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据我们多点调查和验收资料汇总,这种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获春马铃薯700~800kg,春玉米鲜穗1200~1300kg,除去生产成本,春马铃薯的收入可达800~900元.春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50~1150元。同时还可收获秋马铃薯600~700kg,秋玉米鲜穗1100~1200kg,除去化肥、农药等开支,秋马铃薯的纯收入可达700~800元,秋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00~1100元。每667m~2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村》2004,(5):26-27
马铃薯秋作栽培的结薯期正值冷季节,种性不易退化,过去多用于留种栽培,现已扩大种植,成为一季重要的作物。秋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较强,能充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增加收入。一般亩收马铃薯1000~1500公斤,经济收入500~800元,经济效益较好,其关键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浙西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春马铃薯采用露地栽培一般都是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秋马铃薯则是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由于上市季节集中。销路不畅,因此价格偏低.效益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大棚、小拱棚、地膜和稻草全程覆盖等多种栽培技术。其中大棚“春马铃薯-黄瓜-秋马铃薯-冬菜”四熟制种植面积发展较快。该种植模式,春马铃薯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上市,秋马铃薯则在11月中下旬面市.正好碰上市场淡季。售价高,且销路畅。因此可获得较好的效益。平均每667m^2可产春马铃薯1500kg,秋马铃薯1250kg以上,加上小黄瓜和冬菜的收入.每667m^2产值可超过11750元,经济收益非常显著。现将栽培技术整理如下,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总结以滕州为代表的马铃薯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产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以滕州市的秋马铃薯生产为研究对象,对产地环境、种薯选择与处理、播种、覆膜、施肥、浇水、秋延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绿色食品栽培技术。【结果】 本文所总结的技术要点,可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投入有,全面提高二季作区绿色食品秋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效益,适宜在同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马铃薯生产,对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秋马铃薯受生长期影响,较春马铃薯生产一直存在虫害重、产量低及品质、效益差等问题,应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秋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秋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镇地处庆元县城郊区,多年来一直种植秋马铃薯,不但为城镇居民常年提供新鲜冬季马铃薯,而且是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之一。但因秋马铃薯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制约了秋马铃薯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站自2003年以来对秋播马铃薯早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露地蔬菜套复种增产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早熟马铃薯复种秋菜栽培技术 1.1品种:早马铃薯选用“早大白”或“尤金885”,采用催芽地膜覆盖栽培,6月末可全部收获,亩产1500kg左右。下茬复种秋白菜,秋白菜品种选用“凯丰一号”或“昌五二牛心”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免耕栽培是中稻收割后,在免耕的土面上摆放马铃薯种,然后覆盖稻草,收获时在地上捡薯的一种新的种植方法。按我县的种植习惯,一般在中稻收割后,便成了冬闲田。秋马铃薯生育期短,播后80d左右即可采收,亩产量达800~1200kg,收入1000元左右,收后还可以种植小麦、冬菜等。这不仅充分利用了我县的冬闲田,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8.
秋马铃薯是一种较好的晚秋作物,在改革耕作制度中,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但目前秋马铃薯大面积的产量仍比较低,主要原因是:播种季节正值雨季,气温高,特别是还没有完全渡过休眠期的种……  相似文献   

9.
秋马铃薯可于12月份收获作为菜马铃薯上市,效益较好。而采用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马铃薯不仅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防止稻草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可比翻耕种植增产10%以上。其栽培要点如下。1、选用早熟优良品种秋马铃薯有效生育期短,一般80~90天。因此种薯应选用熟期早、  相似文献   

10.
秋种马铃薯的种植模式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种马铃薯虽然生长快、产量高,但易受不良气候如晚霜、低温阴雨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病害等,致使春种马铃薯产量不稳定、防治成本高、效益低。为此,近几年福安市探索了以秋种马铃薯为主的种植模式,经试验,秋种可有效克服以上问题,秋马铃薯虽产量略低,但品质好、成本低、市场价格高、效益好。介绍了秋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秋种马铃薯生...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东平县近几年发展大拱棚马铃薯1000公顷,3年平均单价1.4元/千克,平均667米2产2000千克,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地农民收完马铃薯后,通常接茬玉米,效益相对较低。为了解决马铃薯高效接茬问题,我们于2004年推广了大拱棚马铃薯、夏茄子、秋白菜、越冬菠菜高效“四种四收”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绿色高效农业在我县迅速发展,双膜马铃薯—豇豆—秋豇豆高产高效模式已初见成效,并开始发展。双膜马铃薯4月初上市,成为蔬菜淡季大众消费的主产品;豇豆产量高、品质好,既可鲜菜上市,又可晒成干豇豆销售,保证了农户的种植效益;秋豇豆8月底上市,补充了淡季鲜菜供应,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也是蔬菜,特别是秋马铃薯,因其生育期短(出苗后85~100 d即可收获)、适口性好、产量高,倍受人们喜爱。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江安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壤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适宜马铃薯生产。本研究通过同田同农艺措施对比试验,探索Harpin信号蛋白在秋马铃薯上的喷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arpin信号蛋白在秋马铃薯上喷施确有增产效果,而且商品性有所改善,大中薯增多,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浙西南山区马铃薯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春马铃薯采用露地栽培一般都是2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秋马铃薯则是8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由于上市季节集中,销路不畅,因此价格偏低,效益较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大棚、小拱棚、地膜和稻草全程覆盖等多种栽培技术。其中大棚"春马铃薯—黄瓜—秋马铃薯—冬菜"四熟制种植面积发展较快。该种植模式.春马铃薯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上市,秋马铃薯则在11月中下旬面市,正好碰上市场淡季,售价高,且销路畅。因此可获得较好的效益。平均每667m~2可产春马铃薯1500kg,秋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一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据我们多点调查和验收资料汇总.这种模式一般每667m^2可收获春马铃薯700~800kg,春玉米鲜穗1200~1300kg,除去生产成本.春马铃薯的收入可达800-900元.春玉米的收入也可达到1050~1150元。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更好的秋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玉米地不同播种期对秋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推迟播种期对马铃薯晚疫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下降。适当早播并加强防控措施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蔗园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文章结合耿马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推广蔗田套种秋冬马铃薯技术。该项技术可充分利用甘蔗行距间土地资源,既可对蔗田起到压草的作用,又可改善蔗田土壤环境。同时,收获马铃薯,增加蔗农经济收入,是一项推广前景较好的高效立体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推广秋马铃薯生产,既可为春马铃薯提供种子,又可增加效益。笔者介绍了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品种选择、催芽处理、足肥深耕做垄、趁凉播种、合理种植密度、防治地下害虫及化除、田间管理等,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胶东半岛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生长期短、产量低的难题,2020年8月设计了4个播种期、4个种植密度正交试验,探究对秋马铃薯生育、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18日播种、密度4 169株/亩处理和8月18日播种、密度6 948株/亩处理,适合秋季马铃薯种薯繁育;8月6日播种、密度6 948株/亩处理和8月6日播种、密度10 422株/亩处理,既适合秋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也适合秋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20.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四川东北部的盆周山区,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500~800m山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为马铃薯生产的最适生态区域,春、秋、冬三季皆可种植。2004年前,由于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速度较慢,鲜薯单产较低,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仅7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