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结缕草种子休眠原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华  陈文 《中国草地》1992,(5):23-26,31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破除赖草(Leymus secalinus)种子休眠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01~0.17 mmol·L-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200~600 μL·L-1乙烯利(Ethephon,ETH)、20~60 mg·L-1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分别对赖草种子浸种处理12 h,24 h,36 h,通过测定分析4个种子发芽指标,探究这3种物质对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影响,为赖草种子的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SA,ETH和IAA浸种处理均能有效打破赖草种子休眠,用0.05 mmol·L-1 SA浸种12 h后种子发芽率最高为64%,是对照的2倍;用20 mg·L-1 IAA浸种24 h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33%,高于SA,ETH处理;其次用50 mg·L-1 IAA浸种36 h和200 μL·L-1 ETH浸种12 h时,种子发芽率分别为51%和48%,均显著高于对照。然而与IAA处理不同,高浓度的SA,ETH会抑制种子发芽。因此,浓度为0.05 mmol·L-1 SA浸种处理12 h破除赖草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韩建国  倪小琴 《草地学报》1996,4(4):246-251
对贮藏2年、1年和当年收获的结缕草种子通过不同NaOH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可部分解除休眠,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打破休眠获得高发芽率所需NaOH的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有所降低;在一定NaOH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范围内,不同年份收获的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30%的NaOH处理浓度,10~20分钟处理时间可推荐用于结缕草种子的工厂化处理;结缕草种子经NaOH溶液处理后,其发芽检验中的末次计数时间可从28天缩短为21天。  相似文献   

4.
结缕草种子发芽温度及打破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不同温度发芽试验,结缕草休眠种子发芽温度以温差较大的20 ̄35℃变温最为适宜,10℃、15℃、20℃、25℃和30℃5种恒温均不利于种子萌发。在8种破除种子休眠方法试验中,硝酸钾加大量元素钙或硝酸钾加微量元素锌浸种处理可有效地破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5.
打破结缕草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颖苞表面被蜡质和硅覆盖,造成颖苞透性差,限制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的萌发.在此基础上采用丙酮、HF和H2SO4处理结缕草种子,发现均能有效打破休眠,具体表现如下:以0.6%HF处理10min、30%丙酮处理20min、60%H2SO4处理5min效果最好,发芽率分别为88%、90%和92%,同20%NaOH处理20min相比,种子发芽率相差不多.表明,可以考虑用HF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来进行结缕草种子的工厂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虉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丽丽  张蕴薇  陈新  李永祥  张新全 《草业科学》2011,28(12):2136-2142
采用0(CK)、50、100、150、200和250 mmol/L 6个NaCl浓度梯度,对6份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材料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个阶段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对种子的发芽率、鲜质量、苗高、根长、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化指标的测定,观测其在盐胁迫下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低NaCl浓度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这2个阶段的影响较小,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种子发芽率、根长、鲜质量、苗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6份虉草材料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理变化上均表现出不同的耐盐能力,Zxy06p 2449、Zxy06p 1904耐盐能力较强,其次为Zxy06p 2380、Zxy06p 2633,Zxy06p 2262和Zxy06p 1916的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过程的代谢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测定了结缕草休眠与打破休眠种子发芽过程中磷酸已糖异构酶(PGI)、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G-6-PDH和6-PGDH)的联合活性以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结果表明,打破休眠种子的酶活化较休眠种子快,并且打破休眠种子的G-6-PDH和6-PGDH联合活性及MDH活性在发芽过程中显著高于休眠种子。由此证明休眠种子在发芽过程中,其磷酸戊糖途径(PP)及三羧酸循环(TC  相似文献   

8.
结缕草种子脱落酸含量及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缕草休眠种子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处理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在每克休眠种子中,颖苞和籽粒中的脱落酸含量分别为4.533μg和2.403μg,但以籽粒中脱落酸的含量对休眠的诱导起主要作用;休眠的解除随脱落酸含量的下降而增强。通过对休眠种子和打破休眠种子的发芽处理过程中施用外源激素发现,虽然单独施用外源激素(GA)对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效果,但打破结缕草种子的休眠,首先必须要解除颖苞的透性障碍,然后施用外源激素才可能使结缕草种子达到其潜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9.
结缕草种子打破休眠过程呼吸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呼吸抑制剂测定了结缕草休眠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过程中的各个呼吸代谢途径-糖酵解呼吸途径(EMP)、三羧酸循环呼吸途径(TCA)、磷酸戊糖呼吸途径(PPP)的呼吸速率及其占总呼吸速率的比例,结果表明,休眠种子的总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打破休眠种子的总呼吸速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磷酸戊糖途径及三羧酸循环途径的呼吸速率低,这是休眠结缕草种子不能发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野生羌活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休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植被的破坏、生境破碎化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高寒区野生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宽叶羌活(N.forbesii)野生种群受到严重破坏,而繁殖率极低则是制约人工驯化栽培的主要障碍。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野生羌活种子休眠特性及破除休眠的技术,结果表明:羌活种子具有胚后熟特性,休眠期8-10个月,需要胚的后发育才能解除休眠;秋季采收的羌活种子,无胚或呈原胚状态,不具备发芽能力,需要后熟,解除休眠的技术为流水冲洗,将种子内的ABA含量降低到可以萌发的程度;用赤霉素或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种子,可提前萌发,提高发芽率;变温(15~25℃/2~5℃)层积,可缩短解除休眠时间,层积前期暖温可加速胚的发育,低温是萌发成苗的必要条件;经过2-3个月的暖温和低温层积,种子萌发率提高到19.8%。]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 Maxim.)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本研究对红花绿绒蒿种子进行了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测验,并测定了种子吸水率及沙藏前后种子的胚率及发芽指标.结果表明:红花绿绒蒿的胚发育时期多处于球形或心形胚时期,未发育成熟,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物质,种皮对其萌发不造成透性障碍,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个高羊茅品种的物候期、生长高度、再生速度、产量和分蘖数的观察研究,发现高羊茅最适播种期应在9~12月.三丰的再生速度、生长速度均比较快;在越夏上存在的问题,三丰、凤凰、巴比松、多维的情况较严重,应采取混播,不宜单播.放牧地应首先选择分蘖能力或再生能力较强的凤凰,收割地在产量性状上应首选多维.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川西北高寒牧区主推草种青贮效果,以收种后的老芒麦(Elymus sibiricns L.)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为原料,对其叶围微生物进行计数,使用纤维素酶、蔗糖、尿素和乙酸作为添加剂,灌装青贮60 d后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老芒麦和虉草附着的乳酸菌数量远低于霉菌、酵母菌和丁酸菌;蔗糖和尿素处理下,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和虉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乙酸处理下,pH值、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显著低于对照,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能够改善老芒麦青贮饲料和虉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纤维素酶对改善虉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8个高羊茅品种的物候期、生长高度、再生速度、产量和分蘖数的观察研究,发现高羊茅最适播种期应在9~12月。三丰的再生速度、生长速度均比较快;在越复上存在的问题,三丰、凤凰、巴比松、多维的情况较严重,应采取混播,不宜单播。放牧地应首先选择分蘖能力或再生能力较强的凤凰,收割地在产量性状上应首选多维。  相似文献   

16.
对3种牧草的饲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川草3号"稿草在鲜草产量、粗蛋白产量、茎叶比、鲜干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无论是在初花期还是盛花期, "川草3号"虉草的生物碱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野生虉草.  相似文献   

17.
结缕草种子(颖果)解除休眠前后的颖显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厚德  宫莉君 《草地学报》2001,9(4):243-247
对解除休眠前的结缕草种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颖结构致密,其上覆盖一层脂类物质。在平行的颖脊上有整齐排列的颖孔,这些颖孔均被Si质的颖孔盖所覆盖。经过处理,解除休眠后,脂类物质及颖孔盖脱落,颖孔被打开,构成颖的纤维网络清晰可见,种子内外的水、气交换可顺利进行,减少胚生长的阻力,发芽率达到潜在生活力水平。经过牛胃消化排出的结缕草种子,颖结构的形态变化及发芽率与人工处理的结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对3种牧草的饲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表明,"川草3号"虉草在鲜草产量、粗蛋白产量、茎叶比、鲜干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无论是在初花期还是盛花期,"川草3号"虉草的生物碱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野生虉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