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而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中科1号、浚单18号抗性很差,病株率最高达44.3%,由于品种结构、冬季气候、昆虫种群变化等原因,导致粗缩病逐渐上升为玉米的主要病害.因此,研究分析其发生动态、制定综合防治对策,对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保证玉米的优质高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淮安市2004年玉米种植面积8.53万hm^2.有30个左右的玉米品种,以农大108、澄海11号、郑单958、登海9号、白玉109、掖单4号为主体种植品种。2004年玉米粗缩病发生面积1.9万hm^2.占种植面积的55.36%,其中春玉米40%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5.6%,夏玉米61.5%面积发生粗缩病,病株率平均15.9%。以农大108、登海11号、郑单958及西玉3号抗病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3个抗病自交系(齐319、X178、沈137)和3个感病自交系(掖107、掖478、沈5003)按照NCII交配设计配制9套杂交组合研究了玉米抗粗缩病遗传规律。2009-2010年在曲阳、保定采用田间自然发病方法鉴定亲本、F1、F2群体的玉米粗缩病抗性,并采用灰飞虱人工接种方法鉴定亲本材料的抗病性。运用QGA station 软件的加性-显性-上位性(ADAA)遗传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是控制玉米粗缩病抗性的主要遗传组分,分别占表型变异的44.8%和13.1%,杂合显性效应表现负向杂种优势,抗病育种可加以利用。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在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抗粗缩病遗传中普遍存在,但因材料不同而表现负向或正向效应。玉米粗缩病抗性易受环境影响,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率为39.8%,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培育抗粗缩病玉米品种应依据基因型选配适当的亲本材料,抗病品种宜进行多年多点鉴定筛选。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省26个主推玉米品种进行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并对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目前玉米生产上主推品种中没有免疫和抗病品种,但感病后品种之间的病情严重度有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分布在35.37~80.05,产量损失率为15.55%~74.01%。以邢抗2号、费玉2号、费玉4号、沈玉17和农大108的病情严重度较轻,病情指数低于40,表现为感病,其他品种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表现为高感。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相关,且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R=0.982)比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的相关性(R=0.756)更强。  相似文献   

5.
外引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2013年,应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引进的165份国外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等3种病害同步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对3种玉米叶斑病的抗性表现均存在差异,表现抗病的种质较少,大部分种质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抗性种质均以中抗为主,表明国外玉米种质对3种叶斑病的抗病能力较低。筛选出一批单抗性种质和兼抗2种或3种叶斑病的多抗性种质37份,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及自交系抗病性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玉米粗缩病大发生年,观察品种、自交系及育种材料的发病率表明,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对185份自交系抗病鉴定表明不同种质材料的选系抗病性差异悬殊。对6个亲本自交系双列杂交的9个杂交种抗病性分析结果,亲本对后代有一定遗传力,各亲本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田间采用不同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92份玉米种质同步进行玉米禾谷镰孢茎腐病和穗腐病抗性评价与筛选, 明确了东北春玉米产区玉米禾谷镰孢茎腐病?穗腐病抗性鉴定的最佳接种方法:茎节注射法在玉米禾谷镰孢茎腐病抗性精准鉴定中可更好地评价玉米种质的抗病性, 综合考虑接种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菌土覆盖法对大体量的规模化种质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更具有优势; 双牙签法对玉米穗腐病抗性鉴定中在种质接种后发病的严重度?田间进行接种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均优于花丝通道法?同时筛选出对玉米禾谷镰孢茎腐病抗性稳定的种质52份, 对穗腐病抗性稳定的种质66份, 对2种病害均表现稳定抗性的兼抗种质33份?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毒及抗病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粗缩病毒属于植物呼肠孤病毒组的斐济病毒属,是一种有双层衣壳的球状病毒。该病毒基因组包含10条线状的双链RNA片段,近年来已经完成了其中4条RNA片段的测序工作。玉米粗缩病毒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毒主要由介体昆虫传播,侵染的植株表现严重矮化和叶片浓绿等病症。玉米对该病毒的抗性表现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的特征。作者描述了玉米粗缩病病原、病症及侵染循环的特点,对玉米粗缩病毒基因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抗病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马文元 《植物保护》1982,8(3):18-18
玉米粗缩病是由粗缩病毒(MRDV)所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主要发生于意大利、捷克、以色列等国。这种病毒病与日本发生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RBSV)所引起的玉米病毒病极其相似。两者都可以侵染小麦、大麦、玉米、谷子和稗草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而且症状也相似,传毒昆虫也都是以灰飞虱为主。但一般认为玉米粗缩病毒,不能侵染大多数水稻品种,虽然有的水稻品种可以表现出某些症状,但是以有此症状的水稻为毒源,再回接玉米,并不能使病毒复原。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则能侵染大多数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是在完成湖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根据60多份玉米材料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个不同抗感病性品种,从生理生化角度研究了玉米品种抗感粗缩病与寄主防御酶POD、EST及PPO同工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感性玉米品种POD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既存在可能与寄主抗性相关的同工酶组成性表达,又具有受病毒侵染后的诱导性表达;EST同工酶种类的表达与品种的抗感病性没有相关性,只是在表达活性上有一定的差异;PPO同工酶受病毒侵染后诱导表达的差异与品种生育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玉米不同生育期其POD、EST、PPO同工酶在在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玉米对乙草胺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营养钵蛭石水培法 ,测定了乙草胺对不同玉米杂交品种及自交系幼苗芽和根鲜重的影响和农大 10 8玉米在不同萌动期对乙草胺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 ,在多剂量给药的情况下 ,不同玉米品种对乙草胺的敏感性不同 ;同一品种芽和根的敏感性亦不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幼苗芽和根的鲜重抑制率与乙草胺药液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呈直线相关 ,利用Finney机率分析法求出了各玉米品种的抑制率回归式和 L C50 值等。玉米种子在萌动期接触药剂越早 ,玉米生长受抑制程度越大 ,药害越重 ,且玉米芽长和芽重受喷药时期变化的影响较大 ,根长和根重受影响较小 ;乙草胺药害对玉米须根的生长影响较大 ,药害越重 ,须根越少。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RDD) and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requires inoculation of maize plants by means of planthoppers. The plant age, insect density and inoculation duration are main factors in the success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inoculation. These parameters were tested using a susceptible maize inbred line Ye478. Using one or two-leaf plants, 15 planthoppers per plant and a five day inoculation duration, the line Ye478 was the most susceptible with 100% diseased plants; F112132 was moderately susceptible with 60% diseased plants and 90110 and F022411 were resistant without any disease.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from six years of field studies.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was detected in severely diseased plants. The plants were rated from 0 to 3 according to their symptoms at the time of flowering. Plants scoring 0, 1 and 2 could not be distinguished by ELISA, only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All of the plants with a score of 3 were positive by ELISA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viral contents in plants with different symptom rating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by using real-time RT-PCR.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别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后来都分别发生了2次大流行,同时都以病害防治为目标分别开展了研究,探明了当地病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8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报道仅限于华东地区局部地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涉及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13个省市.根据各地对两病病原形态、寄主及症状、介体昆虫及传病特性等方面相似性的报道,提出了我国玉米粗缩病与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异同性问题.经近10年来对两病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比较鉴定,证明我国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同属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同时基本探明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杂交稻区和华北玉米区的再次流行成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流行危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病毒病分布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毒病害给我国的玉米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玉米上检测到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等12种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分布情况。同时对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鼠耳病、玉米红叶病和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等主要玉米病毒病害的发生流行、症状危害和防治措施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小麦用药、小麦和玉米均用药、玉米用药 3种不同用药方式防治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的试验 (各用药方式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表明 ,在小麦玉米轮作区 ,小麦和玉米田均用药是最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玉米病毒病发生调查简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1993年对陕西中、东部地区玉米病毒病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在陕西发生的玉米病毒病中玉米粗缩病占70%~80%,玉米矮花叶病占20%~30%。前者在田间仅由飞虱传播,其初侵染源来自于越冬的飞虱成、若虫及带毒冬小麦;后者主要传播媒介为蚜虫,初侵染源只有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影响发病原因与玉米品种、播期及传播媒介种群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永安地区发病辣椒植株表现小叶、黄化、丛枝、簇芽等症状。利用植原体16SrDNA基因的通用引物R16mF2/R16mR2和R16F2n/R16R2,对发病辣椒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检测,获得约1.2kb的特异性DNA片段。经测序并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共获得4条植原体特定的16SrDNA基因序列(CHY-C4-1、CHYY1-1、CHY-Y7-1、CHY-G1-1)。将测得的4条序列与已报道的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获得的4条植原体序列均聚类到16SrI组,其中CHY-Y1-1、CHY-Y7-1、CHY-G1-1与16SrI-B亚组植原体聚类到同一支,而CHY-C4-1与已报道的16SrI组内的6个亚组均未聚类到一支,因此建议将CHY-C4-1命名为新的亚组。利用iPhyClassifier在线分析软件对获得的4条植原体序列进行虚拟RFLP分析,结果与进化树获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已报道的造成玉米粗缩病的病原有3种,分别是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M R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1]。我国于1954年在新疆和甘肃发现该病,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中东部夏玉米区流行,至70年代以来各玉米产区已陆续发生[2],近年来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特别是套播或晚春播、早夏播玉米田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