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夏季瓜豆棚下套种平菇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庭园经济新模式。它是在大多数菇类都不能生长的炎热季节,采用丝瓜、扁豆与平菇、凤尾菇套种。棚上长瓜豆,棚下长平菇,且利用瓜豆的茎叶为平菇遮荫,瓜豆光合作用时呼出的O_2正好被平菇利用,而平菇生育期间吐出的CO_2又正好被瓜豆吸收,形成一个  相似文献   

2.
刘裕岭  许生国 《食用菌》1994,16(1):25-25
传统的室内多层固定架栽培蘑菇,不仅所需成本高,栽培面积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场所一直固定不变,病虫杂菌等污染危害严重,使产量、品质和收益逐年下降.泰县洪林乡食用菌生产合作社将其改在早稻茬田用单层“人”字形简易棚架栽培蘑菇,棚架地点年年换,架材年年新,减少了病虫杂菌危害,同时单层架菇棚透气、保温、保湿性能好,为蘑菇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效地延长了出菇和市场供应周期,达到了省工、节本、便管理和高产、优质、高效的“两高一优”目的.多年大面积栽培结果,每亩耕地可实际栽培蘑菇  相似文献   

3.
所谓平菇“1 1>2”栽培模式,是指运用一次性爆发出菇技术,同时启用两个菇棚,一个发菌、一个出菇,两棚交替利用的全新生产模式,其生产效益远远高于相同的两个菇棚、相同时间段常规发菌和出菇的管理方式。1)栽培时间安排。运用该模式生产平菇,可参考表1合理安排栽培时间。表1栽培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温型平菇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周口地区秋季平菇栽培时间较过去提前40 d~50 d(天),国庆节前即有大量鲜菇上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然而,由于此时仍处于高温高湿季节,极易发生虫害.最近两年,对周口市近郊菇棚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秋袋栽平菇虫害发生率达80%以上,危害严重的占50%左右,近30%的菇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广大菇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虫害防治已成为关系到早秋平菇栽培成败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半地下简易塑料大棚,合理安排平菇与秀珍菇播种期,在平菇生长后期套种秀珍菇,同样秀珍菇的生长后期套种平菇,使同一菇棚在自然季节下能周年生长食用菌,实现了经济效益翻翻。  相似文献   

6.
聂宗平  张世银 《食用菌》2004,26(4):28-29
在自然条件下,平菇的四季栽培量以夏季最少,尤其是黑色品系的中低温平菇夏栽更少见;其原因是夏季温度高,不适宜中低温平菇的生长。即使广温型的品种,夏栽也因病虫害严重,栽培管理困难,产量低,效益差,而使栽培规模受到限制。在我区,人们常年形成的消费习惯,尤其偏爱黑色平菇。由于我区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689m),冬无严寒,夏无  相似文献   

7.
江都71是浙江省海盐县主栽的夏季上市的高温平菇品种,出菇温度为12~36℃,菇体丛生或单生、片大肉厚,老熟时形状、菇色与凤尾菇相似。鲜菇肉质细嫩、口感好,市场俏销。春、夏、秋季均可大量出菇,不脆、无畸形,盖径6~15厘米,幼菇提早采收,可作秀珍菇上市。海盐县近年来发展较快,2007年栽培16万袋,产值50万元,栽培集中在沈荡、于城、澉浦等地。预计2008年栽培量将达40万袋。根据近几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栽培江都71须加强温湿度管理,严防虫害发生及杂菌污染。(1)栽培季节。根据江都71的特性和各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可安排在3~6月制菌袋,4~9月出菇。(2)场地选择。江都71的出菇场地可选择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和废弃房舍等。要求菇棚通风良好,排灌方便,门窗、棚体四周设置40目防虫网,棚上覆盖物厚实。(3)原料选配。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一般每100千克棉籽壳加麸皮5~8千克,石灰3千克。原料应干燥无霉变,拌料前在日光下曝晒2~3天。(4)菌袋制作。可采用熟料袋栽和发酵料袋栽两种方法,以熟料袋栽为好,不宜采用生料栽培,否则极易导致生产失败。熟料袋栽菌袋的规格可选用17×38(厘米)或20×45(厘米),厚...  相似文献   

8.
的宏发 《食用菌》1998,20(2):20-21
平菇高邮462是笔者于1995年品比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菌丝抗霉菌能力强,生料栽培成功率很高.发菌快.出菇早,早秋播种至出菇只需18天.最大特点是出菇均衡,一般菇棚陆续有菇上市.菇盖里半圆形,肥厚片大整齐,一般盖径10~22cm,肉厚1.5~2.5cm,边缘光滑,柄长l~2cm,后劲足,采收5潮菇时菇体仍然肥壮.菇体韧性好,运输不易破碎.现将其生育条件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平菇冬季生料栽培,具有发菌速度快、时间短,能有效利用自身发酵温度发菌的特点。冬季栽培的平菇,出菇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通过菇棚温度的升降调控出菇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北方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冬闲时间,进行平菇冬季生料栽培,使冬季农闲变农忙,增加经济收入。根据多年的生产指导工作,总结出了一套全开放式的发菌培养模式,使发菌成品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辛洪湖 《食用菌》2005,27(2):44-44
1选好场地 夏季栽培平菇的场地,应选在阴凉之处,如室内地面层可利用,也可因地制宜地在室外选择在具有生态小气候环境的植物地里套栽,如辣椒、茄子、玉米、水稻、瓜豆行间。遮阳很好的树荫下或葡萄架下,可做小塑料畦棚,外面盖草帘。  相似文献   

11.
夏季高温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平菇作为大众化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城乡居民的喜爱,但一般秋冬和春季生产,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很少有人栽培,而夏季市场上鲜菇少,售价高,往往是常规栽培季节价格的3~6倍。为此,笔者进行夏季平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温品种平菇的最大特点是速生,从出菇到结束,时间不超过45 d,时间短、出菇快、易管理,生物转化率90%以上,这样,不仅在这一阶段获得很高的经济收入,而且不影响秋菇的生产,充分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金福菇是近几年新开发的珍稀高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硕大、质地硬、口感好,鲜品货架时间长;适宜夏季栽培,解决了目前北方菇棚周年栽培和夏季鲜菇市场需求的问题.传统金福菇栽培多采用地栽模式,该栽培模式占地多、用工多、污染连片不可控;而袋栽模式可单层或层架栽培,节约用地,污染可控,省工省时.笔者通过对袋栽各因子调查、栽培示范,总结出金福菇袋栽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侯元明 《食用菌》2002,24(3):27-27
我地多年来夏栽平菇,一直采用传统的熟料袋栽.劳动强度大,工艺繁琐,技术要求高,很难适应当地菇农生产的需要.笔者于1997年开始采用发酵料地沟栽培平菇,无论成品率,还是产量都较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七个高温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高温平菇为夏天地产食用菌上市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频繁,加上平菇抗高温能力有限,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平菇种植专业户栽培水平,结合平菇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笔者从江都和高邮引进5个高温平菇菌株与本地高平30和川3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市夏季栽培出菇的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庆温 《食用菌》2019,(2):51-51
每年从10月开始,很多栽培平菇的菇棚里有时会出现零零星星的锯齿菇,有的菇棚占比比较大,笔者从3个方面分析一下原因。1形成锯齿菇的主要原因是菇棚内的湿度太低,每年的10月全国大多数地区是干旱少雨季节,很多栽培户忽视了菇棚湿度的管理。在湿度极低的情况下,菇蕾各个叶片的分化生长也会出现不均衡的情况,特别是二潮菇的表现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6.
贾博渊 《食用菌》2009,31(5):54-55
在我区城郊和农村,有很多集中连片向阳一面坡菜棚。近年来,菜农们更新观念,为增加收入,充分利用有限温棚,缩短歇棚时间,在棚内尝试菇菜轮作。但由于我地四季明显而短促,冬季寒冷,往往种菜耽误了菇,种菇误了菜,菇菜轮作很不理想。笔者从2004年起深入棚区,与菜、菇农多次探索、试验,总结了一套用阴阳棚同时栽培双孢菇及蔬菜的技术。一经推开,在我地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坝上地区年平均气温2.6℃,昼夜温差10℃左右,夏季最高温度在25℃以下,很适合平菇的夏季生产,尤其是7~9月的低气温、高温差,对平菇的出菇非常有利,而且正好避开全国平菇产菇的高峰,形成错季.另外,坝上高寒地区闲散劳力多,空闲房舍多,玉米芯丰富,这些都是发展坝上高寒地区错季平菇生产的有利条件.笔者经多年栽培,以玉米芯为培养料,总结出一套适合坝上高寒地区平菇错季栽培的高产技术,生物转化率达180%,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利用闲置禽棚畜舍高效栽培平菇的成功经验:改种平菇的禽棚畜舍建筑结构特点;清理棚、舍环境,严防病虫害;选用抗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提高平菇抗杂菌能力;增加升温保暖设施,适时早播,降低严冬低温天气影响;针对禽棚畜舍的结构特点,灵活调控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进入夏季后,一般日最高气温都在25℃以上,高温会抑制春播平菇菇蕾的形成.因此,此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平菇养料越夏管理,等秋凉后温度适宜时再进行出菇管理,以提高平菇的栽培效益.一般情况下,菇农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保证平菇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20.
平菇一年四季都能栽培,这不仅延长了供应期,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平菇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然在夏季栽培平菇,由于受到高温的影响,技术如果掌握不好,大面积栽培效益便不那么令人满意。根据,我们的推广实践,认为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应掌握下列关键技术: (一)选择适宜的优质菌种 平菇栽培品种较多,夏季栽培应选用高温型菌种,此菌种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4~28℃,如榆黄蘑、侧5、红平菇、新平1012、鲍鱼菇、佛罗里达等。其中菇农普遍应用被称为平菇高产之王的“新平1012”效果更好,这是一株高产、优质的广温型新菌种,子实体发生的最低温度3℃,最高温度35℃,最适为8~28℃。菇潮涌,菌盖肥大,柄短肉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