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2.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着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4.
正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着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  相似文献   

5.
正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着改善。  相似文献   

6.
<正>造林地的整地其目地是为了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1、造林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  相似文献   

10.
造林整地就是在种植树木前,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包括清除原有土地上的一些其他植物,还有对土壤进行翻耕。造林整地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种植幼苗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树种的生长,提高树木成活率。该技术的使用对于造林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在我国的造林工程中使用的也十分广泛。对原有区域植被进行清除不仅仅使得树种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还可以使雨水直接的落到地面上,增加土质的含水量,对于土质的肥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详细的介绍造林整地技术,进而阐述该技术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的重要性。希望可以提高人们对于造林整地的认知程度,促进我国造林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植苗培育更新法。二、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三、封山育林培育更新法,就当前形势,加快资源的培育,多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法(即采用实生苗造林)培育资源,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1、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一些程序、方法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减少。整地清  相似文献   

12.
造林整地就是在种植树木前,对种植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包括清除原有土地上的一些其他植物,还有对土壤进行翻耕。造林整地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种植幼苗的生长环境,从而促进树种的生长,提高树木成活率。该技术的使用对于造林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如今在我国的造林工程中使用的也十分广泛。对原有区域植被进行清除不仅仅使得树种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还可以使雨水直接的落到地面上,对于土质的肥力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事关绿化工程的成败,因而,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就成为林业生产中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事关绿化工程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提升国土绿化水平,成为林业生产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同时,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要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科技支撑.坚持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改善树种结构,构建稳定的森林群落.坚持因地制宜,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充分发挥自然力对森林植被的修复作用,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效.坚持良种壮苗,从源头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坚持精细作业,科学整地、合理施肥,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5.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现就以上技术性措施论述如下:一、整地方法:整地的方法应根据造林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  相似文献   

16.
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事关绿化工程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提升国土绿化水平,成为林业生产中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同时,提高造林绿化质量要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科技支撑。坚持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相似文献   

17.
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现就以上技术性措施论述如下:一、整地方法:整地的方法应根据造林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块状整地。在干旱地区造林整地中,主要是以带状整地为主,带状整地也叫带垦,是呈长条状的翻垦造林地土壤,并在整地带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林业工程中造林首要解决的是栽种地土质的问题,土地里灌木、杂草、竹子和枝桠、梢头、站杆,倒木树桩等在栽植前都需要清理掉.这样做可以起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苗助长的改善,也可以起到保持水土作用,避免水土流失,提高造林质量.笔者基于林业工程考虑,对造林整地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造林质量与造林树种、整地、苗木、栽植质量、成活率或保存率、造林密度、造林面积等有关,造林质量决定着绿化工程的成败,是确保森林覆盖率快速提高、建造秀美山川的一个关键。文章结合实际种植经验,探讨了植树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资源,森林资源不但可以净化空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形成独特的生态圈,为各类动植物提供居住场所。想要保证树木的整体成活率,展开良好的整地工作极为重要,也是进一步提高植树造林质量的关键措施。通过造林整地和应用植树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植被的生长环境和扩大森林面积,并有效改善西北环境恶劣地区和植被遭到破坏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减少风沙天气和水土流失的发生。造林整地的方法改进和植树造林的技术发展,是当前我国提高森林培育水平和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的有效措施。从造林整地、选择树种、造林的密度和配置、整地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干旱荒漠区纯黏土地补植造林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