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因子对龙须菜和菊花心江蓠N、P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温度、盐度及pH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和菊花心江蓠(G.lichevoides)N、P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4个环境因子对这两种藻类的N、P吸收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龙须菜N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00~240μE.m-2.s-1,温度16~23℃,盐度25~35,pH 8.0~9.0;对P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80~200μE.m-2.s-1,温度16~23℃,盐度15~35,pH 8.0~9.0。而对于菊花心江蓠,N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20~300μE.m-2.s-1,温度23~33℃,盐度25~40,pH 7.5~9.0;P吸收速率影响的适宜范围分别为:光照强度100~240μE.m-2.s-1,温度26~33℃,盐度15~35,pH 7.5~9.0。  相似文献   

2.
水体环境因子对波吉卵囊藻亚硝酸盐氮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温度、光照度、盐度、pH、藻浓度对波吉卵囊藻(Ocystisborgei)亚硝酸盐氮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度、pH和藻浓度对波吉卵囊藻亚硝酸盐氮吸收率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25℃、光照度4 500 lx、pH 7.5、藻浓度4.5×105个/mL时,波吉卵囊藻对亚硝酸盐氮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0.106μg N/(g.h)、0.118μg N/(g.h)、0.129μg N/(g.h)和0.129μg N/(g.h),显著高于其他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此为波吉卵囊藻吸收亚硝酸盐氮的最优组合。通过对藻浓度的调控,可以提高波吉卵囊藻对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的吸收速率,改善虾池养殖环境,促进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江蓠对海水pH值、海水盐度、海水透明度和养殖用水排换量等4个相关因子适应性的研究结果,并着重提出了江蓠对这些相关因子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4.
高温条件下营养盐对江蓠生长与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大型红藻菊花江蓠和脆江蓠为试验材料,开展为期30d的养殖试验,通过分析江蓠的生长和氮、磷变化特征,研究在25℃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氮(磷)营养盐——1.65(0.23)mg/L、4.12(0.57)mg/L、8.24(1.14)mg/L、12.35(1.71)mg/L、16.5(2.28)mg/L对江蓠生长和去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周期各组菊花江蓠相对生长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段研究发现,各组相对生长速率均有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氮(磷)质量浓度超过8.24(1.14)mg/L各试验组的脆江蓠相对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在养殖超过10d后,表现为负增长,并随着营养盐质量浓度的升高出现负增长加快的趋势。各试验组氮、磷去除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盐质量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菊花江蓠对磷的去除效率显著高于脆江蓠(P<0.05);两种江蓠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时段均主要集中在0~10d。营养盐质量浓度对两种江蓠的氮、磷吸收速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吸收速率随氮、磷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在25℃及氮(磷)质量浓度小于8.24(1.14)mg/L时,菊花江蓠对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且能维持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夏天高温季节刺参池塘混养大型藻类——菊花江蓠对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运用黑白瓶法对混养菊花江蓠的刺参池塘进行4次初级生产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混养藻类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为271.63~1354.82(mg C)/(m2·d),平均值为724.12(mg C)/(m2·d),较无藻对照池塘提升16%.有藻池塘排水口的平...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3种大型红藻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和蜈蚣藻(Grateloupiafilicina)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营养盐浓度下这3种海藻对氮、磷的吸收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3种大型海藻对水体中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效果明显,并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比较前24 h对氮的平均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5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739μmol/(g.h)和0.648μmol/(g.h),蜈蚣藻在2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614μmol/(g.h);比较前24 h对磷的吸收速率,真江蓠和脆江蓠在1.0μmol/L组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015μmol/(g.h)和0.018μmol/(g.h),蜈蚣藻在0.7μmol/L组出现最大值0.016μmol/(g.h)。结合去除速率常数来看,脆江蓠对硝酸盐和磷酸盐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营养盐的起始浓度对脆江蓠、真江蓠和蜈蚣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所有的实验浓度下,8 d后的湿重均为脆江蓠增加最大,蜈蚣藻增加最小;并且改变硝酸盐的浓度比改变磷酸盐的浓度更能刺激蜈蚣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采用围隔设置单养虾(S)、单养藻(A)、虾藻混养(SA)、虾鱼藻混养(SFA)4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菊花江蓠(Gracilaria lichevoides)对围隔高密度对虾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净化和水质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养殖菊花江蓠的围隔水体中有更高的DO水平和较低的营养盐水平,说明对养殖水体的环境因子和营养盐都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水体中弧菌密度也较低,养殖环境稳定性好,使得养殖的对虾生长快,成活率高。与S相比,SA中的对虾成活率提高了32%。本实验对于采用搭配大型海藻进行养殖污染的净化与水质调控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真江蓠对氨氮去除效率与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真江蓠(Gracilaria asiatica)为实验材料,在实验室水平上测定了真江蓠培养密度对NH4-N去除效率和吸收速率的影响,比较了真江蓠在氮半饥饿和氮饱和状态下的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以及不同起始浓度NH4-N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真江蓠密度为2~24 g·L-1时,5 h内随着藻体密度增大和实验时间延长,真江蓠去氨氮能力也增强.当藻体密度为24g·L-1时,真江蓠在5 h内去除氨氮效率最高,达到99.77%.各种藻体密度在起始阶段保持较高吸收速率(30~41 μmol·g-1·h-1),随后藻体密度与吸收速率呈反比关系,其最低藻体密度组(2 g·L-1)在3 h和5 h吸收速率最大,分别为28.33 μmol·g-1·h-1和18.85μmol·g-1·h-1.在起始浓度梯度实验中,氮半饥饿和氮饱和真江蓠吸收氨氮的最大吸收速率和半饱和常数在1 h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6.47、159.40μmol·g-1·h-1和439.70、913.61 μmol·g-1·h-1.之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氮半饥饿和氮饱和真江蓠对NH4-N的吸收差别不显著;当氨氮浓度为300~500μmol·L-1时,氮半饥饿的真江蓠在起始1 h内有一个快速吸收阶段(40.7~102.1μmol·g-1·h-1),吸收速率与NH4-N浓度几乎成正比,此时不符合米氏动力学饱和方程,而在低N浓度下(100~200μmol·L-1),藻体对NH4-N的吸收则没有出现这种现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直到NH4-N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吸收速率可达到一极大值而符合米氏动力学饱和方程.该研究结果为大规模栽培真江蓠净化水体和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江蓠的光合作用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用氧电极法测定广东沿海大量生产的细基江蓠、海南岛水池产江蓠、江蓠和海丰产江蓠生态种的光合活性同光强关系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初夏时,四种江蓠的光补偿点为1000米烛光,光饱和点为4000-7000米烛光;12月和翌年2月,江蓠和细基江蓠的光饱和点为12,000和14,000米烛光。12月和翌年2月两次测定的结果相同,但和初夏时比较相差悬殊。初夏时江蓠的净光合速率较低,12月和翌年2月时较高。1983年初夏时,发现海南岛水池产江蓠分枝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主枝,这现象在1984年2月对江蓠和细基江蓠的测定中亦得到证实。细基江蓠孢子体顶端部净光合速率大于中部和基部,而中部和基部的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江蓠人工栽培,和江蓠“切割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四种不同营养盐浓度环境,分析异枝麒麟菜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麒麟菜对海水中无机氮的去除率为89.5%~92.0%,对磷酸盐的去除率为79.6%~81.8%,对无机氮的吸收速率最高达到0.26μmol(/g·h),对磷酸盐的吸收速率最高达到0.009μmol(/g·h)。说明麒麟菜对氮、磷的吸收效果很明显,吸收速率随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对海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龙须菜降低厦门海域海水中氮、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是在完全开放的自然海区条件下对龙须菜吸收富营养的海水中N、P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正常栽培的龙须菜表层的平均增重5440.7g/条,深层的平均增重2077.4g/条。表层的龙须菜吸收海水中N量为27.40g/条、P量为1.76g/条,深层的龙须菜吸收海水中N量为10.46g/条、P量为0.68g/条。在试验期间,示范区海水的总N、总P含量呈下降趋势,在2007年12月4日试验期开始,海水中的总N、总P平均含量分别为1.428mg/L、0.141mg/L;到了2008年1月23日试验期结束,海水中的总N、总P平均含量分别为1.175mg/L、0.068mg/L,分别平均下降了17.8%、51.7%。表明龙须菜吸收海水中的N、P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相似文献   

12.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温度和营养盐协迫对其生长及氨氮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环境因子对龙须菜生长和吸收氨氮速率均有显著影响。龙须菜在20℃条件下生长较其在10℃和30℃条件下生长快速(P〈0.01);营养盐含量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龙须菜的生长;营养盐水平越...  相似文献   

13.
重庆大洪湖氮、磷周年变动与浮游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2008年3月到2009年1月,对大洪湖上、中、下游3个点的浮游生物和氮、磷进行了两月一次的监测。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大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主要富营养化物质是氮;氮的富营养化评价指数冬季高于夏季;始终徘徊于Ⅳ类与Ⅴ类水之间;网箱养鱼产生的沉积物对大洪湖下游水体中的磷含量仍有较大的贡献,分别占下游水体总磷量的87.2%(夏季)和62.5%(冬季);大洪湖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主要来源于上游水源;目前,大洪湖实施的生态渔业具有一定的生态环保功能。大洪湖的水体自净作用使水体中的总氮下降了27.9-59.2%,总磷下降了10.0-56.9%;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有所提高。 关建词:大洪湖,生物多样性指数,富营养化评价指数。  相似文献   

14.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温度和营养盐协迫对其生长及氨氮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环境因子对龙须菜生长和吸收氨氮速率均有显著影响.龙须菜在20℃条件下生长较其在10℃和30℃条件下生长快速(P<0.01);营养盐含量过高和过低均不利于龙须菜的生长;营养盐水平越高,龙须菜吸收氨氮的速率越高(P<0.05),但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则呈现出氨氮吸收速率减小的趋势.鉴于龙须菜对氨氮的高吸收能力,可考虑将其作为富营养化海域的生物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营养盐因子对孔石莼和繁枝蜈蚣藻氮、磷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混合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氮、磷营养盐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孔石莼和繁枝蜈蚣藻氮、磷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范围内,2种海藻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NO3-N×NH4-N交互作用影响2种海藻对NO3-N的吸收;NO3-N×PO4-P交互作用影响孔石莼对3种氮、磷营养盐的吸收,还影响繁枝蜈蚣藻对NH4-N的吸收;NH4-N×PO4-P交互作用影响孔石莼对磷的吸收;藻质量对2种海藻营养盐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菊花心江蓠在网箱养殖区的生物修复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 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光养生物膜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在河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河流水文状态及营养盐差异引起的生境异质性对光养生物膜藻类的影响未知。本研究在微型跑道池模拟流水(0.5 m/s)和静水(0 m/s)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氮(1.51, 2.51和5.51 mg/L)、磷(0.1, 0.2和0.4 mg/L)及氮磷比(8, 16和32)条件培养野外采集的原位生物膜及人工基质,探究水文分异和营养变化对河流光养生物膜藻类物种组成及密度的影响。非度量多维排序(NMDS)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水文条件下,原位和建群生物膜藻类群落在梯度氮、磷和氮磷比环境中均呈现明显分离(PERMANOVA,P < 0.001),且建群生物膜中各分组藻类群落具有更明显的差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膜中硅藻、蓝藻和绿藻的生长对营养盐与水文变化的响应并不一致,其中磷处理中,磷与流速单一及其交互效应显著影响了大多数藻类的生长及建群(P < 0.001);而氮处理中,氮与流速的交互效应仅对建群生物膜藻类影响显著(P < 0.001)。研究结果也发现,藻类在静水环境更有利于建群生物膜的形成,且静水-高营养盐环境更有利于蓝藻和绿藻的生长。这些结果说明,生物膜建群初期易受到水文扰动的影响,且水文分异和氮、磷影响了光养生物膜藻类的响应模式,研究为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比对海洋赤潮藻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营养盐对不同赤潮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培养的7种赤潮藻δ13 C和δ15 N值,比较不同生长阶段、不同藻种之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别。结果显示,7种赤潮藻δ13 C和δ15 N值存在一定的差异,海洋原甲藻具有较高的δ13 C值;海洋球石藻δ13 C值相对较小;新月菱形藻、威氏海链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相似的δ13 C值。强壮前沟藻、海洋原甲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δ15 N值要高于其他赤潮藻,威氏海链藻、海洋球石藻、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具有相似的δ15 N值。塔玛亚历山大藻在NP、3N、1/3P和3P组别指数期δ13 C值要低于稳定期,其他6种赤潮藻指数期δ13 C值要高于稳定期。几种赤潮藻δ13 C值与NO3-和PO3-4浓度普遍呈显著正相关;δ15 N值与NO3-浓度普遍呈显著负相关,与PO3-4浓度普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低(<5 μmol/L)、中(20 μmol/L)、高(100 μmol/L)3种浓度的氮盐(NO3-N∶NH4-N=1∶1)对龙须菜进行培养.结果发现龙须菜在3种氮盐浓度中的生长速率起初均呈上升趋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均会下降并且最后出现相对稳定的状况;但三者比较,龙须菜的生长速率是高>中>低.不同浓度的氮盐对藻红素的含量影响较大,但对叶绿素含量基本无影响.与此同时发现,不同的氮浓度下龙须菜表面附生菌的组成随时间的增长而产生差异,且不同部位的龙须菜附生菌的组成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