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湘西自治州2005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为降低金州孕产妇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逐例回顾性调查核实、评审,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ZOOS年湘西自治州活产数为29290人.孕产妇死亡17例,死亡率58.04/10万;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依次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产前子痛、上感、急性左心衰、脑栓塞。直接原因13例.间接原因4例。结论:在边远贫困山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接受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加强三级网络的业务技术培训及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危急重症的抢救能力及住院分娩率,转变接生员职能.规范产科建设,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依据张家口孕产妇死亡数据分析本地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适宜方法和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对2009—2015年张家口所辖18个县区的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死因构成等指标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7年来张家口市孕产妇死亡率基本呈稳定下降趋势,孕产妇前三位死因顺位依次是:羊水栓塞、产后宫缩乏力、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征。结论提高产科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加速培养产科专业队伍及妇女保健专业人员,落实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措施,重点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大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力度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国产儿死亡的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江门新会区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358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婴儿因素244例.占68.2%;孕产妇因素33例,占9.2%;两者皆有48例,占13.4%;原因不明33例,占9.2%。胎、婴儿因素以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为主;孕产妇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病.胎盘因素为主;两者皆有是羊水量异常并胎儿因素为主。结论:加强产前筛查及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根据。方法按照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2002年10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5a期间的163例围产儿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a间围产儿总数为14176例,围产儿死亡16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11.50%,其中死胎92例占56.44%,死产19例占儿.66%,出生7d内新生儿死亡52例占31.90%。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畸形、胎盘脐带因素及早产。结论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海南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探索影响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原因及预防策略.方法:对2005~2010年海南省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 483例围产儿中发生出生缺陷286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4.91‰;出生缺陷儿死亡率为3.57‰.出生缺陷前5位疾病是:唇腭裂、多指畸形、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发育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产妇年龄呈正相关,年龄35岁以上是发生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分娩出生缺陷新生儿的孕妇以城乡低收入、低文化人群为主.结论:加强育龄孕妇产前筛查和优生优育教育,营造优生优育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降低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本组病人均采取了手术治疗,死亡8人,死亡率30.9%,其中Ⅰ-Ⅱ级共5例,死亡1例,死亡率25%,Ⅲ级14例,死亡2例,死亡率14.3%,Ⅳ级4例,死亡2例,死亡率50%,Ⅴ级3例,均死亡;高血压脑内出血病人分级越高,其死亡率越高.结论:对高血压脑内出血的病人,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防治子痫的经验,提高子痫的防治水平。方法:对42例子痫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子痫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无1例孕妇死亡;围产儿44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患.13例。其中重度窒息5列(2例死亡).轻中度窒息8例;胎儿及新生儿死亡共5例。结论: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子痫,预防DIC,适时终止妊娠;定期产前检查对预防子痫发生及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监测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病因及救治情况,探讨改善有并发症/合并症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整理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3-01—2015-01月收入院的5 449例孕产妇病例资料,分析孕产妇并发症/合并症病因、救治情况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5 449例孕产妇中发生与妊娠、分娩、产褥及流产期间相关合并症/发症病例共计155例(2.84%);其中危重孕产妇发病3例(0.06%),无死亡孕产妇;活产68例,死胎、死产4例,其余83例为异位妊娠。结论蔚县地区妊娠并发症/合并症检出率较高,临床应对高危孕产妇重点进行筛查,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n=28)、中危组(n=18)和高危组(n=10)。分析出血原因,并将3组的产后出血情况、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之间两两比较,产后2h出血量存在高度的差别(P0.05),无死亡情况发生。结论: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能够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评估,以便进行采取积极的防治机制来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1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8年5月门诊孕检发现126例GDM患者的诊治方法、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9659例孕妇中诊断GDM126例,发病率1.3%。经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加强健康教育和筛查,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好,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前置胎盘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前产时的出血,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5例前置胎盘病例的阴道流血、宫缩情况、期待治疗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达36周的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和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4例孕周为33 4、34 3、35 4、35 5周,阴道流血>600 mL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35 6周,出血量中等且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存活。其余有活动性少量出血的50例则行期待疗法,结果48例有效,有效率为96%;无效2例于孕34 4和33 6周时行急诊剖宫产。有效的48例均期待治疗到36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延长孕龄3~47 d,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无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结论: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婴儿存活率,减少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则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围产保健工作和产科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不断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本文对广东省湛江市市区1995~1997年3a间孕产妇88例的死因作一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收集1995~1997年湛江市...  相似文献   

13.
10年孕产妇死因分析侯智勇(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湛江524001)随着产科质量的提高,孕产妇死亡率逐渐下降,主要死因也有改变。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将我院10年来孕产妇死因进行分析。1材料与分析1985年10月至1995年9月,我院共分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37例老年人尸检案例的性别、年龄、死因、诱因等分析,探讨老年人死亡的特点,为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老年人尸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老年人尸检案例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5.68岁。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13例,脑血管疾病死亡9例,有明显诱因的死亡案例为22例。结论:老年入主要的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对降低老年人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特点,为探索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 438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外科急症共占99.16%,其中创伤占首位为76.00%;急救多发生在下午和上半夜;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的2.79倍。结论猝死和创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病及死亡病例均以青年人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作者对我院新生儿病区近10年来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自1995年11月~2005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病人1 769例,其中男1 122例,女647例,男女之比:1·73∶1,<37周的早产儿268例,≥37周足月儿1 501例,经治疗痊愈1 237例,好转326例,自动出院148例,无效死亡58例,其中早产儿22例,足月儿36例。对58例死亡病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新生儿死亡与胎龄的关系近10年新生儿死亡58例,占同期新生儿患儿3·3%(58/1 769)。其中,<37周者为8·2%(22/268),≥37周者为2·4%(36/150…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6-2010年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及其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对全镇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61‰、7.50‰、3.57‰、3.01‰、3.8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为早产、溺水、先天异常、出生窒息、肺炎。结论针对本镇情况,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孕期管理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出生缺陷,是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新生儿医疗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作者对我院新生儿病区近10年来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2例AC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治愈出院中54例,死亡8例,病死率12.9%,其中死于感染性休克4例、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呼吸衰竭及肾功能衰竭各1例。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4.6%(2/43),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为31.6%(6/19)。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提高ACST患者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胎盘早剥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9%~87%,孕产妇死亡率可达0.5%~5%[1]。随着近代诊疗技术的进步,母亲死亡率明显降低,但胎盘早剥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使得剖宫产及子宫切除的机会增加,可高达30%~50%[1]。本文回顾性分析63例胎盘早剥,以期提高产前诊断及处理水平。1 资料与分析1.1 一般资料 1986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705例产妇中,发生胎盘早剥63例,发生率为0.46%。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28.9岁,35岁以上者15例。63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