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我们在大豆高产研究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中、晚熟品种,这类品种丰产性虽较好,但叶片较肥大,生育繁茂,遮光严重,常易发生徒长倒伏、花荚脱落。在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生育的情况下、也出现过高产,但很不稳定。在与玉米间、混种的条件下,贪青、倒伏、减产更加严重。 东北地区无霜期短,气候冷冻,常有冷害发生,中、晚熟大豆往往受害减产。为了解决大豆对地力与光能利用的矛盾,增加大豆产量,1970—1978年进行了早熟高产大豆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分期播种法探讨春大豆生长对光、温、水、气象条件的需求,从中找出大豆各生育阶段每一气象单位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春大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夺取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自1979年开始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通过系统选择育种,首先育成推广了抗病品种“嫩丰14号”,相继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了一批不同熟期类型的高抗高产新品系。其中嫩抗8408—6是一个中熟的高产高抗的新品系,经抗性鉴定其根部平均孢囊数为0.6,达到高抗水平。1991年在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七个点平均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54%。嫩抗8404—5是一个早熟的高抗高产的新品系,熟期与丰收19号相近,经抗性鉴定根部的平均孢囊数为0.3,达到高抗水平,1989—1990年在所内病圃发病条件下进行产量鉴定与对照品种“丰收19号比较,平均增产30%。嫩抗8728—1是一个高抗大豆孢囊线虫兼抗大豆灰斑病的品系。这批新育成的抗病新品系目前分别进入了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鉴定试验,这批品系的育成将对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促进全省大豆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期对吉林小粒大豆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生育期的小粒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小粒大豆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小粒大豆生育进程延后,生育期表现缩短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小粒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播期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A1~A3播期间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各品种产量均在A2(5月4日)播种期最高,东农690为2 448.6 kg·hm^-2,吉林小粒豆6号为2 606.9 kg·hm^-2,九芽豆1号为3 101.2 kg·hm^-2,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播期与产量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早播或迟播病粒率增加,完全粒率降低,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降低,推迟播期籽粒粗脂肪含量持续下降;小粒大豆播期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脂肪含量、总蛋脂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吉林地区小粒大豆适宜播期是5月4日左右,此期间播种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的小粒大豆。  相似文献   

5.
农庆豆20为抗胞囊线虫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7.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增产8.0%。该品种需≥10℃积温2 450℃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黑龙江省品种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6.
蒙豆36号为早熟、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内蒙古大豆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5公斤/亩,比对照品种蒙豆12号增产7.85%。2年平均生育日数108天,粗蛋白含量45.49%,粗脂肪含量19.39%。  相似文献   

7.
丽秋2号大豆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丽秋 2号”系丽水市农科所选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秋大豆新品种 ,该品种一般产量在 12 0~ 160kg/667m2 ,7月底至 8月初播种 ,全生育期 110d左右 ,适应范围广 ,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特点。栽培管理上需做到适期播种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治虫防病 ,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濮海10号”是以“豫豆10号”为母本,“豫豆8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的高产、稳产、中早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1998—2000年参加全国黄淮海中片区域试验,2000年同时参加全国大豆生产性试验。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濮海10号”。  相似文献   

9.
1992年,于大豆的鼓粒期(8月25日)进行了“绿丰素”增产效果对比试验,试验在农民张永堂的承包责任田里进行。责任田两合土质,面积1亩,前茬小麦(亩产700斤)。种豆前亩底施鸡粪3000斤,大豆初花期亩施磷酸二铵10斤。供试品种为分枝性强,亚有限结荚习性的高产新品种“洪引一号”。试验设置喷药与喷水(CK)两处理三重复。折合亩用药量1包(商品剂量,50克)收获期田间测产(9月25日),室内考种,收获后计实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冬种大豆不同生育时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趋利避害,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提高冬大豆产量,以促进冬大豆生产发展,我们从1980年冬种开始,连续三年进行了冬大豆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垦丰22号大豆新品种是1991年以绥农10号为母本,合丰3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粗蛋白质含量42.54%,粗脂肪含量20.27%。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为中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于200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大豆新品种辽豆10号及其丰产栽培技术“辽豆10号”是辽宁省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双和杨伯玉等科技人员,在1982年以“辽豆3号”为母本,用”辽82—51”做父本,采取有性杂交的定向培育的方法,精心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多抗大豆新品种,具有国内...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个播期(4月11日、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对4个高产春大豆品种(系)生育期、产量、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大豆生育进程推迟,生育期、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4月21日较高,变幅为4 243.3~4 888.9 kg·hm~(-2);推迟播期籽粒粗脂肪含量持续下降,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受播期影响小于脂肪含量,表现因品种(系)而异。伊犁地区春大豆适宜播期是4月21日前后,5月11日前播种春大豆在9月底前可正常成熟,可获得近4 000 kg·hm~(-2)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盛德宝  艾军  刘芳 《杂粮作物》2009,29(4):255-255
大豆新品种“东豆50号”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该品种具有熟期短、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播期与气象条件对花生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登望 《作物研究》1996,10(4):27-30
湘花生3号两年分期播种的研究表明:播期通过气象条件来影响花生发育和产量;影响发育进度快慢的气象要素依次为总积温和气温大于日照时数、净辐射量大于降水量;受影响较大的是生育前期和中期;生育后期气象条件相似,播期间生育日数相差甚小。花生的生育时期能以有效积温法来预测,推荐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6.
南农217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纵瑞收︵江苏省徐州市农业局种子站221003︶南农217大豆系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和江苏省徐州市种子站以泗豆11号为母本,以徐豆2号×徐州1号的杂交后代选系“7206—9—3—4”为父本,于1995年合作选育而...  相似文献   

17.
我区大豆产量三十年来一直是低而不稳,单位面积产量变幅为42~171斤。生产实践表明,大豆的产量波动不仅与品种、栽培条件有关,而且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十分密切。分析本地区历年大豆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趋利避害,促进大高产、稳产具有一定意义,并可根据气象条件对大豆产量作出年景估计。  相似文献   

18.
大豆鼓粒及其与农业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于公主岭以大豆吉林3号品种为材料对大豆鼓粒及其与农业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大豆鼓粒有三个明显时期:鼓粒初期,籽粒形成时期;鼓粒中期,籽粒主要增长时期;鼓粒后期,籽粒脱水成熟时期。从开始鼓粒日期迄止于最高干物重出现之间的日数为大豆鼓粒期长度。 大豆鼓粒时期籽粒鲜重、个重、含水量与体积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干物重的变化与时间呈直线关系;鲜重和含水量的变化均与时间呈抛物线趋势。 气温、降水量、20cm土壤相对湿度等农业气象条件对大豆鼓粒都有直接影响。大豆鼓粒期间旬平均气温低于19.0℃,降水量少于30mm,20cm土壤相对湿度低于20.0%,会妨碍大豆正常鼓粒,大豆鼓粒中期最忌低温和干旱。8月下旬是吉林省中部地区大豆鼓粒的气候生态关键期。在大豆鼓粒中期少雨的年份要及时进行灌溉,才能保证大豆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东豆100号”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母本为“开交7310A-1-4”,父本为“开交7305—9—1—16”,2009年通过国审。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等特点,产量约为3000kg/hm^2。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轻感霜霉病,易感孢囊线虫病。生育期131d,适应区域较广。  相似文献   

20.
浙西丘陵红黄壤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浙西低丘红黄壤地区土壤酸瘦瘠薄,易跑水跑肥,大豆产量不高不稳。近年来通过“红黄壤春大豆优良品种及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豆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措施是:因地制宣,选用良种。一般条件下选用“浙春2号”或”姿春l号”;肥力好的地块可选用“浙春3号”或“浙春5号”;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密度为22.5万株/hm^2,一般地力条件为45-52.5万株/hm^2。大豆生育期间每hm^2施尿素105-150kg,磷肥450-600kg,氯化钾种植120-15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