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滇牡丹种子休眠解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及预处理对滇牡丹种子下胚轴休眠解除和不同根长、温度及GA3浓度对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滇牡丹种子用4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4 h后在15℃温度下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较好;根长大于3 cm的生根种子用200 mg/L的GA3溶液浸泡2 h后在20℃温度下最有利于滇牡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解除;低温处理虽可解除上胚轴休眠,但所需时间较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方野豌豆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及种子萌发适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自然成熟种子硬实率为65.75%.采用砂纸打磨和98%浓硫酸浸种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休眠.98%浓硫酸浸种10~18 min破除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效果最好,并对幼苗正常生长无影响.东方野豌豆种子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芽温度为25℃恒温,最高发芽温度为30℃恒温,最低发芽温度为10℃恒温,最适发芽床为纸上发芽.置床第3天作为种子发芽的首次计数时间,第15天为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3.
李瑜 《种子科技》2019,(11):5-6,8
通过在5℃、10℃、15℃、20℃、25℃、30℃恒温光照条件下,测定堇叶碎米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动态指标,探究温度条件对堇叶碎米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种子发芽质量随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终发芽率变幅为10.67%~93.33%、发芽势变幅为7.33%~54.67%、发芽指数变幅为0.39%~26.01%、活力指数变幅为0.43%~60.08%。20℃、25℃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尤其20℃恒温光照条件下各个指标均最高、幼苗生长最佳,说明20℃恒温光照条件为堇叶碎米荠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可作为其种子发芽质量检验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4.
秦艽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秦艽种子为材料进行发芽床、温度、浸种及光照等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秦艽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为秦艽种子质量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设置沙床、纸床2种方式,不同预处理,15℃、20℃、25℃、30℃4种温度恒温处理;见光和避光2种光照形式,采用标准发芽技术进行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秦艽种子在有光照的条件下20℃时采用纸上发芽率最高,可达81.33%,预处理对秦艽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秦艽种子发芽计数时间确定为第10天进行初次计数,第18天进行末次计数.20℃时,采用光暗交替的纸床发芽形式更适合秦艽种子的发芽.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塔依尔  杨梅花 《种子》2004,23(9):32-34
本文在水、气、基质等适宜,8h光照条件下,主要研究了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为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沙棘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胚根生长量和发芽指数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沙棘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在不同温度下,沙棘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沙棘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就根生长量来看,沙棘种子表现为喜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较大.  相似文献   

6.
变温培养对新疆野生蒲公英种子发芽及出苗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辰壹  张晓辉  秦勇  帕提曼 《种子》2004,23(8):24-26
不同的温度处理对蒲公英种子进行发芽特性研究表明,在25℃、15~25℃以及20~30℃的变温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蒲公英种子发芽高峰日、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田间出苗率.其中15~25℃变温处理使种子发芽及出苗优于其它温度处理.  相似文献   

7.
就温度、光照、浸种时间及发芽床对栀子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15℃、20℃、25℃、30℃、35℃5个恒温处理,设黑暗、2 000 lx两个光照处理,设20℃恒温浸种1d、2d、3d、4d、6d、8d和10d 7个浸种时间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上(TS)3个发芽床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栀子种子萌发最佳温度为30℃;黑暗条件比光照条件下萌发速度更快;浸种6~10d可极显著地提高发芽指数;发芽床以纸上为佳.在最适条件下,初次计数时间为7d,末次计数时间为17d.  相似文献   

8.
张东 《中国种业》2016,(1):46-48
对窄叶鲜卑花种子的形态特征及温度、光照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窄叶鲜卑花种子的千粒重约为0.115g,种子长(0.255±0.02)cm、宽(0.042±0.01)cm、厚(0.014±0.01)cm。在15℃的恒温条件下开始萌发,在25~30℃条件下发芽率达73.10%~82.67%,为最适发芽温度;在变温条件下,25℃/10℃为最适发芽温度,发芽率达70.87%;在30℃光照24h的条件下,窄叶鲜卑花种子发芽率高达83.33%,且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与其他处理相比均达到最高值,由此可知,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增加光照有利于种子发芽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刘忠华  董源 《种子》2001,13(5):18-20,31
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阿月浑子的种子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透水性较好;20℃恒温是种子萌发较为适宜的温度;蛭石是理想的发芽基质,在20℃恒温时,以其作发芽床发芽率可达60%;60℃温水处理和0.20g/L赤霉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25℃恒温时,种子发芽率分别达32%和33%,开裂种子的发芽率分别达48%和42%;浓硫酸浸泡30min对不裂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开裂种子的胚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葶韭是新疆野生葱属蔬菜中具有重要开发利用潜力的种质资源.本试验以高葶韭为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及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高葶韭种子黑色、倒卵形,表面纹饰呈现斑块状,具明显的颗粒状突起,大小为3.49 mm×1.88 mm×1.40 mm.在15℃/25℃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较整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分别可达到81.33%、80%和4.37,与0,5、10、15、20、25、30℃恒温处理以及0℃/10℃、5℃/15℃、10℃/20℃和20℃/30 ℃变温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光照对高葶韭种子萌发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区三种橐吾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产自长白山的复序橐吾、全缘橐吾、三角叶橐吾种子在不同催芽温度、不同层积条件及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下,进行发芽试验,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进行统计.目的是找出3种橐吾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结果表明:复序橐吾经过0℃层积15d后,在0/10℃变温条件下发芽,其发芽率最高,达到88%;全缘橐吾经150mg/L的赤霉素处理后,于10℃恒温下发芽,发芽率最高为68.3%;三角叶橐吾在0℃层积5d后,在5/15℃条件下发芽,发芽率最高为81.7%.层积和赤霉素处理均有助于3种橐吾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2.
实验表明,地稍瓜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 25℃,在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明显高于持续黑暗和持续光照的恒温处理;种子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 15%.  相似文献   

13.
鸢尾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小芳  周永红 《种子》2006,25(10):55-57
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种子自然萌发缓慢,周期长,发芽率低。为了探索鸢尾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和抑制发芽物质存在的原因,对鸢尾种子进行了3组处理:(1)去种皮与不去种皮种子做发芽对照实验;(2)去种皮的鸢尾种子置于培养箱发芽,每天加入胚乳浸提液、种皮浸提液和清水;(3)去皮种子置于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发芽,其中4个恒温15、22、26、30℃;3个变温5/15、15,/25、20/30℃(8/16h)。结果表明:22℃是最适合鸢尾种子发芽的温度;种皮对鸢尾只在发芽早期有抑制作用,在后期无明显抑制作用;胚乳和种皮浸提液在种子萌发初期有抑制作用,但在发芽的中后期则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孙群  丁自勉  顾伟  孙宝启  王建华 《种子》2005,24(7):120-121
本文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探讨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天仙子种子萌发的影响,设15、20、25、30℃恒温及15℃/25℃、20℃/30℃变温共6种温度处理,设纸上(TP)、纸间(BP)、砂间(S)和砂上(TS)共4种发芽床处理,光照设0(黑暗)、2000 lx 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天仙子种子最适萌发条件为30℃,纸上、纸间或砂上,黑暗.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7天.  相似文献   

15.
GA3对牡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GA3对牡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浸泡生根牡丹种子后,牡丹种子内可溶性淀粉含量持续下降,上胚轴长和芽长快速增加,苗重缓慢增加;GA3处理14天后得到了牡丹幼苗,缩短了实生苗的成苗时间.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17.
以美丽胡枝子为研究对象,设定10,15,20,25,30,35,40℃7个恒温和20℃/30℃、25℃/35℃2个变温共9个处理,研究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除40℃发芽率较低(39.67%)外,其它温度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0%,但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发芽指数25℃和30℃恒温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但活力指数以25℃条件下最高,且与其它8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考虑后认为,美丽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恒温25℃,且初次计数和末次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7天.  相似文献   

18.
以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浸种、剥除种皮、纵切、横切、剥出种胚等预处理,进行四唑溶液染色,探究四唑染色法测定牡丹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用始温50℃水浸种24 h,剥除种皮,放入15℃恒温培养箱培养24h,然后剥出种胚用0.5%的TTC染液染色6h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托鲁巴姆的发芽特性,确定生产中高效简便的催芽方法,对2012—2014年采收的托鲁巴姆种子进行变温、恒温催芽试验,同时探讨了赤霉素(GA_3)浸种处理对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30℃16 h/20℃8 h为最适变温处理,在此条件下,发芽高峰期在催芽开始后的7~13天,200 mg/L浓度的GA_3浸种能加快贮存1年以上的种子萌发;清水浸种恒温催芽不利于托鲁巴姆种子的发芽,但采用600~1000 mg/L的GA_3浸种24 h后恒温催芽,可使发芽高峰期集中在催芽开始后的7~10天,并达到90%以上的发芽率,600 mg/L GA_3浸种为恒温催芽条件下的最适宜处理浓度。综合分析认为:托鲁巴姆种子采用清水浸种,30℃16 h/20℃8 h变温催芽,即可满足托鲁巴姆砧木种苗的生产性需求,对采收1年以上的种子可用200 mg/L GA_330℃浸种24 h后变温催芽加速其发芽;如采用恒温催芽,可用600 mg/L的GA_3浸种24 h后催芽。虽然600~1000 mg/L GA_3浸种恒温催芽能使托鲁巴姆种子较变温处理清水浸种更快发芽,但考虑到GA_3品质及配制问题,生产上应提倡200 mg/L GA_3浸种处理加30℃16 h/20℃8 h变温催芽。  相似文献   

20.
黄花风铃木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花风铃木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特性、发芽特性及种子的药剂处理.结果表明:用0.5%硫脲和40℃清水浸种,能明显提高黄花风铃木发芽势、发芽率,有利于幼苗生长,表现在株高、茎粗、根长、生根数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