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守望崇高     
高明霞 《草原》2007,(10):81-83
超克图纳仁六十年文艺创作生涯,与戏剧有着不解之缘,从话剧《金鹰》到电影《成吉思汗》,再到电视剧《瀚海风云路》和《风雨伊克昭》等,一路行进探索,在戏剧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以他特有的淳朴雄浑的叙事风格,塑造出一系列为民族利益而抗争的英雄人物,在'如霆、如电、走风连云'的戏剧情境中,展示了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下之间的矛盾冲突。讴歌英雄,张扬民族精神,追求理想,这种为中外美学家所称道的'崇高'之美,在超克图纳仁的创作中凝聚为沉甸甸的艺术情结,成为他作品的风格标识,同样是  相似文献   

2.
李廷舫 《草原》2007,(10):84-85
阅读《超克图纳仁文集》,纵观这位斐声文坛的老作家的文学和戏剧作品,我不禁想起人们常常引用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溯超克图纳仁文学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当然一是出自他的艺术才华,二也是基于他深厚的生活功底。回顾内蒙古文学史,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大约1950—1955年五年间,在充满生机的草原  相似文献   

3.
宋生贵 《草原》2007,(10):70-73
2007年春节之后,我的最有收益的一件事情,就是一连数十日力拨杂务,集中精力阅读了《超克图纳仁文集》(六卷本,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共计200余万字。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阅读一位作家如此大量的作品,这在我的阅读与研究经历中尚属首例。如此之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过去对于作家超克图纳仁先生虽有所知,知道他于上世纪50年代就创作了《金鹰》等话剧文学剧本,声名远播;进  相似文献   

4.
阿云嘎 《草原》2007,(10):68-69
2007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我们出版发行《超克图纳仁文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超克图纳仁老先生为自治区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优秀的作品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增添了光彩。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60年内蒙古文学艺术成就,或者回顾中国话剧100年发展道路的时候,我  相似文献   

5.
贺信     
陈光林 《草原》2007,(10):67-67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前夕,召开'超克图纳仁作品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我谨对超克图纳仁同志表示敬意。超克图纳仁同志和我区老一辈的文学家、艺术家们一起,揭开了自治区新文艺运动的历史篇章。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27日至29日,以内蒙古文联阿云嘎主席为团长、老作家超克图纳仁、诗人伊勒特、女作家博尔姬·塔娜,本刊主编尚贵荣、编辑辛杰为成员的内蒙古作家访问团赴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三天的考察访问,受到了松原市,前郭县两级党政领导的热情接待。郭尔罗斯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也是老作家超克图纳仁的家乡。三天时间里,作家们不畏严寒,情绪饱满,观看查干湖冬捕,祭祀冰雪敖包,拜谒超克图纳仁出生地,与当地作家座谈交流,内容丰富,收获巨大。本辑文字,即是此次访问活动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7.
阿汝汗 《草原》2007,(11):59-60
2007年6月,老作家超克图纳仁先生赴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采风考察,受到县委和政府的热情接待。超老发现,前郭县不仅山水壮美,经济发达,文学创作也是人才济济,成绩显著。县里每年举办查干湖冬捕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许多作家诗人前往,写下无数诗篇。本辑的诗歌作品,就是超老在前郭期间组织的,是他此行的一个重要成果。超老是从《草原》走出的老一辈编辑家,今已年逾八旬,笔耕不辍,仍然关心着《草原》,作为后辈,我们向他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意。——编者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25日,邀集诗人伊勒特、作家博尔姬·塔娜、青年作家辛杰随阿云嘎主席、超克图纳仁前辈赴前郭尔罗斯访问,受到阿汝汗、焦洪学等当地领导盛情接待,食鳙鱼,喝白酒,观看查干湖冬捕、拜谒超老故乡,经过短促但感受深刻,可谓不虚此行。难写韩柳之文,竟成平仄之体,遂以纪胜。  相似文献   

9.
布莱希特作为世界著名的德语剧作家曾创作出大量至今仍风靡全球的戏剧作品。其作品除了采用古典戏剧创作手段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陌生化的戏剧创作理论。而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就是以中国城市四川为命名的《四川好人》。  相似文献   

10.
郭剑敏 《草原》2012,(10):94-96
正《逃离加色丁》是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克冰先生所创作的总题为《青青子衿》的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第一部,该系列长篇总计六十余万字,由《逃离加色丁》、《我家住在大红城》、《给我一个支点》三部作品组成,于2011年6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青青子衿》中的三部作品相对独立又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它们分别以抒情、荒诞、写实的手法,从不同层面书写出了一位当代学人对过往悲怆岁月的深层扣问以及对支离破碎现实生活的尖锐批判。  相似文献   

11.
张鹤鸣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且多产的作家,创作以寓言和戏剧为主,曾出版过《刚长腿的小蝌蚪》、《彩霞飘落人间》、《老猪减肥》、《猴熊大战》、《银河晨星》、《醉井》、《喉娃公主》、《海国公主》、《角马公主》等十多部著作,他的作品曾荣获过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金骆驼奖及金江寓言文学奖等四十多项省级以上奖励,并荣获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在去年8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中共瑞安市  相似文献   

12.
戏剧艺术创作介于现实和想象之间,对现实多元化题材的把握中实现艺术加工和创作,将现实元素通过艺术加工,通过戏剧语言来彰显时代的境遇。本文以《天使在美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艺术建构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解读该作品的现实理念,体现时代意境的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1方剂的组成、来源及功效1.1方剂来源: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创作,记载于他的著作《疫疹一得》中,是目前中兽医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经典组方之一。1.2方剂组成:石膏120克、地黄30克、水牛角60克、黄连20克、栀子30克、牡丹皮20克、黄芩25克、赤芍25克、玄参25克、知母30克、连翘30克、桔梗25克、甘草15克、淡竹叶25克(兽药典标准组方)。1.3方剂功效及传统注解:清瘟败毒饮是综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  相似文献   

14.
鲁迅创作于1924—1926年的散文诗集《野草》一向被认为是鲁迅心理的真实写照,因而引起了研究者的诸多关注。《野草》中的散文诗《这样的战士》,以其明确的斗争意识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样的战士》一文反映了鲁迅的孤独、无望和"痛打落水狗"的决绝,表现出鲁迅顽强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蜂业》2012,(9X):15-15
<正>4万千克目前,福建省建瓯市约有蜂农110户,年产蜂蜜4万千克,产值超300万元,养蜂业走在闽北其他县市的前列。建瓯发展蜜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蜜蜂养殖历史较长;二是花源丰富;三是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此外,蜜蜂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建瓯森林物种优化,保持森林生态平衡。——《闽北日报》  相似文献   

16.
《警犬》2004,(6):11-12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天津人。1927年生于贫民家庭。6岁从堂姐学京剧。13岁拜师小五珠,改习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花为媒》、《杜十娘》等剧中饰主角。新凤霞1949年下半年从天津到北京。在天桥万盛轩演出了《刘巧团圆》、《小二黑结婚》、《祥林嫂》等新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其后,她又演出了反映评剧艺人苦难生活的《艺海深仇》,还移植改编了不少兄弟剧种的剧目。新凤霞与音乐工作者合作,创作了不少新曲调,新板式,形成了当前评剧流传最广的艺术流派。她的代表剧目很多,象《乾坤带》、《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刘巧儿》、《无双传》、《凤还巢》、《会计姑娘》、《三看御妹》等许多剧目。在十年浩劫中,新凤霞惨遭迫害致残,离开了舞台。在她身深陷囹圄、饱受迫害的时候,一头名叫“老黄”的犬与她相依相怜。给了她巨大的精神安慰。本文记录的就是那段历史的片段。  相似文献   

17.
田纳西·威廉斯是二十世纪美国戏剧领域的卓越领军剧作家。他一生作品颇丰,撰写六十多部戏剧作品。1957年出版的《神琴下凡》修改自1940年的《天使之战》。本文尝试借用弗莱的原型批评,分析《神琴下凡》与希腊神话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故事在情节发展和背景设置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7,(3)
正【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26日报道】半夜频繁起夜是一种困扰超半数五旬人士的病症,会导致人早晨出现疲劳、烦躁和脚步不稳的状况。但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已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只需稍稍调整饮食。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减少盐的摄入量可明显减少起夜次数,频繁起夜也被称为夜尿症。当223名志愿者将盐摄入量降低25%,也就是从每天10.7克降至8克后,他们每晚的平均起夜次  相似文献   

19.
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的"心师造化"是对前人美学思想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对中国画创作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心师造化"既体现了重"神似"不轻"形似"的绘画宗旨,又揭示了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强调在审美体验中实现思想和意识的升华,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方向和审美价值取向,并对后世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心师造化"乃承前启后之妙论也。  相似文献   

20.
丁玲是我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生涯贯穿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整个创作生涯中,她先后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塑造了诸如莎菲女士、陆萍等典型的反封建的女性形象。不同时期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本文将通过丁玲在不同创作阶段塑造的女性形象,浅析丁玲对"五四"启蒙传统的坚持和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