历史和现阶段主要模式进行差异分析。宿根蔗间套种玉米主要有每行间种和隔行间种二行两种模式,且宿根蔗间套种模式当前只能靠人工操作,规模化发展难度大;新植蔗间套种玉米的主要方式有等行距每行种植、等行距隔行种植、宽窄行间套种(宽行2.4~3.2米)等模式,但是等行距间套种无法机械化种植难以推广,而宽窄行间套种模式适合机械种植但严重影响单位面积甘蔗苗数;甘蔗轮作玉米能实现机械化种植和管理,但是只能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因此,选择适合的间套种品种和合理种植模式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余兴华  杨清辉 《中国糖料》2012,(2):75-77,80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在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甘蔗与水分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研究有关甘蔗抗旱栽培文献的年限分布及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揭示我国甘蔗抗旱栽培的研究现状,取得的成绩,旨在为甘蔗的抗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