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5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的胞内寄生菌,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侵袭宿主的倾向性可分为七个型:即马耳他布鲁氏菌(B.melitensis)、流产布鲁氏菌(B.abortus)、猪布鲁氏菌(B.suis)、绵羊布鲁氏菌(B.ovis)、犬布鲁氏菌(B.canis)、沙林鼠布鲁氏菌(B.neotomae)和水生哺乳动物布鲁氏菌(B.maris).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 3 奶牛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给畜牧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损失. 3.1 目前我国牛布病流行状况布鲁氏菌属有6个种20个生物型,即羊布鲁氏菌(又称马耳他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牛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有9个生物型)、猪布鲁氏菌(有5个生物型)、森林鼠布鲁氏菌、绵羊附睾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3.
一株犬种布鲁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一只流产贵宾犬全血中分离到的一株布鲁氏菌进行了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研究以及凝集试验鉴定和多种属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胰际琼脂培养基生长并呈典型的粗糙型布鲁氏菌菌落,菌落能被结晶紫溶液染成紫色.分离菌在琉瑾和复红培养基上生长,不产生H2S,与粗糙型布鲁氏菌阳性血清凝集,与光滑型布鲁氏菌阳性血清无凝集.用AMOS-PCR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该分离菌具有犬种布鲁氏菌特有条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符合犬种布鲁氏菌特性,将其命名为B.canis GB1.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较广的是:羊布鲁氏菌(B.melitensis),主要引起绵羊、羊及人的布鲁氏菌病;牛布氏杆菌(B.abortus),主要引起牛的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B.suis),主要引起猪的布鲁氏菌病.被感染的动物主要表现流产和不孕不育症状,此病已经使世界各国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布鲁氏菌能引起人的感染发病,威胁着公众健康,被一些西方国家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所以对布鲁氏菌的检测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用布鲁氏菌强、弱毒株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旨在探讨NF-κB信号通路与布鲁氏菌强、弱毒株在胞内生存的关系。采用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侵染0、4、8、24 h后,裂解细胞收集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布鲁氏菌对激活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然后用布鲁氏菌在不同感染复数下侵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量;同时对胞内菌CFU进行计数。结果显示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可以强烈激活NF-κB信号通路,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对其激活作用较弱;同时对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感染复数为80:1、侵染时间为8 h时光滑型牛布鲁氏菌2308和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对NF-κB激活程度最强,且该通路参与产生TNF-α、IL-1β和IL-6;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BAY11-7082影响布鲁氏菌在胞内的生存。因此,粗糙型牛布鲁氏菌RB51胞内存活与NF-κB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的胞内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也为布鲁氏菌新型药物的研发、家畜布鲁氏菌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山羊布鲁氏菌病是由马耳他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是一种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病程慢性化为主要特征的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分布广泛,且有抬头趋势,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目前,流产布氏杆菌(牛种菌,Brucella abortus)、猪种菌(B.suis)、马尔他布氏杆菌(羊种菌,B.melitensis)和犬种  相似文献   

9.
作者拟对缺失致病力因子--四型分泌系统中的VirB8基因后布鲁氏菌感染力和毒力的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首先,构建了布鲁氏菌VirB8基因缺失株(△B8B.suis),用缺失株感染巨噬细胞和BALB/c小鼠,再用B.suis强毒攻击BALB/c小鼠并检测脾脏含菌数,观察其在动物体内定居能力、毒力及抗感染保护力.鉴定△B8B.suis为VirB8基因完全缺失株,△B8B.suis感染巨噬细胞6、24和48 h,其CFU分别为49、165和355;△B8B.suis感染BALB/C小鼠的每克脾含菌数为3.6×107(1×108CFU腹腔接种)和5×106(1×109CFU蹊部接种);BALB/c小鼠攻毒试验显示△B8B.suis免疫组每克脾平均含菌数为7.61×102,非免疫对照组为2.98×105.结果表明布鲁氏菌缺失VirB8基囚后,其毒力较亲本株弱,但能在小鼠脾脏定居,为弱毒株;△B8B.suis呈现出作为疫苗的生物学特性,但毒株能否作为疫苗株使用,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3种基因型的多重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BPIV3 3种基因型病毒株的H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多重RT-PCR方法。结果显示,方法可同时扩增出BPIV3A型150bp、B型253bp和C型342bp的特异性片段,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牛支原体、牛布鲁氏菌、羊布鲁氏菌、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和B型均无交叉反应,A、B、C基因型BPIV3最低阳性质粒检测量分别为0.89×104、0.92×104和1.53×104拷贝/μL。本试验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操作方便、特异性强,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可快速检测BPIV3 3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我国将该病规定为二类动物疫病。根据其病原性、生化特性等不同,可分为6个种20个生物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3个型、牛种布鲁氏菌9个型、猪种布鲁氏菌5个型,还有犬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罩种布鲁氏菌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主要感染猪,也能感染人和鹿、牛、羊。  相似文献   

12.
犬种布鲁氏菌(B. Canis)不仅感染狗,而且也能在人群中引起感染。 1983年,尚德秋等从美国进口Beagle狗和中国草狗中首次分离到B. Canis菌。为了阐明浙江省的人、畜中是否有犬种布鲁氏菌感染,我们对杭州市、市郊及郊县的犬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有关表面抗原A或M的鉴别试验已用于流产布鲁氏菌,马尔他热布鲁氏菌和猪流产布鲁氏菌的生物型分类。光滑型布鲁氏菌A抗原与M抗原的比率随其生物型的不同而异。粗糙型布鲁氏菌则缺乏这些抗原。试管凝集试验(TAT)用于显性表面抗原的鉴别已得出肯定结果。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快速,使用试剂少以及可得出均恒可靠的结果,所以将是一种有用的方法。本报告旨在建立一种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并将试验结果与TAT的结果比较例。  相似文献   

14.
<正>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变态反应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据对我国牧区及养殖场(户)流行病学调查,羊布鲁氏菌血清阳性率3.25%~3.49%,羊流产胎儿分离出布鲁氏菌菌株2.43%。羊布鲁氏菌病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不可小  相似文献   

15.
羊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国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羊布鲁氏菌病也作为羊病的一种强制免疫病种,以确保预防此病达到良好效果.本文详细论述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病原、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及发病症状、诊断和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6.
羊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一个需要重点预防控制的疫病.本文分析了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总结了近代防控本病的成功经验,旨在纠正兽医和养殖户的认识误区.1病原学羊布鲁氏菌病的致病原是布鲁氏杆菌(Brucella),革兰氏阴性,绝对需氧菌(非抗酸性),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寄生于动物体细胞内.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种19个型,其中羊种布鲁氏杆菌有3个型、绵羊附睾种布鲁氏杆菌有1个型,羊种布鲁氏杆菌致病力最强且人畜均易感,所以羊布鲁氏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病原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的球状、球杆状细菌,其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鞭毛,不运动,需氧。自然条件下该菌活力较强,在日光直射和干燥环境下,其抵抗力较弱。该菌对热、各种常用消毒剂、紫外线和各种射线都很敏感,对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仍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其是那些发展中国家.该病在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形成严重危害.该病的病原是细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菌——布鲁氏菌(Brucella).它主要引起人类波状热和慢性感染,引起反刍动物流产和睾丸炎等,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迄今为止,已确定的布鲁氏菌有6个种,20个型.多种动物对布鲁氏菌都有易感性或带菌(包括人).其中山羊、绵羊、牛和猪对各种布鲁氏菌具有高度易感性,其它家畜如马、水牛、骆驼、犬、猫以及鹿均可感染.近年来,又在海洋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新种布鲁氏菌的感染[1].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堪培拉国立布鲁氏杆菌病参考中心和国立生物学标准实验室,对1981-1985年接收的布鲁氏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的结果,指出了该菌的种和生物型在各州和各种宿主情况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分离的培养物,被鉴定为流产布鲁氏菌1、2、3型和19号菌株;猪布鲁氏菌1型和绵羊布鲁氏菌。马尔他布鲁氏菌3型是从地中海地区感染的人分离的。最常见的分离物为流产布鲁氏菌1型。从牛分离的非典型培养物有猪布鲁氏菌1型和利用赤藓醇的19号菌株变异型,讨论了它们在影响国家根除布鲁氏菌病运动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本文记载了1981—1985年期间提交给国立布鲁氏菌病参考中心(NBRC)的所有布鲁氏菌(以下简称布氏菌)培养物的特性,它们来自除塔斯马尼亚外的各州和各地区,多数是由各州兽医实验室提供的,少数来自医院和开业者的病理材料。联邦血清实验室(CSL)1965—1976年的研究结果已在以前作过报导。  相似文献   

20.
加强奶牛"二病"监测 确保市民吃上放心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结核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两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则将该二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都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是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而牛型结核杆菌也能使牛、羊、家兔患结核病,并且对动物的毒性要比人型结核杆菌强。布鲁氏菌病是再度肆虐的传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