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杀青温度和炒坯温度对于名优绿茶品质形成效应极大,杀青投叶量虽有影响,但作用较小,仅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加工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名优绿茶的重要品质因子之一,良好的香气品质主要在茶叶加工中形成.本文分别叙述了茶叶摊放、杀青(青锅)工艺、揉捻做形、干燥(辉锅)及干燥后增香对香气物质转化和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并对茶叶香气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糖苷酶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前言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起决定作用的工序。在杀青过程中,鲜叶大量失水,并伴随着强烈的热化学反应。杀青锅温的高低、投叶量的多少、鲜叶的失水快慢等,对名特茶品质形成影响极为明显。本试验针对杀青工艺对品质形成的效应,选用四个品种,采用两种杀青下锅温度和不同投叶量进行研究,结论是:高温杀青(不出现焦叶焦边为度)对干茶色泽和叶底明亮度有利;适温杀青有利于滋味和香气的形成。经过对于茶的理化分析和感观综合审评认为,杀青工艺采用180℃下锅温度,0.3~0.4kg投叶量,杀青程度以鲜叶减重率35~40%,失水速率掌握在4—5%/分,可作为名特茶制作较好的杀青工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青方式对夏秋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种不同杀青方式(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传统滚筒杀青)以及配套工艺改进在夏秋季大宗绿茶加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绿茶在外形、色泽、汤色、叶底方向,明显优于传统杀青,但香气不如传统杀青,通过工艺改进,将微波杀青与炒二青配套使用,对香气和滋味品质提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茶叶加工效率,使制茶技术标准化,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投叶量的杀青对加工品质和工效的影响,并取得了杀青投叶量的上、下限数值。我们认为,用此数值指导生产,可在大生产加工条件下,获得较大的制作量,并能保证名优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桑绿茶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统的绿茶加工技术和现代绿茶加工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桑绿茶的加工技术中。从桑鲜叶材料的选取、鲜叶的摊青、切叶、杀青、揉捻、毛火、整形、提香等工序入手,对桑绿茶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桑绿茶加工的技术关键指标,即:凉青以桑叶含水率70%左右为宜;桑叶气味应当由强烈青气味转为清香;杀青温度180—200℃,杀青时间3~4分钟,杀青叶含水率45%~50%;揉捻时间10~12分钟,空压6分钟,轻压4—6分钟;毛火采用烘干机,进风口温度120~130℃左右,毛火3~5分钟,叶温控制在80℃,桑绿茶毛火干度达70%左右;整形锅温掌握在100℃,整形140分钟,分5次整形,每次整形时间为20~25分钟,出锅摊凉3—5分钟;提香温度约100℃,全程约为15分钟。提香后的桑绿茶应及时真空包装,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7.
以赣茶2号为原料,采用相同的萎凋技术对鲜叶进行处理,分别采用微波、蒸汽、锅炒及沸水四种杀青方式对萎凋叶进行杀青,制作成婺源绿茶,并对成茶进行感官密码审评和常规理化指标检测。结论表明:微波杀青的茶样色泽翠绿稍深,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尚醇带清花香,除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低于蒸汽杀青外其他含量均最高,品质表现最好;蒸汽杀青的干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也较高;锅炒杀青无论是感官评分还是理化成分检测均较高,品质最稳定;沸水杀青综合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8.
绿茶杀青工艺技术探索陈义甫(铜鼓县农业局)绿茶的基本特征是“三绿”,如何实现绿茶“三绿”的品质特征,先人创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高温(220℃以上)锅炒干热杀青,即将鲜叶在高热锅中炒杀六分钟左右,在二分钟内必须使叶温达85℃,并维持二:分钟以上,即能控...  相似文献   

9.
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中国绿茶生产的基本特点。绿茶利用高温杀青经做形(或揉捻)、干燥等工艺而成,具有“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桑叶经过工艺加工也可以制成绿茶,即桑叶绿茶。  相似文献   

10.
文摘锦集     
1 绿茶原料保鲜技术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张正竹等,将微波杀青后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分别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后,在不同温度下贮藏2个月。检测结构表明,贮藏2个月后的杀青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均优于对照。因此,茶鲜叶微波杀青后,迅速低温去湿,在-5℃下真空包装,可保鲜2个月以上。摘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2 茶鲜叶匀浆悬浮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的夏涛等为了实现悬浮发酵红茶工业化生产,对影响发酵体系工艺放大指标———容量传质系数(KLa)的因素及KLa对红茶品质…  相似文献   

11.
蒸热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杀青主要作用是通过高温作用,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适当促进鲜叶中一些化学变化。除去青草气,改变叶绿素组织,使之形成绿色、绿汤。蒸热杀青即将鲜叶放在杀青机内进行“闷杀”,通过蒸热作用迅速破坏酶的活性,防止“红变现象”产生。一般情况下,应用蒸热杀青制成的绿茶,红梗红叶少,基本保持绿茶特有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生产与贮藏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优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是高品质绿茶。就其共性而言 ,一般都具有独特的造形 ,翠绿的色泽 ,幽雅的清香 ,鲜醇的滋味 ,嫩绿明亮的汤色。名优绿茶是特殊的自然条件 ,适制的茶树品种 ,精细的采摘和精湛的制茶工艺相结合的产物。1 名优绿茶与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纵观历史名茶 ,便会发现名优绿茶大都产自名山大川。合理的土壤理化结构 ,充沛的雨量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名优绿茶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等名茶都是产自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在优越环境条件下 ,茶树生长适宜 ,内含物质丰富 ,所制名优…  相似文献   

13.
桑叶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功能性成分之一,研究基本加工工艺条件以及杀青方法和处理时间、炒干时间等因素对制作桑叶绿茶中DNJ含量的影响,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桑叶绿茶中的DNJ含量。采用微波加热、蒸汽加热和滚筒加热杀青,均可以使桑叶茶中的DNJ含量提高80%左右(P0.05)。其中,采用微波杀青(1 350 W)150 s,蒸汽杀青2 min,滚筒杀青(255℃)30 s,桑叶茶中的DNJ含量均可达到最高值。后续加工工艺中,揉捻和曲毫流程对桑叶茶中的DNJ含量无显著影响;在125℃加热炒干提香处理15 min后,桑叶茶中DNJ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但250℃加热炒干提香15 min,对桑叶茶中DNJ的破坏较大。试验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及加工时间、加工温度等都会导致桑叶茶中DNJ的含量发生变化,应采用适宜的加工方式、加工温度及加工时间,以保证桑叶茶中DNJ含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浅析绿茶制造中儿茶素的变化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属非发酵茶类。制茶中首先进行高温杀青,使酶蛋白变性失活,阻止发酵作用进行。制成的绿茶具有香清味醇和三绿(叶色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杀青方法制备桑叶茶的品质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青是桑叶茶形状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将采摘的新鲜桑叶采用微波加热、蒸气加热和滚筒加热的方法进行杀青处理,测试不同杀青方法加工后成品桑叶茶的感官品质及营养保健品质。结果表明,微波杀青加工桑叶茶的外形色泽、汤色、叶底等感官品质较好,总浸出率、总黄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其它2种杀青方法加工的桑叶茶,且对水浸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总多酚含量3项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但香气和滋味欠佳。综合各项测试结果认为,微波杀青能较好保持桑叶茶的营养保健品质和感官品质,可考虑优化微波杀青工艺参数改善桑叶茶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16.
黄金菊茶树不同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凤凰沟生态茶园种植的黄金菊茶树为实验材料,分析了黄金菊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并对黄金菊和宁州2号制作的绿茶、红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金菊茶品质成分丰富,春季所制名优绿茶品质好,夏秋季节制红茶品质好,该茶树资源具有萌发期早、茶树鲜叶持嫩性时间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名优绿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众所周知,春茶质量最优,它的滋味浓醇鲜爽,香气高雅而持久,而夏秋季节气温高、日照强,从而造成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含量偏低,制成的绿茶苦涩味重、口感稍差、清香缺乏,品质远远不及春茶。由于受到茶叶品种、自然条件、鲜叶原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茶区的企业和茶农每年在春、夏、秋三季生产中,一般只在春茶一季生产加工名优茶,对夏秋茶少采甚至不采,从而造成茶叶总产量减少,茶园经济效益降低。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一下如何提高夏秋名优绿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进用新鲜桑叶制作桑叶乌龙茶的工艺技术,通过检测分析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制作桑叶乌龙茶的营养活性成分与理化性状指标及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变化,确定晒青程度、摇青次数、杀青温度、包揉次数以及干燥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桑叶乌龙茶的品质和风味有重要影响。对上述重要工艺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晒青18 min、摇青3次、220℃杀青、包揉6次、90℃炒干的工艺条件下,制作桑叶乌龙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等营养保健成分保留率相对较高,香气成分形成的风味较好,具有良好的桑叶乌龙茶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区名优绿茶生产发展很快,市场上名优绿茶种类繁多,但是许多产品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茶叶的经济效益.就当前名优绿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针对手工绿茶加工的关键工艺及参数,进行了综合对比试验,从原料品种、杀青温度、投叶量、揉捻坯摊放、炒干温度及投坯量等工艺设置了多种处理,通过理化测试,感观审评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手工制作绿茶(名特茶,毛尖型)主要加工工艺参数,对一些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