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属广温、广盐性虾类,其存活水温为6℃~40℃,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22℃~35℃,低于15℃停止摄食;在自然海区中,海水盐度在0.5‰~35‰均可生长.在合理的密度和充足的饲料条件下,水温25℃以上,从0.8~1厘米规格的幼苗长成规格为每500克45~50尾的商品规格约需60天,淡化养殖约需80天.现就其淡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鲍鱼养殖场位于平潭县沃前镇上井村,距城关10公里,距东沃码头仅20公里,水陆交通方便,项目区水流畅通,海水涨落为半日潮,盐度年平均30.5%,酸碱度8.0-8.22之间,水温10-29℃。  相似文献   

3.
南美白对虾肉质细嫩鲜美,是世界三大经济虾类之一。它的生存水温10~40℃、适宜水温20~35℃、最适水温25~32℃,耐高温,对低温敏感,低于18℃生长缓慢。它对盐度适应范围广,近年各地淡化养殖获得成功,证明它海水、咸淡水以及纯淡水中均可成活生长,既可进行海水养殖也可纯淡水养殖,且在淡水中生长良好。本文作者介绍的是浙江舟山地区的海水养殖技术,对其他地区养殖有较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郭鱼,又称台湾罗非鱼、郭鱼。现将吴郭鱼养殖技术浅述如下:一、吴郭鱼的优点1.适应环境能力强。适应性超过普通罗非鱼。既能生活在淡水中,又能生活在盐度8‰以下海水中。耐低氧,其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对池水pH值适应性较强,能在pH5—10的范围内生存。对水温的变化适应性强,可耐最低水温为4℃和可耐最高水温为42℃,最适水温25—35℃。2.食性广。可摄食水中动植物及花生饼、米糠、  相似文献   

5.
正基围虾,就是基围地带出产的虾子,因为喜欢随海的潮水游到基围下的水流平缓区产卵,所以被称作基围虾。基围虾属于浅海海水虾,在我国原产于福建、广东沿海等地。其生长在河涌的泥底,身体稍呈黝黑色泽,壳较硬,有明显的红色条纹,体型偏小,口感脆甜,额头上没有刺(虾枪)。基围虾可在10℃左右的水温存活。近年来,基围虾通常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的,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基围虾形态像对虾,但它的壳  相似文献   

6.
为了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平潭县上井海珍品开发有限公司于 1997年承担了县科委下达的黑鲍养成技术项目实施以来,通过科技人员的精心培育,至 1999年底,共培育黑鲍苗种 1. 5厘米以上 100万粒,养成黑鲍 30多万个,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一、自然条件  养殖场位于平潭县澳前镇上井村,距城关 10公里,离东澳国家一级码头仅 2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海区水流畅通,海水涨落为半日潮,年平均盐度为 31. 5‰,酸碱度为 0. 6~ 8. 22,水温 10℃~ 29℃。  二、鲍池设施  1.育苗池和养成池 1× 8× 1米有 38口; 2×…  相似文献   

7.
一、吴郭鱼的优点1.适应环境能力强其适应性超过普通罗非鱼。既能生活在淡水中,又能生活在盐度8‰以下海水中。耐低氧,其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对池水pH值适应性较强,能在pH5~10的范围内生存。对水温的变化适应性强,可耐最低水温为4℃和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免疫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免疫因子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温度变化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力有显著影响.水温为10~15℃时,克氏原螯虾血液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保持稳定,20℃时两者活性达到峰值,水温继续升高时活性逐渐降低,水温达到30℃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74.6 U/L和56.8金氏单位/L,与水温20℃时酶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30℃时其活性最低(0.79 U/mL),与水温20 ~ 25℃时酶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水温10℃时的活性较低,但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水温30℃时的活性为138.31 U/mL,与15~25℃时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水温为10℃的试验组,且差异显著(P<0.05);低温与高温环境下,血液中溶菌酶的活性降低,显著低于水温15 ~ 25℃的试验组(P<0.05).表明水温为20℃左右时克氏原螯虾相关免疫因子的各项指标较好,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鳝对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20-30℃时活动力最强、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在这段时间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让黄鳝吃饱。当水温低于15℃时黄鳝不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所以在江北地带,4月份水温不稳定时,不要往池里加水和投饵诱黄鳝出洞,以免水温度变化大造成黄鳝疾病。黄鳝可采用湿法越冬,其方法是:先把水放干,保持土层湿,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7—2016年Argo温度剖面浮标资料,计算西北太平洋柔鱼作业渔场垂直剖面海水温度和温跃层特征参数,并结合西北太平洋公海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同期渔获数据,分析其中心渔场与垂直水温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柔鱼渔汛期为每年的5—11月,其中8、9月是盛渔期,渔场位置相对集中,为150°E~160°E、39°N~45°N, CPUE超过2 t/(d·v);8月前和9月之后渔场相对分散,CPUE相对较低。渔场海洋温跃层上下界对应的海水温度,0~50 m和0~100 m水层温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不同水层的水温温差从7月份开始逐步拉大,ΔT_(0-50 m)的平均温差达到了5.17℃,ΔT_(0-100 m)的温差为7.68℃;温差幅度最大值中ΔT_(0-50 m)出现在9月,为9.89℃;ΔT_(0-100 m)出现在9月,为12.64℃;10月和11月ΔT_(0-50 m)、ΔT_(0-100 m)逐步减小。在160°E以西海域,西部传统渔场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处在20~50 m,对应海水温度范围在4~17℃;下界深度位于150~230 m,得出对应的温跃层下界的海水温度范围为3~11℃。渔场垂直水温结构ΔT_(0-50 m)、ΔT_(0-100 m)的值越大,CPUE越高,表明在温跃层水温降低幅度越大,柔鱼资源集聚密度越高,渔获量越好。对渔场垂直水温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为西北太平洋柔鱼的渔情预报和渔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建立冷空气影响期间海水水温和溶解氧的预报方程,以期为海水养殖户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通过分析近5年宁波西沪港0.5、2.5 m深海水水温、溶解氧在11月至翌年3月的日逐时平均变化特征以及较强冷空气影响期间的变化特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相应的预报方程。结果表明,溶解氧、水温的日均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前两者的变化幅度较气温平缓,日极值出现时间较气温平均滞后1~3 h。较强冷空气影响期间,水温的降温时间和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气温有1~3 d的滞后性,其降幅与相对湿度、冷空气强度和过程极大风速有关,而最低值滞后时间与相对湿度和冷空气强度有关。水温与气温、相对湿度成正相关,与极大风速成负相关。伴有低温阴雨的冷空气过程易导致2.5 m溶解氧的下降,其降幅与同期气温的降幅、水汽压的增幅及前期气压的降幅有关。溶解氧与气温及本站气压成线性相关,与水汽压呈二次多项式相关。建立0.5、2.5 m深平均、最低水温预报方程以及2.5 m深平均、最低溶解氧浓度的预报方程,方程均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0.5、2.5 m水温预报最大误差在1℃以内,平均误差在0.3℃以内。2.5 m的平均、最低溶解氧最大误差分别为0.40、0.97 mg/kg,平均误差分别为0.10、0.25 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乌苏里拟鲿对水温环境的适应性,为将其引种到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推广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探究分析乌苏里拟鲿对水温突变温差的极限适应性,并研究不同水温条件下的摄食强度、繁殖和血液指标.[结果]乌苏里拟鲿对从高温突变到低温环境的忍耐力温差在8.0℃以内,而对从低温突变到高温环境的忍耐极限温差为7.0 ℃.乌苏里拟鲿摄食率与水温呈抛物线相关,对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32x2+0.6953x-5.0973(R2=0.7661).在11.8~30.3 ℃的水温范围内,乌苏里拟鲿生长常数(GC)为0.1464~0.7620,基本不受高温环境的影响.在25.8 ℃水温条件下,乌苏里拟鲿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及出膜30 d后存活率均最高,分别为73.4%、84.1%、82.6%和75.7%,即乌苏里拟鲿孵化的最佳水温约25.0℃.乌苏里拟鲿在30.0℃以内的水温条件下尚能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完整性,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结论]乌苏里拟鲿对水温环境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对±7.0℃的温差有很好的应激适应性,可引种到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推广养殖,但在运输和越冬养殖过程中,若温差应激的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其生理适应机制可能会失效,因此在乌苏里拟鲿引种养殖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盐度和温度对大菱鲆幼鱼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行为活动、摄食、存活情况以及体表黏液、血液、鳃、肝脏中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17、20、23、25、28℃)和盐度(5、10、20、30、40)对大菱鲆幼鱼摄食、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0.05),在水温为17、20℃与盐度为20、30的组合条件下,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积极性以及存活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温度和盐度对大菱鲆幼鱼SOD、CAT与GP-X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一定,盐度变化的条件下,肝脏、鳃、血清和黏液中的各种酶活力在正常海水盐度(30)时活力较低,并随盐度由30起降低或升高而均出现升高的趋势;当盐度一定,温度变化的条件下,随着水温的升高,各组织中的酶活力变化规律不显著;通过分析温度与盐度交互作用对各组织不同酶活的变化以及生命表征现象,得出了最适生存阈值,即大菱鲆幼鱼的适宜生活水温为17~20℃,适宜生活盐度为20~30.  相似文献   

14.
一、虹鳟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习惯 虹鳟喜栖息在水质清新,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底质的冷水溪流中.适宜生活水温为12-20℃,最适生长水温为16-18℃.  相似文献   

15.
水温是影响南极磷虾种群分布及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南极磷虾进行船上暂养试验,采用渐变式、急变式2种温控方式,分析南极磷虾对海水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的适宜临界海水温度为7℃左右,临界海水温度为14℃左右。南极磷虾对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适应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6.
1.温度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鲢、鳙、草、鲤、团头鲂等的适宜水温为20℃~30℃,罗非鱼的适宜水温为25℃~34℃.用水质分析仪和溶氧测定仪,可以测定不同水层的水温,以便采取措施调节水温.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6,1997年度鱿鱼的生产船的渔获资料,分析了新西兰鱿鱼渔场的特点:新西兰鱿鱼的渔期为12-翌年5月,旺发期为1-2月;日渔获量超过5t的好渔场分布在南岛东侧,200m等深线的水域;渔获量与海水的表面温度密切相关,南岛东侧好渔场的表面水温为13-15℃,南岛西侧好渔场的表面水温为16-18℃。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开始,我们采用几组鱼虾混养技术示范。红罗非鱼与刀额新对虾混养组合最佳。红罗非鱼每667平方米产量650公斤以上,刀额新对虾667平方米产量50公斤以上。若每667平方米增收50公斤虾(55元/公斤,给小贩的价格),经济效益(产值)每667平方米增加2000元以上。鱼虾混养技术如下。一、生物学特性红罗非鱼(彩虹鲷)体侧扁,背较高,体表呈彩虹色,有桔红、桔黄等。腹膜白色,此为红罗非鱼独具特征。既可淡水养殖,还可在半咸水甚至海水中生长。栖息于中下层,喜群居。耐温范围为10~40℃,适温范围18~38℃,最佳生长温度25~30℃,水温低于16℃不宜养殖。红罗非鱼属杂食性鱼类,偏植物性食料。在饲养条件下,可摄食米糠、豆饼、麦皮、豆渣等,以投喂配合饵料为好。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泥虾、土虾。其壳薄体肥,肉嫩味美,生命力强,常能以活虾面市。此虾属广盐性虾类,能在3%的海水直至淡水水域中生长。但人工育苗必须于海水中进行。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7~32℃,冬季水温降至5~6℃也能生存。刀额新对虾为杂食性虾类,在幼体阶段食性与对虾类似,成虾以捕食底栖小动物为主,亦摄食有机降屑及底栖硅藻等。栖息底质以沙泥最常见,具有潜底习性...  相似文献   

19.
长丝鲈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鱼体宽,腹鳍有2条较硬的长丝延伸至尾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22 ℃~32C,最适生长水温24℃~30 ℃,水温在20 ℃以下时食欲减弱、生长缓慢,当水温降至16 ℃时停止摄食,水温在12 ℃以下会冻伤甚至死亡.我国近年少量引进,养殖情况表明,该鱼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食性广、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良鱼类,适于气候条件与之相适或有地热水资源地区养殖.  相似文献   

20.
梭鱼又名鲻鱼,属鲻科鱼类,该鱼近几年在我国海水、咸淡水、淡水中被推广养殖。它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从高盐度的海水直至淡水均能正常生活;广温性,适温范围0~35℃.最适水温为18~25℃:属低营养级食性,自然条件下,主要以底栖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梭鱼具有生长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