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国内8个不同产地采集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edia枝条和林下土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紫杉醇(taxol)和10-脱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10-DAB)质量分数,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土壤的矿质元素及肥力结构等。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和10-DAB质量分数差异很大,紫杉醇有随北纬纬度增高而递减的趋势;紫杉醇和10-DAB与多数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紫杉醇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北纬纬度呈显著负相关,10-DAB与土壤矿质元素钴和锰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紫杉醇与10-DAB之间不存在相关性(r = - 0.197);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紫杉醇质量分数的回归方程。推测: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醇及其衍生物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与红豆杉属其他种相似,受生长必需环境因子影响明显。图2表3参23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喀斯特适生植物土人参光合作用日进程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为土人参的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 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土人参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一天中,土人参气孔导度(Gs)为3峰曲线;胞间CO2摩尔分数(Ci)大致为“V”字型曲线;蒸腾速率(Tr)为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光能利用效率(LUE)早间最高,总体上逐渐下降。土人参净光合速率(Pn)日进程大致表现为双峰曲线,第1峰(峰值9.82 μmol·m-2·s-1)出现在9:00左右,第2峰(峰值9.25 μmol·m-2·s-1)出现在16:00左右,光合“午休”现象较为明显。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土人参Pn与空气相对湿度(RH)、GsTr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显著正相关,而与Ci显著负相关;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因素;GsCiTrPn的关键影响因子,Gs影响最大,CiTr次之。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处理后油菜苗在低温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多效唑提高油菜抗寒性的生理机制,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7号和秦优33为材料,研究多效唑处理油菜苗在低温胁迫下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油菜5~6叶期时在叶面喷施150 mg·L-1多效唑可以显著减缓受低温胁迫的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的下降幅度;多效唑处理的秦优7号和秦优33的叶绿素含量、PnGsTrLs分别比对照高22.90%和24.20%、18.13%和20.71%、29.16%和50.00%、13.00%和29.19%、48.00%和27.59%。多效唑还可以降低油菜在低温胁迫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从而维持叶片质膜的稳定性,增强油菜的抗寒性。总之,在油菜苗期喷施多效唑能缓解低温胁迫对油菜的抑制影响,促进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的生长,减缓低温对其伤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腐植酸(HA)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光合参数与内源激素的影响,为燕麦的抗旱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燕麦品种‘燕科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75%)、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45%)、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30%)3个水分条件下喷施HA,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干旱胁迫下喷施HA后燕麦株高、单株叶面积、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燕麦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喷施HA后燕麦株高和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增加;叶片PnGsTr显著提高,而Ci显著降低;IAA、GA和ZR显著增加,而ABA显著下降;上述指标均以重度干旱胁迫时喷施HA效果最优。PnTr分别与IAA、GA和ZR极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Ci与IAA极显著负相关;Gs与ZR和GA极显著正相关,与IAA显著正相关,与ABA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可以通过调控叶片光合参数和内源激素含量,延缓燕麦衰老,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4种光质处理对杉木幼苗的光合参数的影响,以1年生的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光质,8个梯度的光强;通过室内光质培育,研究杉木幼苗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CWUE)等参数,并对各种光质与光强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拟合模型。结果表明,在弱光环境下,蓝光和红:蓝(1:1)对杉木幼苗的光合参数的影响显著,而在强光下,红光的作用显著。红光处理下的杉木幼苗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CWUE)等方面与其他光质处理有差异,而在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方面虽然略低于蓝光,但蓝光、红光和红:蓝(1:1)3种光质处理结果的差异性不显著。在光强与光质的拟合方面,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拟合性较好。因此,一定程度上的红:蓝(1:1)光对杉木的光合参数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百合响应盐胁迫的生理特性和综合评价百合耐盐性,以OT杂交系百合‘红色宫殿’(Lilium ‘Red palace’)种球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mol/L)NaCl处理,分析盐胁迫对其光合色素、光合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并对其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百合叶片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降幅明显,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升高,而丙二醛含量在50~15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则呈现升高趋势;胁迫30 d时,随NaCl浓度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被抑制,气孔导度(Gs)减小,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盐浓度的持续升高,百合叶片与花蕾生长受抑制,叶片解剖结构指标除海绵组织厚度增大外,叶片厚度(LT)、上表皮厚度(UE)、下表皮厚度(LE)、栅栏组织厚度(PT)均呈减小趋势,组织结构疏松度(SR)增大,栅海比(P/S)则减小;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PnTr、Chl b、LT呈显著正相关,与Pro呈显著负相关,说明100 mmol/L盐浓度为百合的耐盐阈值,PnTrGs、Chl b、LT和Pro可作为评价百合耐盐能力的有效指标。以上结果表明,低盐胁迫下,百合主要通过降低TrGsCi及累积渗透调节物质以缓解盐害;高盐胁迫下,百合生长受阻,叶片解剖结构抗逆性减弱,非气孔因素是限制Pn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甘蔗光合指标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等光合参数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将7个甘蔗光合性状指标用2个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87.6%。因子l主要是反映Fv/Fo,Pn,Fv/Fm,Gs,Tr对甘蔗品种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2中,Ci,WUE对甘蔗品种抗旱性起主导作用。甘蔗参试品种的因子分析结果与农艺性状基本一致,表明利用因子分析甘蔗光合性状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微咸水资源,以加工番茄品种金番3166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灌水矿化度1(S1)、3(S2)、5(S3) g/L和施氮量180(N1)、240(N2)、300(N3) kg/hm2 处理,探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矿化度微咸水与施氮量协同调控对加工番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施氮量水平下,随着灌水矿化度的增加,加工番茄叶片的SPAD值、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和产量均逐渐减小,在成熟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大。在S1和S2水平下,施氮量增加(N3)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TrPnGs;在S3水平下,以N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好,且产量相较于N1水平分别提高11.46%、8.69%和5.17%。在N3处理下,S1和S2水平下加工番茄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滴灌加工番茄的光合特性和产量变化,灌水矿化度为3 g/L、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能促进加工番茄的光合作用并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水因子对东北铁线莲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外盆栽法,在东北铁线莲生长季节设3种供水处理(312,468和624 mm),研究水分供给量对东北铁线莲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的影响。【结果】水分供给量为312,468 和624 mm时,Pn日均值为分别为2.83,4.05和3.56 μmol/(m2·s),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水分供给量东北铁线莲Pn出现了“光合午休”现象,呈明显双峰曲线。供水量为468 mm处理东北铁线莲日平均Gs与供水量为312和624 mm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供水量为312 mm处理的日平均TrWUE与供水量为624 mm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供水量对CiLs日平均值均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东北铁线莲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吉林省东北铁线莲规模种植区应选择在东北铁线莲生长季节降水量达468 mm 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西瓜后绿突变体的光合特性,为进一步探究西瓜叶色后绿机制及将叶色标记应用于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田间发现的西瓜叶色后绿突变体63第三节位(Ⅰ时期)黄化叶片、第九节位(Ⅱ时期)绿色叶片及绿叶品系Liu-2相同节位叶片为材料,测定其光合色素(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类胡萝卜素(Caro)、总叶绿素(Chl))含量、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荧光动力学参数(初始荧光产量(F0)、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电子传递效率(ETR)),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Ⅰ时期相比,在Ⅱ时期,正常绿叶品系Liu-2叶片中的Chl a、Chl b、Caro、Chl及Chl a/Chl b差异不显著,但Caro/Chl显著降低了2.7%;后绿突变体63叶片中的Chl a、Chl b、Caro及Chl表现出极显著差异,较Ⅰ时期分别增加177.7%,251.9%,92.0%和171.1%,而Caro/Chl极显著降低了29.2%。Liu-2的PnGsTr分别提高133.1%,41.0%和7.3%,Ci减少16.0%;后绿突变体63的PnGsTr分别提高1 213.7%,49.6%和17.3%,Ci减少19.3%。与Ⅰ时期相比,Ⅱ时期Liu-2的F0减少4.9%,FmFv/FmFv′/Fm′、ΦPSⅡqP、ETR分别增加8.0%,3.0%,33.9%,77.2%,32.2%和77.2%;63的F0FmFv/FmFv′/Fm′、ΦPSⅡqP、ETR分别增加78.1%,124.1%,6.6%,25.3%,70.0%,34.5%和68.5%,63转绿后F0Fm的增加程度大于Liu-2。【结论】西瓜后绿突变体63-Ⅰ时期光合色素过低,导致幼叶黄化;Ⅱ时期光合色素含量大幅提高,使叶色逐渐由黄转绿。在此过程中其Chl含量提高,光能捕捉能力增强,荧光产量增加,最终光合能力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对盐胁迫下生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SiNPs在生姜抗盐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竹根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cv.zhugen)盆栽苗为试材,设置用100 mg/L SiNPs溶液喷施全株5 d后再用蒸馏水浇灌植株根部的SiNP100处理、用蒸馏水喷施全株5 d后再用20 g/L NaCl溶液浇灌植株根部的NaCl处理以及用100 mg/L SiNPs溶液喷施全株5 d后再用20 g/L NaCl溶液浇灌植株根部的SiNP100+NaCl处理,以前后均用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随机选取不同处理后的生姜幼苗,观测其生长形态、光合色素(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a+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CK相比,SiNP100处理生姜幼苗的根尖数显著增加,Chl a、Chl b和Chl(a+b)含量显著提高,NPQ显著下降,Tr显著增加,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MDA和H2O2含量显著降低,其余指标均与CK差异不显著。在NaCl胁迫条件下,生姜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叶片明显变黄,与CK相比,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显著减少,4种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Fv/FmΦPSⅡ和qP显著降低,而NPQ显著升高,PnTrGs显著降低,SOD、POD和CAT活性以及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升高。SiNP100预处理则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生姜幼苗的损伤,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较NaCl处理显著增加,叶片发黄症状也得到缓解;此外,与NaCl处理相比,SiNP100+NaCl处理生姜幼苗的Chl a、Chl b、Chl(a+b)含量和Fv/FmΦPSⅡ、qP、PnTr以及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而NPQ和MDA、H2O2含量显著下降,Car含量和Gs则与NaCl处理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SiNPs预处理能通过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增加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2含量来缓解盐胁迫对生姜幼苗造成的生长抑制和氧化损伤,从而增强生姜植株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西瓜短侧枝突变体slb的光合特性,为西瓜短侧枝突变体的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西瓜短侧枝突变体slb和正常长侧枝品系GWAS-38为材料,测定坐果期第10~15节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荧光动力学参数(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效率(ETR))以及气孔的密度、长度和开度。【结果】与正常长侧枝GWAS-38相比,西瓜短侧枝突变体slb功能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均无显著变化,但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了9.52%。短侧枝突变体slb功能叶的PnGsCiTr分别较正常长侧枝GWAS-38极显著降低了46.0%,75.0%,18.8%和47.0%。与正常长侧枝GWAS-38相比,短侧枝突变体slb功能叶的F0极显著升高了17.9%,而FmFv/FmFv′/Fm′、ΦPSⅡqP和ETR均无显著差异;气孔密度极显著增加了140.2%,而气孔长度和开度分别极显著下降了32.1%,40.4%。【结论】气孔限制是导致西瓜短侧枝突变体slb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干旱胁迫下东北红豆杉野生种与栽培种生理指标、次生代谢物含量以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采用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环境,测定红豆杉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光合参数等指标;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抗旱相关基因(TcDBTNBTAP2DREBPsaK)。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野生东北红豆杉光合参数,即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绿素及相关基因( AP2PsaKTcDBTNBT)均呈下降趋势且始终高于栽培种,如干旱胁迫至第48天时,野生种Pn值约为栽培种的1.69倍,叶绿素含量约为栽培种的2.23倍;而野生种细胞间隙CO2浓度(Ci)、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激酶(GCK)及细胞色素c(Cyt c)则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始终高于栽培种,Ci值在持续干旱胁迫至第48天时约为栽培种的1.32倍,LDH酶活性在第24天后急剧上升为栽培种的1.24倍,至第48天时约为栽培种的1.37;而东北红豆杉栽培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脯氨酸、丙二醛、谷胱甘肽等次生代谢物含量以及DREB基因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野生种,栽培种MDA含量干旱胁迫至第48天时,约为栽培种的1.36倍;栽培种谷胱甘肽(GSH)在第32天达到峰值,约为野生种的1.15倍,而后呈下降趋势,至第48天时,约为野生种的1.14倍,栽培种精氨酸和鸟氨酸转氨酶含量第16天时急剧上升,分别为野生种的1.05倍和1.19倍,而栽培种天冬氨酸含量在第24天达到峰值,约为野生种的1.07倍。综上所述,东北红豆杉通过糖类、氨基酸的显著增加来抵御干旱胁迫,磷酸戊糖途径是红豆杉体内重要的葡萄糖代谢途径之一,能量代谢方面野生东北红豆杉显著优于栽培种,从光合参数分析栽培种抵御干旱胁迫的能力不及野生东北红豆杉,而栽培种干旱胁迫应答的次级代谢产物如类黄酮等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不同品种山核桃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开展5个山核桃品种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分析来筛选高光效品种,以2年生山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合测定仪(LI-6800)及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Ⅱ)测定5个品种山核桃的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光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山核桃品种PnCiGsTr、WUE等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GsTr呈极显著正相关,CiGsYII呈显著性正相关,与qP呈显著性负相关。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供试品种的光合能力依次为:宁国山核桃2号>宁国山核桃4号>宁国山核桃3号>宁国山核桃5号>宁国山核桃1号。可见5个山核桃品种光合特性存在差异。宁国山核桃2号和3号光合能力较强,蒸腾速率较高,水分利用率低,生产中宜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宁国山核桃4号耗散过剩光能热量的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光保护能力,其他山核桃品种幼林期建议间作高杆玉米等适度遮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对不同种源流苏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流苏树在湿地及其周边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江苏和山东3个种源2年生流苏树幼苗为试验材料,设对照、轻度淹水(T1)、渍害(T2)和涝害(T3)4个处理,比较不同淹水处理下3个种源流苏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和荧光参数(最大荧光强度(Fm)、最小荧光强度(Fo)、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中筛选出耐淹能力较强的种源。【结果】在胁迫初期,不同种源流苏树叶片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随着淹水程度的加重,各种源流苏树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及PnGsFmFv/FmFv/Fo明显下降,而Fo呈明显上升趋势,Ci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Ls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河南种源总体变化幅度较江苏、山东种源更小。采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3个不同种源流苏树的11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3个种源流苏树耐淹能力强弱为河南种源>江苏种源>山东种源。【结论】河南种源在淹水胁迫下的适应能力较好,耐淹能力较强,更适合在湿地及其周边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长山核桃结果期的光合特性及差异性,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波尼(Pawnee)、马汉(Mahan)和威奇塔(Wichita)3个主栽品种的光合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PnGsTr日变化曲线均呈不对称双峰型,Ci日变化曲线呈不规则倒“W”型;Pn日变化平均值大小依次为威奇塔>马汉>波尼,说明威奇塔的光合利用能力要强于马汉和波尼;WUE日变化平均值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威奇塔、波尼及马汉,说明马汉抗旱能力要弱于其他品种;威奇塔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4.708和1 973.75 μmol·m-2·s-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 0.05),光补偿点(LCP)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 < 0.05),表明威奇塔对光的利用范围广,且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3个品种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暗呼吸速率(Rd)无显著差异性(P>0.05);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3个长山核桃品种Pn日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将帮助确定冠层光截存的最优水平,为长山核桃结果期发展冠层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镁对茶树光合及光保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镁对茶树的光合及光保护的响应及茶树的适宜镁肥用量,以 ''陕茶1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镁营养水平对茶树生长、光合特性及光保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镁素浓度的升高,茶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 (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则呈现相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鲜质量与PnGsTr  Fv/Fm、Fv/Fo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总叶绿素、Y(Ⅱ)呈不显著正相关,与Y(NO)呈不显著负相关;0.1 mmol/L镁素处理的茶树生物量高于0.4 mmol/L,而缺镁(0 mmol/L)和0.8 mmol/L镁素处理的生物量显著降低。究其原因,缺镁和0.8 mmol/L镁素处理可能抑制PSⅡ反应中心光能利用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热耗散等保护性调节机制和光化学反应不足以将叶片吸收的所有光能完全消耗,茶树可能受到光抑制或光破环,导致茶树光合器官遭受到损伤,光合能力降低,抑制茶树生物量的积累;而适宜浓度的镁素(0.1 mmol/L)可能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进而加强光合作用和光保护作用,促进茶树生长。因此,缺镁茶园可通过适量施镁促进茶树生长,具体用量需结合茶园土壤的镁素水平等因素再行确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河西地区引进 8 种国内优质的水果萝卜,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水果萝卜品种,为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适宜鲜食的 8 种水果萝卜品种(七星、华懿水果萝卜、潍县萝卜、串心红、苹果脆、申萌脆梨、醉红和君川景福,依次编号为T1~T8)为试材,测定叶长、叶宽、最大展幅、地上部根长、根粗,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SPAD值、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和产量等指标,结合感官评价法对水果萝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种水果萝卜出苗率有差异,出苗最早的为T2;8种水果萝卜果实发育时间为40~48 d,生长势和整齐度表现良好;植株生长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T7地上部根最长,T2根最粗,T7叶长和叶宽显著高于其余品种(T6、T8叶宽除外);T2叶片PnGsCiTr、SPAD表现最好;WUE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除T8外);不同品种风味品质的感官评价综合得分为15.50~22.31,T2最高;不同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6~10.29 mg/g,维生素C含量为9.75~15.23 mg/hg,可溶性糖含量为4.83~9.16 mg/g,粗纤维含量为12.27%~18.87%;T2的单根质量、小区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T7分别显著增加73.00%,55.05%和54.21%。【结论】引种河西地区后,8种水果萝卜品种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其中T2的综合得分和产量最高,适宜作为河西地区水果萝卜种植及种质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水氮耦合对微咸水膜下滴灌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氮耦合效应对微咸水膜下滴灌棉花光合作用、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寻求、优化适合微咸水储量丰富地区的最佳水、氮区间。设置3个水平的灌溉定额:2 500、3 500、4 500 m/hm(W1、W2、W3);4个水平的施氮量:100、200、300、400 kg/hm(纯N)(N1、N2、N3、N4)。结果表明:棉花光合参数、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等指标水氮耦合效应极显著。灌溉定额增加,棉花产量(Y)、氮肥偏生产力(NPFP)先上升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和细胞间CO2浓度(Ci)减小。对PnTrGs而言,W1、W2水平时,均为N2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W3水平时,N3水平提高最明显。对棉花Ci来说,W1、W2水平下,均在N4水平处取得最大值;W3水平下,N1水平时得到最大值。对YiWUE而言,W1水平时,N2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W2、W3水平时,均为N3水平提高最明显。对NPFP来说,灌溉定额相同时,均为N1施氮量提升效果最显著,N4施氮量的抑制作用最大。棉花产量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出现在W2N3、W1N4处理,依次为6 725.89 kg/hm、5 045.54 kg/hm,相对减少了24.98%。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合归一化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得出,棉花Y和Pn同时大于等于相对值0.9时的最佳灌水施氮量为3 335.08~3 968.36 m/hm和273.83~344.73 kg/hm。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和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为试材,采用漂浮育苗方式,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5、15、30、45、60 mg/L)的抗生素处理下,烤烟幼苗生长情况、叶绿体结构与色素含量变化、光合指标变化及抗生素在烤烟体内累积情况。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CIP<15 mg/L,OTC<5 mg/L)的抗生素处理能刺激烤烟幼苗的生长,而高质量浓度处理则表现出抑制效果;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显示,2种抗生素低质量浓度处理均会破坏烤烟幼苗叶绿体结构;随着2种抗生素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烤烟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逐渐降低且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逐渐减小,而细胞间CO2浓度Ci逐渐增加;烤烟幼苗不同部位对CIP和OTC的累积量都表现出根>叶>茎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抗生素能促进烤烟幼苗生长,但抗生素对叶片叶绿体结构的破坏造成了色素含量的减少及光合能力的下降,最终会影响烤烟生长及品质;生产中应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可能增加的植物富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