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专家介绍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F0002-F0002
杨其长研究员,安徽省无为人,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工程-设施农业方向”二级杰出人才,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系,同年考入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生物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1987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至今,1996年3月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赴荷兰Wageningen大学学习,2006年4月回国。  相似文献   

2.
1988年。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经中国农学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批准成立;次年,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原名为农业司)和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现挂靠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处)共同创立全国首家旨在探索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期刊——《中国农业信息》(初创名为《农业信息探索》,2000年更名为《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2年定名《中国农业信息》)。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的成立与《中国农业信息》的创刊,为全国各地扩大农情信息交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农业信息学术活动,适时开辟了全新阵地。  相似文献   

3.
专家介绍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4):F0002-F0002
王道龙研究员,1956年10月生于河南省泌阳县,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调入农业部农业资源区划管理司(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工作,先后任综合处、区域规划处处长。1998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和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可持续农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理事,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4):392-392
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环境科学峰会于2007年10月25—27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召开,大会旨在加强和推进农业环境领域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 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气象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1992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讨论会于10月12-16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出席大会的专家、学者代表共106人.会议共收论文276篇,大会交流98篇. 大会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长高亮之教授致开幕词,山东省政府秘书长马士俊、山东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44-44
2006年12月23日,由中国农大资环境学院和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农业气象教育五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农大隆重召开。主办方中国农大江树人常务副校长,中国农科院环发所所长、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梅旭荣理事长,孙忠富秘书长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相关部局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气科院等科研单位的知名专家,北大、北师大、北林大、北京农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沈阳农大、吉林农大和中国农大的专家教授共计8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秘书长、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气象》2009,(1):18-18
农业环境科学峰会暨中国农业气象科研55周年回顾大会,于2008年12月7—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会议主题:中国农业气象科研55周年回顾,全球气候变化及农业减灾,农业环境保护。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89个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气象部门的140余位代表以及环发所新老职工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35-35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在京理事会于2006年12月23日召开。会议对2006年学会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研究了2007年学会工作计划,2008年农业气象国际会议主题和筹备工作。会议由孙忠富秘书长主持。与会理事认为: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农业气象研究水平,在2008年召开农业气象国际会议是非常必要的,会议议题要涉及农业气象的主要问题,为扩大会议影响力,要联系相关学会、相关专业以使会议在规模、形式、内容上均有突破,产生大的影响力。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召开在京理事会议  相似文献   

9.
专家介绍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1):F002-F003
梅旭荣研究员,1963年4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中共党员,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水农业综合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日农业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度《中国农业气象》第五届编委会暨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理事会会议于2013年12月17日下午在京召开,此次会议与全国农业环境科研协作网会议暨第七届农业环境科学峰会套开。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张燕卿副所长主持,会上通报了编委会换届改选和第五届编委会组成情况。本届编委会是在考虑了学科、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性等后经过反复磋商形成的。人数有显著增加,吸收了11位多年来对本刊给予大力支持的中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全国农业环境科研协作网会议暨第七届农业环境科学峰会"于2013年12月15-1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农业环境科学与生态文明建设",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气象部门的3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分特邀主题报告、主题报告和学术报告、学科工作报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院士作了"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特邀主题报告。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  相似文献   

12.
会讯     
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委员会 2 0 0 2年 8月 11~ 15日在湖北宜昌召开了全国气象服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共有 5 9名来自 18个省、市、区气象业务和科研、院校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70余篇 ,内容涉及 2 1世纪农业气象的机遇与挑战与发展战略、农业气象业务建设、3S技术的集成与应用、作物气象模式与精确农业、气候变化与农业适应对策、农业气象减灾、旱作节水技术、林果气象温室小气候调控等。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小气候和作物气象专业委员会 2 0 0 2年 8月 17~ 18日在江西农业大学举行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参加会…  相似文献   

13.
2004年4月24日,“全国节水农业理论与学术研讨会”在我国海滨文化历史名城青岛市召开。会议是在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山东省、青岛市有关领导的关照和支持下,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水农业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莱阳农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2月21至23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第一届全国青年农业气象学术讨论会,51位代表来自17个省市。会议由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吴连海致开幕词,并有常务副会长冷石林及几位专家、中国农学会代表讲话。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23-25日,以"农业气象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代表170多人,来自23个省份、农业气象相关领域的60多个科研院所、高校和业务单位。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燕卿代表主办方致词,黑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农业小气候与作物气象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农业小气候和作物气象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16~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北京、浙江、广东、江西、上海等16个省市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30多个单位7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农业气象学学科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物质循环领域具有深厚的物理基础,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如农业水资源短缺、土壤退化、全球变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农业环境污染等,农业气象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应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如西部开发中有关农业气象或生理生态问题,以植物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是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和相关活动的群众团体,是中国农学会所属的分科学会。学会承担着横向联系、跨部门、跨学科、组织区域性工作的重任;协办《中国农业气象》;广泛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召开学术讨论会和报告会,组织重点科研、开发项目的研讨和科学技术考察。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农业气象学界的老前辈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年是中国农业气象科研事业发展的五十五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年会,以及第二届农业环境科学峰会暨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会议,一同回顾中国农业气象科研事业五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共同讨论气候变化与农业减灾、农业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管理等重大科学命题,谋划农业气象和农业环境科学事业的未来。这是全国农业气象科技工作者值得纪念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核农学报》2012,(2):188
戴小枫,博士,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国际植物保护学会、北京昆虫学会、中国生物资源学会、中国农学会、自然辩证法学会理事,中国农业产品加工学会、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生物产业技术》、《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20.
时间:1991年11月11日至15日 地点:杭州 会议概况:会议由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农业小气候专业委员会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3人,分别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63个单位的农业、林业,气象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其中青年代表占22%。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理事长高亮之同志及部分理事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