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植株的培养过程,果树的花药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一个主要方法,本文针对于果树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相关内容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植株的培养过程,果树的花药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一个主要方法,本文针对于果树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相关内容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讷16、克新13、克新17、克新18、花525和波C共6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基因型、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蔗糖对马铃薯花药培养的影响,并对马铃薯花药再生植株进行了细胞学、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的观察与鉴定。结果表明,基因型中波C和讷16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MS+NAA0.5 mg.L-1+2,4-D0.5mg·L-1+KT0.5 mg·L-1适合愈伤组织的形成;分化培养基为MS+NAA0.2 mg·L-1+6-BA2.0 mg.L-1+ZT1.0 mg·L-1;蔗糖浓度为6%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移栽的双单倍体植株在生长势、叶色、薯型等性状与对照相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果树花药培养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对果树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花药培养与胚胎发生、花药培养的影响因子以及再生植株的起源等内容.应用花药培养技术是果树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了果树花药培养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6.
植物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花药培养的意义、影响花药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及当前花药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作者认为:花药培养应加强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拓宽花药培养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草莓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莓花药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BA0.5毫克/升+2,4-D0.25毫克/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29.17%;添加BA2.0毫克/升+2,4-D1.0毫克/升,诱导率125%。同一培养基,不同基因型草莓品种诱导率相差很大,“西班牙”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比“丰庆”提高82.29%。草莓花蕾直径在3-5毫米,花粉发育为单核期的诱导率比花蕾直径在6毫米以上,花粉发育为初双核期的高6倍左右。  相似文献   

8.
石刁柏的花药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9.
用甘草单核靠边期花药离体培养,在多种培养基上诱导出傅愈伤组织。高浓度蔗糖有利于雄核发育,愈伤组织染色体数8,证明其为单倍体。经转代培养后分化出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草莓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细胞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取花粉发育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培养初期花粉细胞和花药其它组织的细胞学变化连续观察结果表明,尽管培养初期少数花粉启动分裂,但分裂几次后均趋向解体。本研究的花药再生植株均起源于花丝断裂处的体细胞。采用染色体计数和DNA组分测定2种方法对43个再生株系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其中39个株系为八倍体(2n=8x=56),4个株系为十六倍体(2n=16x=112),未获得与花粉染色体倍性相同的植株。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花药培养育种中花粉植株群体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花药培养育种中花粉植株群体规模探讨刘保申(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张建军,殷丽青,杨晓艳,章振华(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关键词水稻;在药培养;加倍单倍体;花粉植株;群体规模中国法分类号:S511.1INQUIRINGINTOTHE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国内外植物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影响花药培养的诸多因素,并指出了当前花药培养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茶树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采用9个茶树品种,但仅在福云7号的花药培养中诱导形成植株。接种花药的小孢子发育期为单核中晚期。供试花蕾经5℃处理48小时。诱导愈伤组织用 N_6基本培养基附加激动素(KT)2.0mg/l,2,4-D 0.5mg/l,谷氨酰胺800mg/l,丝氨酸100mg/l。分化培养基为 N_6附加玉米素(Ze)2.0mg/l,腺嘌呤20.0mg/l 和水解乳蛋白10.0mg/l。形成芽苗后转入含有0.1mg/l IAA 的 N_6培养基诱导长根。愈伤组织诱导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为20~25℃。器官分化培养转移到光照与黑暗各12小时的条件下。小苗已成功地移植于田间。其根尖染色体检查结果有单倍体和亚倍体,但未见二倍体植株。还对单倍体植株和亚倍体植株的植物学形态特征进行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辣椒花药培养的研究概况,对影响辣椒花药培养的各主要因素,如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状况、花药发育时期、预处理、培养基及其成分、培养条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另外,针对辣椒花药培养机理作以简单介绍,对辣椒单倍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把处于单核靠边期的桔梗花药接在6种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把诱导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试图得出单倍体植株.结果表明:诱导率最高的培养皋组合是N6+2,4-D0.2mg/L+6-BA1.0mg/L,诱导率为89.6%;在N6+16-BA1.Omg/L+NAA0.5mg/L的分化培养娃上最高分化牢可达58.4%:经根尖胜片榆查染色体数日结果,分化的绿苗中弱小的植株足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草莓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8℃预处理3d,草莓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4.8%,显著高于处理5d(46.5%)和不经低温处理(40.3%)的诱导率。22℃和25℃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1.30%和68.36%,前者的愈伤组织优于后者。激素组合BA 0.2mg/L+KT 1.0mg/L+NAA 2.0mg/L的出愈率达61.57%,且愈伤质量较好。黄绿色颗粒状、绿色致密、淡黄色蓬松等3种愈伤组织分别占11.5%、49.0%、39.5%。愈伤组织在激素组合ZT 2.0mg/L+BA 0.5mg/L+NAA 0.2mg/L中的分化率最高,可达11.28%。生根培养后,花培植株生根率达98%。[结论]得到了草莓花药培养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7.
草莓‘甜查理’和‘章姬’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草莓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以草莓栽培品种‘甜查理’和‘章姬’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花序以及激素种类和配比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花蕾表面湿润状态较自然状态下更能提高草莓花药愈伤的诱导率,最佳处理时间为72h;北京地区越冬栽培的草莓第1、2花序的花药较第3、4花序花药具有更好的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愈伤诱导效率最高达到91.67%,‘章姬’为87.28%;筛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最高分化率达到19.10%,‘章姬’为10.59%。共获得花药培养植株688株,其中‘甜查理’445株,‘章姬’243株。‘甜查理’再生植株中八倍体(2n=8x=56)、四倍体(2n=4x=28)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0.43%和7.62%,其他为非整倍体植株。‘章姬’再生植株中八倍体和四倍体植株所占百分比分别为93.42%和4.32%,其他为非整倍体植株。建立了草莓花药培养高频诱导体系并获得了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8.
草莓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莓(Fragaria ananassa,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七大水果之一。我国草莓生产近年来发展很快,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因此草莓遗传育种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了,而花药培养在遗传育种学中意义重大。自从Guh。和Maheshwari(1964)首次报道毛蔓陀罗(Datura metel L.)花药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以来,花药培养已成为获得单倍体及纯合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潍县青和喜诺晓萝卜为试材,针对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活性炭和NO3^-/NH4^+,以改良Keller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潍县青适宜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15%活性炭的基本培养基,喜诺晓萝卜的适宜诱导培养基为NO3^-/NH4^+为2:1的基本培养基。并据此建立了两种青萝卜的花药培养体系,扩大了可以应用花药培养技术的萝卜基因型范围。  相似文献   

20.
小白菜花药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花药培养方法,研究胚状体发生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有10个基因型诱导得到胚状体.最高的出胚率达到18.31%;适宜浓度的活性炭可以促进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中添加谷胺酰氨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1.0%的琼脂浓度为胚状体继代培养最适宜的浓度,MS 1.0%琼脂为小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最适宜的培养基.不同透性的封口膜对小白菜生根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