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样品粉碎后取25克用氯仿—甲醇—乙酸乙酯(8 2 1)提取,过滤,滤液挥干,残渣溶于95%甲醇,于分液漏斗用正己烷净化,甲醇液挥干,残渣溶于苯—乙腈中备用。黄曲霉毒素 B_1用双向薄层层析展开,喷20%硫酸溶液确证。杂色曲霉素采用单向薄层层析展开,喷25%乙酸溶液显色,R_f 值高,位于干扰物色斑之上。黄曲霉毒素 B_1和杂色曲霉素检出限量低,分别为5ppb 和10ppb。回收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欧丁香的主要香气成分及比较不同欧丁香品种间主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5种欧丁香鲜花的芳香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从‘瓷蓝’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从‘麦肯’中检测出41种芳香成分,从‘沙萱’中检测出49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是它们的主要芳香成分;从‘裘利’中检测出40种芳香成分,从‘莫斯加’中检测出46种芳香成分,烯萜类化合物和芳香烃类化合物为主要芳香成分。将‘瓷蓝’和‘裘利’、‘麦肯’和‘沙萱’、‘莫斯加’分为3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并推测出欧丁香的最主要香气成分为烯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前曾指出,顺—3—已烯醇(青叶醇)与反—2—已烯醛(青叶醛)的先质,和11—甲酰—顺—9—十一烯酸均是在茶叶叶绿体内酶 E_2的作用下,使亚油酸 C_(12)和 C_(13)间双键氧化断裂而形成的,途经极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如具有二氧丁环的化合物)。同样还证实了,正一已醛是在同一体系中,由亚油酸产生的,即加入大量的亚油酸后,在茶叶叶绿体酶系 E_2(E_2,E′_2,E″_2)的作用下先产生不稳定的中间产物(13—过氧化氢亚油酸),进而形成已烯醛。(见图解1)  相似文献   

4.
采摘周期影响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VFC),从而影响茶叶品质及其商品价格。事实证明具有醇和优雅清香的茶叶,其卖价比缺乏这些香气的茶叶的卖价要高2~3倍。红茶的典型香气特征是由于新梢中含有固有的化合物的及在茶叶加工中形成的化合物。红茶特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大部分是在萎凋扣揉捻过程中经酶的水解作用而形成的。在印度东北部,特别在阿萨姆流域,经试验每隔7天采摘茶叶,能保证一杯好茶所需  相似文献   

5.
同时蒸馏萃取与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馒头中挥发性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固相微萃取法(SPME)分别提取我国主食馒头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及鉴定,分析两种方法萃取的馒头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的差异。从SDE法提取的样品中检测到25种化合物, SPME法提取的样品中鉴定出50种风味组分,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中共有7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有醇、醛、酮和酯等。虽然SPME法检测到的化合物种类多于SDE法的,但SPME法提取的样品中化合物的浓度较低,且从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的分离效果来看,SDE法优于SPME法。  相似文献   

6.
在北部地区高海拔茶区,当茶叶风味季节性变化时,从红茶的乙醚抽出蒸汽挥发物中进行分析表明,存在着反式己烯乙醛,正丁醛,顺式已烯丙醇,1—辛烯—3油芳樟醇,甲基水杨酸酯和香叶醇类主要芳香物质,其中反式已烯乙醛和芳香醇明显的表现于季节性变换中,通常认为这些化合物的相对浓度对于斯里兰卡红茶的典型风味品质可能有几分可  相似文献   

7.
月季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月季花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开展本研究。干燥的月季花瓣用乙醇浸泡,减压浓缩后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三相。对三相粗提物清除DPPH·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月季花粗提物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清除DPPH·的能力,当样品质量浓度达到2.5μg/mL时,清除率达到89.71%。对乙酸乙酯相用硅胶柱层析,氯仿和甲醇梯度洗脱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分离片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DPPH·清除能力,以片段5(V甲醇:V氯仿=1:10)及片段1(V甲醇:V氯仿=1:1)时的洗脱剂所得到的分离成分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茶叶品质很不稳定。因茶叶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化合物、脂肪类、氨基酸、还有色素、维生素和芳香物质等。这些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自动氧化,失去呈香、呈味的作用,茶色也相应的改变,使茶叶品质劣变。由此可见茶叶质变的主要原因是氧气的作用,若把氧气除去,对保持茶叶品质是很有效的。防止茶叶氧化变质,目前采用的真空包装和惰性气体置换包装方法,对茶叶保鲜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两种方法是用物理方法不可能将氧气百分之百地除去;另外,在贮运流通过程从包装材料外部进入的氧气也无法除去。而除氧剂封存法,通常能保持氧含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相对分子量在100~200之间,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萜烯类和芳香类化合物,来源于植物的脂肪酸代谢、萜烯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类苯丙烷代谢(Arimura et al.,2000)。在广阔的自然界中,植食性昆虫在寻找适宜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0.
香气是茶叶品质决定因子之一,苯甲醇作为一种芳香族醇,参与茶叶香气物质形成。本研究选用4个苯甲醇含量不同的茶树品种,分别是‘薮北’(苯甲醇含量低)、‘湘妃翠’、‘牛皮茶’(苯甲醇含量中等)和‘铁香茗’(苯甲醇含量高),通过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上述4种茶树一芽二叶的转录组进行测序,通过Blast搜索比对,共有151 198条Unigene获得了基因注释。4种茶树在新陈代谢路径中注释的基因数最多,其中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和萜类和聚酮化合物代谢途径可能与茶树苯甲醇合成有关,通过对4种茶树样品的Unigene与NR数据库比对,发现5条可能编码茶树苯甲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β-葡萄糖苷酶基因,这些相关研究为分析茶树香气功能基因提供理论指导,为香气相关候选基因的发掘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宣恩火腿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其中脂肪,测定脂肪中的磷脂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磷脂提取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磷脂提取率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样品质量(g)与氯仿甲醇体积(m L)比1∶12,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 min,Na Cl质量分数0.5%,Na Cl体积与氯仿甲醇体积比3∶10的提取条件下,火腿肌肉中磷脂的提取含量最高。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研究火腿加工过程中磷脂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Owuor  PO  王守生 《茶业通报》1991,13(3):47-47
红茶是由茶树的幼嫩芽叶加工而成的,是消费最广的不含酒精的饮料。现已证实,它的香味特性随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香味差异显著,生长条件的地区差异必大。最近证实,肯尼亚商品茶的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的组成可以和高香茶生产而出名的地区的茶叶相媲美。香气是肯尼亚茶一项重要的质量参数。虽然肯尼亚茶树种植区的地理和气候差异是非常小的,但植茶者都知道,肯尼亚茶叶的质量随栽培地点的不同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成果介绍红茶制造是化学成分变化很复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受到鲜叶脱水和机械破碎以及酶促作用程度的影响。“在制”中发生的某些显著化学变化,对发展成茶的色、香、味有关系。桑得逊(Sanderson)曾综述制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且表明某些红茶芳香成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然而,近来对裂开的植物组织中脂蛋白膜的结构分解研究,伴随着典型茶香挥发性产物的形成,却强调脂质在香气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然表明在制中,茶叶的膜结构遭到了广泛地破坏。用浸软的茶叶以及从鲜叶中离析出来叶绿体从事研究:已表明在叶绿体中的一种酶体系具有催化作用,能够将亚麻酸和亚油酸氧化  相似文献   

14.
用甲醇从台南No.9(p—9)和台南No.11(p—11)花生壳中提取出一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剂活性的成分。甲醇提取率比其它有机溶剂的提取率强。这种花生壳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剂活性与BHA相同,比维生素E强。用薄层色谱法从p—11花生壳甲醇提取  相似文献   

15.
以皮胎果为试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测定皮胎果果实后熟过程中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皮胎果后熟过程中,共计采集到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酸类、酚类、烯烃类和烷烃类9大类132种挥发性芳香物质;皮胎果在绿果期(0 d)、转黄期(4 d)、软化期(8 d)、成熟期(12 d)的主要挥发性芳香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别很大,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在果实软化即将成熟时积累达到最高峰值,醇类物质较酯类变化小,在果实成熟期相对含量下降到最低值,酯类和醇类物质种类在成熟期均小于绿果期,醇类物质较酯类种类变化较大,说明每个时期皮胎果都含有独特的挥发性物质,提供不同的嗅觉感官特征。  相似文献   

16.
广义地说,凡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叫做有机酸。然而从茶叶化学成份和实际测定的观点来说,则某些有机酸已各有归属。例如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而自成一类;抗坏血酸是一种维生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可划归多酚类;而乙酸、丙酸、丁酸,以及顺式或反式己烯酸则属于挥发性化合物。于是茶叶中所论有机酸,通常即指一些二元羧酸(如草酸)和羟基多元羧酸(如枸橼酸)或环状结构的脂肪酸(如鸡纳酸)而言。在茶的鲜叶新梢中,这些有机酸若按其含量多寡排列则首推草酸(即乙二酸),其余依递减的顺序为:  相似文献   

17.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杨桃酒的主要香气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杨桃酒的香气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共检出57种化合物,鉴定出占总挥发性成分71.9%的41种物质,主要成分是苯乙醇(10.85%)、异戊醇(7.178%)、辛酸(4.039%)、丁二酸二乙酯(3.851%)和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酯(3.591%)。浸入固相微萃取(IM-SPME)方法共检出56种化合物,鉴定出占总挥发性成分71.4%的40种物质,主要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0.93%)、苯乙醇(5.957%)、异戊醇(4.230%)、苯甲酸乙酯(2.277%)和辛酸(2.158%)。  相似文献   

18.
以75%的甲醇为提取剂,薄层色谱(TLC)结合微波超声波组合萃取仪从核桃青皮中获得多酚类化合物,采用TLC-CMS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多级萃取获得多酚类和醌类物质的提取率为6.48%。在甲醇∶氯仿∶苯∶石油醚(1∶10∶1∶3,V/V)下,核桃青皮、嫩叶、陈叶和嫩枝展开效果良好,色谱斑点图像清晰,且无拖尾现象发生;与标准品比对,核桃不同部位中含有与山萘酚、橘皮素、柚皮素和熊果酸极性相近的物质。核桃青皮色谱斑点A和B与山奈酚标准品的分子离子峰基本相同,且出现的离子碎片峰也很相似;斑点A和B与山奈酚标准品在相同的位置出现强峰,说明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等多酚类化合物的官能团。斑点A和B的熔点(282℃;296℃)与山奈酚标准品基本一致;其旋光度分别为-0.53和-59。  相似文献   

19.
有人喜欢用保温杯泡茶,以保持其温度。但保温杯泡茶有其不利之处。茶叶是一种富含营养成分的饮料。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单宁、芳香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当用开水在壶或普通杯中泡茶时,大量的有益成分溶解在水中,使茶汤产生一种芳香气味,同时又使茶多酚和单宁等成分略溶水中,使茶汤略带爽口苦味,可以说恰到好处。而用保温杯泡茶,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产地紫皮洋葱风味品质差异,并识别其特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我国4个不同产地紫皮洋葱为研究对象,借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紫皮洋葱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不同产地紫皮洋葱中存在的特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结果表明:受试紫皮洋葱样品中共识别出4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27种,醛类3种,酮类1种,其他化合物14种;二丙基三硫醚、反-(丙基-1-烯-2-基)-二硫代丙酯、顺-(丙基-1-烯-2-基)-二硫代丙酯、2-乙基丁烯醛、2-乙基-反式-2-丁烯醛、2-甲基-2-戊烯醛和丙基硫醇为河北、山东、云南和甘肃产地紫皮洋葱中存在的关键差异风味化合物;从风味品质角度考虑,产自甘肃的紫皮洋葱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