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关中麦田生态系统中耕地、气候、生物及人类生产活动四因素对麦田生产力的影响,提出了优化麦田生态环境,提高麦田生产力的六项技术措施,着重指出提高种植业人员素质应该是持续提高麦田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及单、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等各类麦田杂草防除技术,以期为小麦田杂草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麦田单子叶杂草发生与化学防除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麦田单子叶杂草在不同区域、不同茬口(稻茬麦田、玉米茬麦田)的发生种类、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进行了调查,并试验验证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4种除草剂的防除效果,明确了化学防治麦田杂草冬季防效明显高于传统的春季防效,提出了山东省麦田单子叶杂草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未来增温情景适应性栽培途径,明确增温、降温麦田及其秸秆覆盖对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8年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增温降温设施并模拟了增温麦田、降温麦田和常规麦田,2019-2020年开展了增温麦田露地(CK1)、增温麦田覆盖(WSM)、降温麦田露地(CK2)、降温麦田覆盖(CSM)、常规麦田露地(CK3)、常规麦田覆盖(RSM)对不同生育阶段5 cm地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越冬前至成熟期日平均地温增温、降温麦田分别较常规麦田增幅4.35%、-30.57%,覆盖麦田较露地麦田增幅-2.29%,WSM较CK1增幅-4.08%>CSM较CK2增幅-2.07%>RSM较CK3增幅-0.66%;在返青期至成熟期随生育期延后WSM较CK1、CSM较CK3降温幅度呈增高趋势,CSM较CK2则呈降低趋势;各生育阶段降温幅度均表现为WSM较CK1>CSM较CK3。增温、降温和常规麦田覆盖处理低于0℃天数为CSM>RSM>WSM;增温、降温和常规麦田覆盖处理的降温效应天数为WSM>RSM>CSM;各生育阶段各类麦田覆盖较露地的增温...  相似文献   

5.
<正>麦田杂草对小麦的生长影响很大,虽然大多农民朋友对麦田杂草的危害性有了很高的认识,但由于麦田滋生的杂草种类繁多,市场上除草剂种类又五花八门,致使许多农民对于春季麦田除草技术难以掌握,有时给麦田带来了不必要的影响。麦田杂草一般提倡秋季化学防除,特别是禾本科恶性杂草,对于冬季没有进行麦田除草的,要在春季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喷施化学除草剂。1麦田杂草种类麦田常见杂草主要有雀麦、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麦家公、猪殃殃、荠菜、播娘蒿、麦瓶等。  相似文献   

6.
刘永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69-170
对麦田杂草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种麦田杂草的防除措施,同时指出了在麦田杂草防除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包括要合理按量用药、注意适时适温用药、综合考虑施药的条件、采取适当的施药方法等,以期指导麦田化学除草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凤阳县麦田杂草田间危害,分析了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除对策,以期为凤阳县麦田杂草的有效防治、小麦的高效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天长市麦田杂草防效下降,日本看麦娘、菵草等杂草抗性明显上升,麦田除草成本快速增加,麦田抛荒现象逐年严重,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分析了麦田杂草防效下降的原因,并对麦田杂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工作要求,滨州市沾化区植保站针对全区麦田杂草品种、发生数量、发生密度、发生频度以及危害情况进行普查,同时调查了防治后麦田和未防治麦田杂草在种类、数量、面积等方面变化情况以及麦田除草剂推广应用情况,为当地麦田杂草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如皋市石庄镇麦田套稻栽培面积不断上升,且实践证明,麦田套稻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促进麦田套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介绍了如皋市石庄镇进行麦田套稻栽培实践取得的成效,并总结了麦田套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播种、秸秆还田、移密补稀、肥料运筹、水浆管理、激素调控、病虫草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京市江宁区麦田杂草的全面调查,摸清了全区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草相变化情况,叙述了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主要防除方法,剖析了近年来江宁区麦田杂草防除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除对策,以期为江宁区防治麦田杂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济宁市麦田杂草发生种类、规律及特点,总结了各类麦田的化学防治技术;分析了麦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近年天水市麦积区麦田杂草田间发生情况进行了总结,明确了该区麦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麦积区麦田杂草的防除策略,为麦田杂草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防除麦田杂草是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田管措施.该文分析了淮北麦区麦田杂草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麦田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淮北麦区科学防除麦田杂草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多年麦田施肥试验及定位试验资料的处理,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的麦田施肥效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提高肥效,低产麦田需要的有机肥比例高于高产麦田,中产麦田的综合施肥效益最高。与10年前相比,麦田的需磷比例和磷肥肥效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果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明确当前新疆南疆地区麦田、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采用棋盘法9点取样,对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及单作麦田杂草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南疆喀什、和田等地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优势杂草播娘蒿、藜、萹蓄和硬草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危害程度基本一致;离蕊芥、田旋花、大蓟和雀麦等区域性优势杂草在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的危害重于小麦单作田;常见杂草和一般性杂草的危害程度差异较小.杂草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新疆南疆地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主要杂草有37种,隶属于12科31属.核桃-小麦间作麦田和红枣-小麦间作麦田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与单作麦田比较,两种间作模式下单一杂草的危害降低,优势杂革、常见杂草与一般性杂草的发生危害程度差异较少,但区域性优势杂草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正> 曲沃县有21.7万亩灌溉麦田,其中扩浇麦田(有限灌溉麦田)13.7万亩,占全县麦田总面积26万亩的52.7%。据统计,全省1700万亩灌溉麦田中,扩浇麦田就有1270万亩,这类麦田因受有限水源的制约,小麦产量不高不稳。为了探索扩浇麦田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围绕扩浇麦田怎样合理运用有限水源的问题,我们在曲沃县下坞村进行了扩浇麦田最佳灌溉方式的研究。 1 调查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中国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分布特点,介绍了麦田常用除草剂,并就麦田杂草防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春季麦田科学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春季麦田的管理对小麦的生长有重要的作用,从适时划锄和镇压、合理浇水追肥、防御晚霜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介绍了春季麦田的科学管理措施,以期为春季麦田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通过5 a对五河县麦田主要草相的调查和发生规律及其演变趋势的分析,摸清了该县麦田杂草新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趋势,指出了农户在麦田杂草防除上存在的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县麦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