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硅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硅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叶鲜重、叶干重、单株花序重具有明显增加的作用,可使紫花苜蓿使鲜草产量增加 16.4 %,干草产量增加 24.1 %,但对紫花苜蓿分枝后期茎质量的积累没有作用,成熟期施硅对紫花苜蓿茎干重和单株根量具有显著的增加作用。盆栽试验表明,硅对紫花苜蓿当年种子产量的影响作用不明显,但对当年的千粒重有影响,用硅处理过的种子千粒重比对照提高 29 %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种植紫花苜蓿的最佳施肥方法和施肥量.[方法]对阿尔冈金苜蓿在磷肥和钾肥不同比例(P75 K75 、P75 K150、P150 K75 、P150K150、P0K0)下的株高、茎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P75K150处理紫花苜蓿的株高最高(43.2 cm),与P150K150、P0K0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P0K0处理紫花苜蓿的茎粗最细(0.5 mm),与其他处理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以P75K75处理最高,分别为768.4和202.4 g/m2,与其他处理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花苜蓿区域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对引自国内外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物候期、返青率、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育时期有较明显的差异;返青率国内苜蓿好于国外苜蓿,其中国外苜蓿返青率第三、四年明显下降;农菁1号品种一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品种二、三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苜蓿产量最高,农菁1号与草原1号次之,敖汉最低,国外品种第三年后产量降低明显。综合评价认为,农菁1号、肇东苜蓿、草原1号及龙牧801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适宜黑龙江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之后,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栽培牧草。紫花苜蓿具有产量和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建立人工草地首选的牧草之一。熟练掌握其栽培技术,对畜牧业生产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2、5、6、7和10年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7年生紫花苜蓿产量最高,与其他生长年限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p H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表明了紫花苜蓿具有显著的脱盐功能;土壤养分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整体表现为:7年生>10年生>6年生>5年生>2年生,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氮素和钾素变化幅度较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垂直方向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呈降低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并且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储存于0~20 cm土层。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花苜蓿土壤养分与相应的有效养分和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和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而p H和电导率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此可见,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土壤养分的影响是土壤理化等因子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金昌地区紫花苜蓿“3414” 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土壤肥力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紫花苜蓿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以及肥料效应,对金昌地区紫花苜蓿高产优质栽培所需的氮、磷、钾进行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适宜当地紫花苜蓿种植栽培的施肥指标体系,通过对肥料效应方程的分析,金昌地区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推荐施肥量为N 25.95 kg/hm~2、P_2O_583.55 kg/hm~2、K_2O 218.55 kg/hm~2,在该施肥水平下,紫花苜蓿产量可达15 091.65 kg/hm~2。  相似文献   

8.
焦钰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895-3898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为探寻安宁河流域特色果蔬土壤中有效态锌的含量,试验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安宁河流域特色果蔬土壤中有效态锌的含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用100 mL HCl+H2SO4(3∶1)混酸在50℃下浸取6 h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有效态锌的含量最高,为5.892μg/g,加标回收率为97.3%~104.5%,测定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较高,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正>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豆科牧草。河北省河间市益农新科技研究所引进加拿大选育成功的“益苜一号”紫花苜蓿,被我国广大牧区牧民誉为“牧草之王”。它全年生长期在250天左右,一年种植10年受益。一年可收割8次以上,当年种植,每667m~2产鲜草在3800kg以上。一年后每667m~2可产鲜草1.2万kg以上,其适应性强,繁殖快、抗干旱、耐积涝,0℃以下严寒和55℃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够正常生长。“益苜一号”紫花苜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共同培育成功的新品种中兰2号紫花苜蓿通过了甘肃省第一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了解,中兰2号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密植时株型较紧凑,适用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旱作栽培,可直接饲喂家畜,调制、加工草产品等,生产性能优越。在饲  相似文献   

11.
试验利用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了各处理在干草、粗蛋白产量及越冬率方面的差异,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各个处理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种植第二年,综合评价最优的参试品种是肇东苜蓿,其更适于在哈尔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河滩地和盐碱地的土壤肥力,实现其植棉减肥增效,在连年种植棉花的河滩沙地(原阳点)和低肥力盐碱地(开封点)进行了棉花和紫花苜蓿间作同时播种(JT1)和棉花现蕾后套种紫花苜蓿(JT2)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棉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探索在不减少棉花产量的前提下适宜的间作或套种紫花苜蓿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与单作棉花(CK)相比,JT1处理棉花生长发育受到明显限制,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单株铃数和铃质量明显降低,单铃不孕子数增加,两试验点子棉产量分别显著减少了20.55%和22.03%;JT2处理棉花生长发育受影响不明显,减产不显著。就两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看,两试验点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测定时期均较CK显著增加,两试验点土壤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CK显著提高,拔棉柴后,两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CK,棉田土壤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为下茬棉花减肥增效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可见,棉花和紫花苜蓿同时播种间作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使棉花子棉产量较单作棉花显著减产,而在棉花现蕾后套种紫花苜蓿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子棉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同样达到了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多种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我国及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我们农牧团场的重要经济支柱。因此,棉花生产受到人们普遍重视;广大科技人员,对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合理的肥水运筹等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多年的研究。现在棉花优质高产的综合栽培体系已基本形成。近两年来,我们又进行小面积高产试验及小面积高产和大面积丰产栽培技术调查。综合认为,在我区实现棉花“两高一优”的主要对策及栽培措施如下: 1.创造良好的棉田土壤生态环境 土壤是棉株生存的基础,有无限的生产力。它的生态环境条件好坏,直接影响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我们科技服务中的十一团,处于南干渠总排渠下游,多年未清淤高。团内排碱系统也淤塞不畅,水稻种植分散,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春季土壤温度低,通透性较差。因此,棉花播后易烂种,缺苗较多,苗弱,失产面积大;棉株中期长势较旺,后期早衰,导致地膜长绒棉单产多年徘徊在30—35kg。从1988年起,深挖疏通排碱系统,把高差大的条田,进行彻底的改建,灌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研究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苜蓿—小麦轮作后对小麦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与小麦—小麦连作比较,小麦籽粒产量增加26.83%。苜蓿—小麦轮作能够显著提高0~10、10~3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小麦—小麦连作比较,小麦播种前,轮作体系中0~10、1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小麦—小麦连作体系高出42.47%、47.17%;小麦收获后,轮作体系中0~10、1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小麦—小麦连作体系高出56.39%、54.60%。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邮编:100193,电话:010—62815851)培育的“中苜6号”紫花苜蓿.前不久通过了全国牧草委员会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4,(1):56-56
最近,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联合甘肃农业大学共同培育成功的新品种“中兰2号紫花苜蓿”通过了甘肃省第一届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18.
梨枣在四川攀西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枣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展较多的鲜食品种之一。攀西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有多样的气候类型、丰富的土壤种类及优越的光、热、水资源。自1998年起,本区从主产地山东、山西及成都龙泉等地引进梨枣试种。该品种在攀西金沙江、安宁河流域的会理、宁南、金阳、布拖、攀枝花、米易、西昌、冕宁等区域种植,至今种植面积近千亩,经多年的观察,为表现良好的枣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以高产、优质、高蛋白质著称,有草中之王、绿色黄金之誉。是世界上广为栽培的优良牧草之一。紫花苜蓿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稳定性,府谷县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非常适宜紫花苜蓿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桂薯一号”的试验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