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马铃薯双行起垄种植技术是以深松、起垄、深施肥和双行合理密植等技术组成的马铃薯综合种植技术措施,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合格的薯商品率提高20%以上。马铃薯双行起垄高产种植技术技术要点如下:1、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选择薯形规整,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1~2两大小适中的健康种薯作种。2、垄作规程:播种前,首先用畜力按1.5米宽起垄  相似文献   

2.
一、栽培模式 1、纯播:播带1.2米,起垄双行栽培,行距60cm,株距25cm,采用地膜覆盖,于元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五一”可陆续收获上市。 2、薯、棉、菜套种:播带1.6米,马铃薯种植带起垄,垄宽80cm,垄高10-15cm,元月底2月初种两行马铃薯,地膜覆盖。棉花预留行冬季种两行早熟甘蓝,甘蓝收后,起小垄移栽一行标杂A1棉花,株距27-28cm。  相似文献   

3.
正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方法。1.选种根据本地区生态特点和不同用途及市场需求,必须选用经过审定的高产、抗病、质佳的2代以内的标准脱毒种薯。2.种子处理2.1困种催芽:种薯于播种前15-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不同垄宽栽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马铃薯最佳的栽培模式,进行了不同垄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0 m起垄2行植株田间群体生长合理,产量最高;商品薯生产采用0.5 m起垄1行或1.0 m起垄2行;种薯生产可采用1.5 m起垄3行,齐苗后应加强晚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4垄玉米2 行宽幅套种 该模式适用于粮区,马铃薯栽培春、秋二季,玉米栽培春、夏二季,一年四作四收,达到薯粮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2.8米宽为一幅,春马铃薯按株行距25厘米×60厘米播种4行,每亩栽3800株.春玉米按行株距40厘米×15厘米条播2行,每亩种3170株. 春马铃薯收后在中央垄沟上条播2行夏玉米. 春玉米收后于夏玉米大行间播秋马铃薯4行.这一模式要求水肥条件充分,春薯要早种早收,玉米最好用育苗移栽的方法,保证生长一致. 尽量做到栽培过程上、下茬紧密衔接,管理措施一环扣一环,才能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陈瑞冰 《现代农业》2014,(10):40-41
<正>一、选地、整地1.土壤选择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5.5~6.5的微酸性的砂质土壤。马铃薯属茄科作物,忌与其他茄科作物连作或集中混作。2.小高垄整地前作收获后,用旋耕机翻犁破碎土壤,再用整畦机按畦带沟宽110厘米,垄畦高30厘米,垄畦宽80厘米,两畦间沟宽20厘米的规格起垄整畦。起垄机起垄后,再以人工用锄头精细整畦,做到细碎、整齐。二、种薯处理1.精选种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棉农的经济效益,对棉薯套作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从中选择出了适合河北廊坊市应用的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一、高低垄大单行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带宽100cm,种1行马铃薯1行棉花。马铃薯种在低垄,行距100cm,株距16.  相似文献   

8.
正1.选用良种马铃薯:选用费乌瑞它、鄂马铃薯10号、鄂马铃薯5号、东农303等优良品种。玉米:选用湘玉10号、福单2号、鄂玉26、正大999、吉玉3号等。红薯:选用86-21、豫薯7号、SL-19、美SL-9、豫薯868、南薯88。2.规格种植马铃薯播种时按1.5~1.7米开厢,套种紧凑型玉米按1.5米开厢,套种平展型玉米按1.7米开厢。马铃薯高垄双行种植,垄高25~30厘米、宽40~45厘米,小行距35~40厘米,株距23~25厘米,每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潘继兰 《新农村》2014,(1):25-25
1.马铃薯4垄玉米2行宽幅套种 该模式适用于粮区,马铃薯栽培春、秋二季,玉米栽培春、夏二季,一年四作四收,达到薯粮双丰收。具体做法是:2.8米宽为一幅,春马铃薯按株行距25厘米×60厘米播种4行,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3800株。春玉米按行株距40厘米×15厘米条播2行,每亩3170株。  相似文献   

10.
在临夏县海拔1 976m区域条件下,试验观察了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株行距配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垄幅、株距对马铃薯产量、单株生产力、商品率及产值的影响明显.当垄幅为40:80(窄行40 cm、宽行80 cm)、株距为35 cm时产量和产值最高,鲜薯产量、商品薯产量分别达40 807.65、35 257.35 kg/hm2,...  相似文献   

11.
1种植模式 起垄铺膜种植马铃薯,垄高10cm、宽60cm,垄上铺90cm宽的地膜,垄两侧各覆土压膜15cm,垄面上种2行马铃薯,每行马铃薯距离垄边10cm,  相似文献   

12.
一、拱棚规格棚宽6~8米,棚中心支柱高1.5米,棚边缘高0.8米,面积333.5平方米左右。建棚应以东西拱向、南北延长为宜。二、种植模式两作物种植带宽1米(马铃薯为45厘米,萝卜55厘米),马铃薯开沟播种,起垄栽培。垄高15厘米(作萝卜畦墙),种植马铃薯两行,行间距15厘米,畦内种植萝卜。  相似文献   

13.
<正>1.马铃薯品种选择选择产量较高、外型光滑、个体大、色泽较好、商品率较高的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种薯薯皮应光滑幼嫩,剔除薯皮粗糙老化、色泽暗灰、畸形或龟裂、脐部有黑色或褐色的劣等种薯。2.播种以云南省江川区为例,每年11月上中旬开沟、理墒,待种薯出芽0.3~0.5厘米时用消毒刀具切块播种。畦宽  相似文献   

14.
谈冬马铃薯栽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地 马铃薯在砂土、泥地均可栽培.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值5.5~6.5的微酸性砂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生长快、成熟早、结薯多、皮光滑、病害轻、便于收获、产量高、商品性好.马铃薯属茄科作物,忌与其他茄科作物连作或集中混作. 2整地 前作收获后,用旋耕机翻犁破碎土壤,再用整畦机按畦带沟宽110cm的规格起垄整畦,垄畦高30 cm、宽80 cm,两畦间沟宽20 cm.起垄机起垄后,再人工精细整畦,做到细碎、整齐.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是指实行宽窄行种植,把宽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窄行形成墒,且墒高出25cm以上的种植方式。试验证实,垄畦栽培的马铃薯具有出苗早、大中薯比例高、产量高等优点,垄畦栽培比平畦栽培增产19.1%。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山东省农业厅专家测产验收,2011年平阴县白庄村马铃薯高产攻关田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722.4千克。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用良种和脱毒种薯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高产、优质、抗病的荷兰7号G2或G3代脱毒种薯。二、采用"三膜"覆盖马铃薯"三膜"覆盖即春暖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垄上覆地膜。春暖大棚按顶高1.8米、宽6米的标准建设,在土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是指实行宽窄行种植,把宽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窄行形成墒,且墒高出25cm以上的种植方式。试验证实,垄畦栽培的马铃薯具有出苗早、大中薯比例高、产量高等优点,垄畦栽培比平畦栽培增产19.1%。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马铃薯是浅根作物,在块茎播种后出一、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8.
1.选地作垄选择地势较高、排灌良好、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耕地为宜.垄宽1.8米,推广甘蔗宽窄行种植,宽行1米,窄行0.8米.……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大垄栽培技术是在借鉴国外大垄单行栽培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县土壤、气候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将传统的60-70厘米垄变大,改成垄底宽80-90厘米、垄顶宽3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宽行"垄进行马铃薯栽培的一种技术.马铃薯大垄栽培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